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本案是一间房龄较新的精装小两居,各功能封闭独立,空间有失开阔,厨房狭小局促,仅能容纳一人使用;两间卧室面积都不大,缺少收纳的衣柜;与卫生间相邻的小储物间,相当鸡肋,使用率低下。
装修后
设计优化 1、重新分配入户区和餐厅的面积,补充玄关鞋柜的功能,并辟出L型衣帽间,包入主卧内,满足屋主夫妻多维度生活收纳需求。 2、打开厨房,与餐厅一体整合,弥补了餐厅损失的面积,厨房的采光、储物问题,也一并解决。 3、拆除小储物间,打通回路,至此,客餐厅与厨房、玄关串联在一条开放完整的动线上,小家的空间感最大释放,边角落都有效利用,公区开阔宽敞。 4、卫生间的洗手台外置,并嵌入收纳洗衣机,空间布局干湿分离,淋浴和马桶区使用也更为宽松自在。 5、次卧定位为多功能房,设有书桌、沙发和储物柜,在办公与临时休闲场所间,切换自如。
设计亮点
充沛的自然光从窗户攀爬进客厅,白色窗帘将光过滤得柔和有层次感,投下斑驳光影。客厅天花局部吊顶处理,有效保留层高又洋溢着微妙的设计感,拼接的色块引发视觉次变化,饶有新意,又起到区分功能区的作用。 客厅在原木、暖白的基础上,融入丝滑细腻的奶咖色,黄铜材质的灯具、装饰画穿插点缀其间,复古风情摇曳,一种奇异的温暖在空间盘旋又在四散开来,空洞冰冷的建筑有了生活的气息,成为小夫妻在钢筋水泥都市的避风港。 无需过渡色彩渲染,客厅以大面留白,彰显电视搁置于落地电视柜的简洁感。 通往次卧的门开在电视背景墙上,改为圆拱形长虹玻璃门,统一黑色的门套与门框,平添稳重贵气,清透的门扇材质,让光影流转自如,大幅提升了两处空间的互动趣味性。 欧式典雅风的黄铜吊灯,毫不费力撑起了客厅的复古气场,奶油色沙发与地毯围筑出悠闲自在的躺卧之地,几何曲线感的玻璃小几与地毯形态呼应,空间的观感柔和舒适。
设计亮点
空间的转换从地面的变化开始,餐厨开放后,时尚的黑白棋盘格砖,宣告了其与客厅的边界。倒扣的圆拱吊顶塑造餐厅的流动性,纵向延伸了空间的视觉高度,贯穿的线性灯带,为平淡的天花注入灵魂。厨房则设计小范围木饰面吊顶,内嵌射灯,为烹煮提供充足照明。 藤编餐椅围绕朴实温润的实木圆桌而设,为小夫妻创造了可近距离对话、用餐的场地,与客厅同款的吊灯,不偏不倚,将光线精准洒落在餐食上,餐厅氛围的舒适感不言而喻。 L型厨房选择清新优雅的普鲁士蓝来呈现,缓解烟火区的燥热熏烤,花纹繁复的各色花砖和极简小白砖的运用,又植入了几分俏皮灵动的感觉。蓝色橱柜均安装银色短把手,方便拿放物品。 橱柜的尽头是顶天立地的西厨柜,大体积冰箱、烤箱内嵌其中,有效转移了餐厨的储物压力,统一材质的柜体,保证了开放空间的整洁有序。
设计亮点
改造后的主卧,升级为宽松的套房,穿过L型衣帽间,经由柔美的圆拱形门洞,便可直抵睡眠区,步入的这一刻,空间静谧下来。为了满足屋主对沉浸式睡眠体验的向往,主卧在床尾定制了半高的临窗储物柜与梳妆台,既满足了日常生活使用,又不妨碍躺卧时,观赏窗外的风景。 主卧的墙顶面删繁就简,仅以石膏线装饰,一抹跃动的复古绿,打破床头的单调。空间采用无主灯照明,竹节床头吊灯、云朵吸顶灯和见光不见灯的氛围灯带,各司其职,主卧照明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可适应多维场景的需要。
设计亮点
卫生间单独拎出干区,并分出一半面积叠放洗衣机、烘干机,解决精装房无阳台浣洗晾晒的困扰。长虹玻璃屏风,隔断客厅径直而来的视线,卫浴的隐私感得以强化。浓郁热烈的勃垦地红与白色羽毛砖的运用,简单的干区一隅也充满复古情调。 干区选择镜柜收纳,保持台面的洁净,黑色波浪板的浴室柜底部挑空,让屋主远离卫生死角的烦恼。 洗手台外置,为湿区争取了更敞轩的使用面积,法式复古小花砖由墙及地,铺贴至包纳壁挂马桶水箱的假墙高度,让人眼前一亮,马桶上方预留有储物吊柜,榨干可利用的每一平空间。 黑色边框玻璃移门,隔断出独立的淋浴间,背景墙以素净的微水泥砖来呈现,与马桶区有所区分又彼此联动。墙面开凿的壁龛,兼具美观与实用性,沐浴洗漱剂,有了妥善的安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