这套173㎡公寓的业主是一位单身男性,平常忙于工作,自己做饭做家务的时间不多,但常常会邀朋友来家中小聚。追求自由随性的生活状态,孤独是人生常态,能和谐地与自己独处,才能更好的把握分寸。 1.拆掉几乎所有的非承重墙,只剩卫生间的隔断墙体,把空间全部打开。 2.三室变一室,大部分空间都留给社交功能。 3.强化空间的社交属性,中西餐厨并行,完备的餐厨收纳体系,打造多样化的餐厨和社交场景。 4.空间置景,玄关处引入景观,增加空间丰富性。
(原始平面配饰图) 1.入户前厅过于开敞,空间浪费,采光条件稍差。 2.客厅区整体形态狭长,采光逐渐衰减。 3.厨房面积较小,与餐厅连贯性较差。 4.独立空间位置过于紧凑,前厅门洞过多,墙面形体琐碎。 5.顶面梁架过多,不规整。
(改后平面配置图) 1.独立花园式入户前厅,景观引入室内,亲近而自然。 2.客厅安置在采光最好的位置,与餐厅区域并联,Party无限。 3.双开放式厨房与餐厅区域连贯,尽情享用餐厨的便捷与使用功能,餐厨水吧一应俱全。 4.通过一踏步的地台回转的动线进入卧室休息区,将仪式感带入居室。 5.顶面梁架被形体架构隐藏,顶面交替错杂中形成独特规整感。
角落中的“竖琴椅”也为空间赋予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一把永恒的椅子,即是现代主义雕塑和功能家具的结合。
承重柱,投影仪,壁炉,从结构到功能都被隐藏在造型的体块当中,看似简单却微妙动人,顶面的原始承重梁架也同样被形体隐藏,交替错杂中而富有别样的逻辑。
会客厅安置在转角大开窗的位置,与这个嘈杂的城市仅一窗之隔,屋内的淳朴感也随之模糊了城市与空间的边界,无论窗外多么纷扰,窗内即是我的生活与温暖。空间即是如此,窗外有风景,内在有温度。
餐厅与会客厅相连,多人聚会开Party场地的不二之选,此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畅饮,闲聊,餐厅顶面上的球灯也为用餐的氛围增加了趣味性,仿佛置身于树前月下,生活就是如此。恒温酒柜藏于灰色玻璃柜内柜内可收藏酒品,餐具等。
双开放西厨与餐厅区域连接,可满足不同用餐需求,尽情享用餐厨的便捷与使用功能,通过西厨的极简门可进入独立洗衣间。
通过一踏步地台从过廊中进入卧室空间,既警示了空间不一样的属性也为进入卧室带来了内心情绪的仪式感,床头背景的玻璃砖墙打破沉闷的同时也让空间产生了模糊的距离,以此来探讨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通过“间”的对话,空间仿佛也拥有了生命力。
卫生间采用微水泥材料,墙、顶、地,材质一气呵成,静谧感既不排斥也不张扬,沐浴下,那种温柔赋予了生活的点滴。
花园式入户前厅,景观引入室内,亲近而自然。
通往卧室过廊端头的马醉木干枝黯然却不失色。
(天津平行空间设计)设计师: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