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主卧
次卧
厨房
卫生间
玄关
户型图
楼梯
起居室
儿童房
衣帽间

法式复古+奶油原木的治愈系暖宅!家有大庭院,神仙都羡慕~

7KKdesign
关注
户型
三居
风格
混搭风
面积
200㎡
位置
上海市
方式
半包
预算
43万
户型图

设计亮点

1L原始结构: 看这个户型,从入户开始就比较绕的,一个拐角转两次。进门后是被墙体围堵的小空间,既视感显得闭塞又不通透。左上方是厨房空间,紧挨着一个暗房,再是一间卧室,右下划分出了一间卫浴,旁边是楼梯位置,接下的开放式大空间,作为客餐厅,也是具备采光面最大的空间。整体结构分布切割得比较零碎,家居动线也不够便利。 1、玄关与的通道连体,缺乏收纳且处于动线上多干扰 2、鸡肋暗房空间狭小,利用率极低 3、厨房和客餐厅呈南北分布夹着卧室,动静区都没有完美区分 4、卫浴空间方正,占比较大,有些浪费 5、开放式的客餐厅之间,不能动的承重柱,不靠边不靠墙,真是个显眼包 2L原始结构: 楼梯上来是一条横向的走廊,入眼第一是一堵墙。往左,分别是卫生间和一个大开间。右侧是一间带内飘窗的卧室空间,以及带阳台的子母空间。 1、卫浴采光薄弱、通透性差,易家务增负 2、楼梯上来见墙,没有纵深感显逼仄 3、内飘窗视觉效果差还占空间 1L平面方案: 这套房子是由一家三口居住的,夫妻2人+幼儿园男宝1个,妥妥的三口之家。 对设计的诉求是,风格多元化,希望将自己喜欢法式、复古、原木、极简元素能够做一个融合,创造独特的个性化家居空间。 有开阔的公共区域,优化采光通透性,简化动线,提升空间利用率,增强家人亦或是与访客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私密的家庭及个人空间,2个卧室+1个书房兼客卧,对内使用的起居室,以及衣帽间。 还有室外侧院的设计也非常重要,洗衣晾晒、家政区可以设置在外面,不用占家里的空间。 结合屋主的需求,最终敲定的平面方案,我们将整个一楼作为家里的公共空间来规划,容纳了入户玄关、干区卫生间、开放的客餐厨与书房一体以及具备了隐形洗衣房和洗手台的外部庭院。 1、对入户门方位的调整,使室外公区更加完整,过渡的动线更直接,并且充分利用拓展玄关收纳功能,卸下一身尘土再进家门。 2、舍弃淋浴房,挪出一半卫生间面积,重新规划一处有收纳的造景玄关,把重要物品搁家里更安全,止于生活又不止于生活。 3、拆除原暗房和厨房之间的隔墙,打通分段设计为中西双厨,与客餐厅形成开放的一字动线。 4、做悬浮书桌把独立的承重柱与靠墙的柱子连接,并修饰美化。作为分割线,划分出客厅和书房区域,既不突兀又在视听上产生关联性。 5、原客厅的窗户向庭院扩1.5m宽,且改为L型带开门的落地窗,有效横向延伸客厅空间感,视野也非常nice,加分加分。 6、大侧院分为两部分,从屋内出来的部分做抬高+顶棚设计,一边设置洗衣池和隐形的洗衣区,不仅晾晒方便,让衣物存留阳光的味道,还不用担心天气问题。最外面的区域划分为景观区,预留了空地,烧烤BBQ、打球玩耍都可以,美滋滋。 2L平面方案: 2楼布局的配套需求,主卧+儿童房+多功能房+起居室+衣帽间+卫生间,6个功能空间。为了的满足需求和功能,解决并改善户型的缺陷,我们做了以下格局改动来优化: 1、卫生间靠边挪位,拆分北卧大开间,重新规划出卫浴及多功能空间。 2、原卫生间设计为衣帽间,与改后卫生间的相通,提升卫生间采光问题,往返动线也丝滑。 3、拆除楼梯上来面向的墙体,设置过渡的走廊,加强空间纵深感的同时,也形成一个家里人的“集散区”。 4、将子母空间内的“子”空间脱离出来,这个中心位置作为起居室使用,刚刚好。一家人在这里交流互动、放松,彼此增进感情。

