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改造的户型是一个经典的75m² 3室1厅, 户型是一个类似于长方形。中间过道非常长,常年处于一个昏暗压抑的空间,布局也不是很合理,导致动线不够流畅。
改造前:客厅的装修风格是比较过时的,整个客厅除了木质地板皮质沙发外,无任何装饰,但是整个客厅的采光不是很好,所以导致客厅常年处于一个昏暗压抑的环境,平时客厅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 改造后:设计师缩小卧室的面积,留给客厅,将客厅的空间拉长,为了搭配红木家具,选择了木质地板砖,将风格尽可能的统一化,安置了电地暖,成本低,舒适度高,再适合不过了。
改造前:厨房因为年限原因,许多的厨具都已经破损不能使用了,款式老旧的清洗台面,功能简单,连菜板都只能见缝插针立在柜角,定做的便宜橱柜占去大半空间,狭小到容不下第三人的存在。 改造后:设计成经典的“L”型布局,将“洗”“切”“炒”完美的功能分区,使得动线更加流畅,切洗烹煮有条不紊;全智能的厨房用具,地柜嵌入微蒸烤三合一烤箱,云米抽油烟机,另外,定制的橱柜收纳功能十分强大。
改造前:卧室的面积还是非常大的,还有延伸出去的飘窗小阳台,采光面积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卧室的布局不是很合理,显得整个卧室笨重、狭窄。收纳空间不足,动线不够流畅这些都是问题。 改造后:设计师将阳台门拆除,增加采光面积和实用面积,之前留下的红木家具,放置在阳台处,没有丝毫的违和感,静置在角落里的缝纫机,仿佛隔着时空与过去无声对话,让房间也有了上一年代的生活里那种平淡的幸福感。
改造前:电线的水电走线设计不是很合理,导致整个卫生间长年处于一个潮湿的状态,多出发霉腐烂,吊顶材料也十分粗略,已经变质发黄。也没有做出干湿分离,容易有使用安全隐患和滋生细菌,收纳空间也不是很充足。 改造后:设计成传统的干湿分离状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卫生间的干燥性,减少细菌的滋生;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使用安全隐患。镜柜和洗漱池的设计,能为卫生间提供充足的收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