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改造——消除异形感 今天呈现的是一套将异形格局巧妙化解的案例。 风格上属于现代风格但加入了一些传统美式的装饰手法。
每个房间的位置还算合理,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
测量的时候,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房子结构的异形,这种异形感主要就来自墙体转折不是90度。改造确实比较棘手。
非90度的转折墙体,主要出现在餐厅,卫生间和次卧入口的区域。 消除异形感的法宝一:共享空间
卫生间二分离,将洗面池共享出来。 这么做就把异形感最强的卫生间隔墙给去除了,剩下的卫浴面积也足够大,能放下淋浴间和浴缸。共享出来洗面池也同样加大了门厅空间和餐厅空间。
开放式厨房。 拆除原来的厨房隔墙和次卧入口的隔墙,将厨房共享给客厅。由于餐桌与厨房距离较远,设计师做了U型厨房布局,嵌入了一个临时就餐的小吧台。而且为了保证橱柜之间的操作距离(近1.2米),整体橱柜超出原始墙体40公分,利用这40公分,做了收纳高柜,两面开口,既做了墙体收口,又衔接了橱柜转角。
消除异形感的法宝二:转移视觉注意力 这么改造完,剩余的由原始墙体造成的非直角,设计师用家具和家电来弱化。有了视觉中心点,人们也就不在意墙角是不是直角了。
效果图与实景图对比
效果图
实景图
效果图
实景图
门厅由2组柜子组成,一组薄35公分,一组厚60公分。薄的用来放鞋和随手物品,柜子底部离地15公分放拖鞋;厚的用来挂衣服。两组柜体交叉会有一个转角柜,这里做了插接柜,作为厚柜体的延伸,里面放不常用的囤货。
门厅柜的侧板做了跳色,背后墙内嵌了灯带,这样避免看到柜子靠墙产生的缝隙,而且还能打亮背后的黑板漆。
整个家的柜体设计有其统一的特色,柜门非但没有藏起来,反而突出柜体。这种特色,就是简约中的变化。
整个家都铺了瓷砖,门厅区域是六角砖,里面是木地板砖。里面采用木地板常用的人字铺,不蹲下去摸真以为是木地板。
餐桌、边柜、吊灯,统统为白色竖形条纹设计,他们自然的与周围融合在一起,。
餐桌旁边的护墙板由餐厅起到客厅终。低饱和度的蓝绿混合色,很稳重,很耐看。一进门就会把人的视线引到这边,从而忽略房子的异形结构。
客厅与厨房共享。房顶要走风管水机,厚度需要超过30公分。设计师用了两层石膏线来弱化此落差,别具特色。
护墙板的矩形装饰框,真皮橘色沙发,人字拼“木质”地板,这些都透露着传统美式元素。护墙板还“兼顾”着隐藏主卧门的职责。
皮质的小茶几。
橘色的圆形落地灯,每当在傍晚亮起,仿佛继承着落日余晖。
客厅“三件套”。
“U”形厨房使用率是最高的。
用于收口的吧台高柜为两侧使用。
吧台一边的橱柜为双面使用,中间有隔断,两边取拿物品。
橱柜也采用了分色设计,底柜为木色,吊柜为浅灰色。
吧台底部的柜体一边可以开启,一边为假门板,同样是木色柜门。
吧台桌满足临时就餐的需求。
橱柜尺寸详解图。
阳台柜同样有矩形的装饰元素,使用的是9毫米宽的嵌套格。
卫生间的门前砌筑了玻璃砖做视线遮挡,随着光线变化,波光淋漓。 门厅柜的侧板内含线灯,打亮黑板。
砌筑玻璃砖推荐用非常透明的胶,比如无影胶,不然整体效果会看起来混浊。
主卧为了增加储物空间,衣柜从进门开始一直延伸到窗边。床头上为吊柜,为了不造成压迫感,吊柜厚度缩小为45公分(落地衣柜为60公分)。
床头部分的柜体做了一圈木板包围,增加睡眠的“安全感”。
转角衣柜同样内含一个转角的插接柜。
进门看向梳妆台。
靠窗的床头柜替换成了梳妆台。
另一侧为常规的床头柜。
主卧衣柜详解图。
次卧靠定制柜,在小小的空间里满足了所有功能。折叠床满足临时的居住需求。
次卧定制柜详解图。同样用了矩形套格。
次卧里的美式小书桌。
定制柜背后的墙体也有变化,满足两个房间的使用需求。 本期案例介绍完毕 感谢观看~
业主与设计师、工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