玄关

▫️一进家门的玄关区,我们利用直角墙,做悬浮的垂直L型收纳柜+暗藏灯带的设计,更加立体有层次感。抽屉柜+立柜穿插组合的形式,留空顶部装黑色的长线单头小吊灯,进一步突出光感,和绿植相互衬托,这简约舒适的氛围,让生活的格调具象化。 ▫️与楼梯结合一体,在大量的留白中,木色人字拼的地面,勃艮第酒红色背景墙的出现,也毫不违和,使透亮的画面感里透露着高级温暖。 ▫️卫生间位于入户玄关的右侧,与玄关融于一体,极简的外观装饰,让进门视觉充满轻盈感,非常养眼~ ▫️黑色细条门框与纯净的白色组合,形式上的简约凸显线条感,也很好地对功能空间进行区分,起到指示作用~

客厅

❌改造前:大开间被梁和承重柱划分成了两个区域,而且是错开式。整个进深给人的视觉表现并没有别墅该有的空间松弛感。 ⭕改造后:原客厅的窗户向庭院扩1.5m宽,且改为L型带开门的落地窗,有效横向延伸客厅空间感,视野也非常nice,加分加分。 ▫️客厅沙发离墙背靠悬浮书桌摆放,作为分区的隔断,空间划分为会客区和开放式书房两部分。 打掉原本的窗户改为大面积落地窗且外扩,与庭院结合,将室内外紧密联系起来,也让室内的空间感比原来更加宽敞开阔。 ▫️米白色的豆腐块多人沙发、与同色单人沙发,搭配黑色边几,酒红色的抱枕,以及波点地毯,丰富的软装元素,看起来温暖又不失浪漫。 ▫️向庭院扩出来的一个阳台空间,与客厅一体,将空间的纵深感由内向外延伸,通过拱形的门洞,把户外景色收入眼底来愉悦身心,悠闲惬意地享受生活,而且在家里也能够轻松觉察到外面动静,互动交流也不难。 ▫️办公区看向电视背景墙,圆柱两侧的灯带延续至顶部,构成一个“取景框”,在视觉上形成了极富设计感的分区。当灯打开时,这种分区效果更为突出,从沙发后方直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空间分割,在空间设计上既有主次之分又有高低之分。而且即便在这一侧办公也能加入会客区人员的对话中,完全不会因为工作而冷落到家人,打造融洽有爱的情景。 ▫️做悬浮书桌把独立的承重柱与靠墙的柱子连接,并修饰美化。作为分割线,划分出客厅和书房区域,既不突兀又能形成双向的互动性。 ▫️从客厅看向餐厨空间,几大功能区合为一体,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视线和光线都能够畅通无阻。显眼的承重柱通过木纹纸包裹美化,融于空间中,也不显得突兀了。 ▫️原结构无法拆除的墙垛自觉地承担了分区的作用,而背景墙的统一处理,又把不同的空间串联得十分和谐。相同的元素应用于不同的区域,巧妙地相互呼应,一切显得不再空洞单调。

餐厅

❌改造前:一个小房间,只有一扇小窗,光线昏暗,长宽比不是很合理,利用率不高。 ⭕改造后:隔墙拆除后,设计为卡座餐厅,让整个空间实现南北通,加强了采光和通透感。 ▫️玄关过来就是餐厅区域,与厨房、客厅呈一字开放式。餐桌+卡座沙发贴着墙布局,释放出充足的过道空间,这样动线更加顺畅,小朋友在家跑跑闹闹也更安全。 ▫️厨房出来就是餐厅空间,做饭和用餐之间动线被有效缩短,提高了生活便利性。西厨与餐厅、客厅之间在视、听上都能够产生互动关系,即便是家里来了客人,也可以无阻碍的进行交流,社交属性get! ▫️餐厅的吊灯以弧形的修饰手法,弱化横梁的棱角感,软装上选用黑色藤编餐椅搭配椭圆形餐桌、软包卡座、气泡吊灯,以材质和色彩的冷暖结合方式,让餐厅氛围柔和而温馨。

厨房

❌改造前:厨房和客餐厅呈南北分布夹着卧室,动静区都没有完美区分,且厨房的空间结构狭长。 ⭕改造后:拆除原暗房和厨房之间的隔墙,打通并分段设计为中西双厨,与客餐厅形成开放的一字动线。 ▫️中厨面积5.2㎡,西厨面积4.5㎡,中间做黑框玻璃门作为隔断划分,油烟大的时候,关门就是封闭式厨房,打开就是开放式的中西结合双厨房。 ▫️中厨做U型布局,白色+灰色+木色的色调,简约大气,嵌入式电器+隐藏收纳,在一定程度上,将空间的整洁清爽度维持住,也避免家务增多的负担。

楼梯

❌改造前:承重柱子楼梯右侧墙之间的宽度约2.4m,单面采光,与玄关的之间是被完全分开的状态,楼梯下方的空间被浪费。 ⭕改造后:楼梯与玄关在外形结构上融为一体,看上去更加完整。隔墙的上留出一个区域嵌入玻璃砖设计,透光提升颜值的同时,与玻璃护手相互作用,使空间更有呼吸感。 ▫️我们充分利用楼梯下方的空间打造了一间储物室,可用来收纳家里的杂物,呈现清爽的空间愉悦家居生活。在楼梯的施工过程出现一个小插曲,做第一遍的时候,选择木色系,做完发现不是很理想,和设计师沟通之后,换成现在纯色的做法,轻盈灵动多了~ ▫️为了弱化大量白色的使用,显得苍白单调的感觉,在楼梯背景墙上,选择融入女主人喜欢的酒红色元素,复古韵味加以调和,给视觉上制造一个焦点美,有种反转的惊喜感。

起居室

主卧

❌改造前:主卧是带阳台的子母空间,“母”空间加上阳台的进深有5.5m,宽度3.6m,“子”空间是下沉空间,进深2.5m宽2m。阳台与卧室之间被分割,卧看上去并不显大。 ⭕改造后:拆除卧室和阳台之间的玻璃移门,将两处空间打通,形成一体式布局。扩充了卧室的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显得更加敞亮,以此来提高居住舒适度。 ▫️空间打通之后,顶部的梁体就显得厚重,为了弱化视觉上的突兀性,我们在的天花处理上融入了弧形造型,床头背景墙采用线条勾勒层次,再通过灯光点缀,既增强了视觉张力与的延伸性,加上软装修饰,又赋予了空间一丝浪漫情调。 ▫️卧室和阳台一体化,步入空间整个视野瞬间就被打开了。窗外景色也能够和室内产生互动关系,通透感让人倍感舒适。 ▫️软包床居中摆放,床头一侧特意凹出窗景,与另一侧用对称的手法,平衡空间的美感,使其更加规整。 ▫️在床尾利用立面做一整面墙的衣柜,奶油白的柜体与木色地面,波点地毯装点,营造出十分温柔治愈。 ▫️这个角落是女主人整屋中最心动的地方,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来拍照。这个造型凹在心坎上了。勃艮第红、复古的棕黄蘑菇灯、金属壁灯、素雅的花纹卷帘,等组合呈现的角落美学,氛围感、生活感和幸福感都由之产生了~ ▫️阳台角落,卧室肯定少不了女主人梳妆台了。把它放在阳台的一侧最好不过了,这里有充足的光线,还有窗外景色映照,让人收获加倍的快乐。

次卧

❌改造前:楼梯上来最左侧的大开间,原本是可以作为次卧使用的,空间内的房梁和墙垛将其分成了两部分,与室外有两面大窗连接,采光还是有优势的。 ⭕改造后:结合屋主的需求,我们也尽可能提升空间的利用率,把这个空间进行拆分布局,一分为二做卫浴间+多功能房设计,解决居家的实际需求。 ▫️这间多功能房位于起居室的左侧,给到的面积有8.5㎡,空间的进深3.3m,最大的宽度差不多在2.5m,榻榻米与衣柜一体靠窗设置,满足收纳+卧室功能,省出更大的面积,给到视野上的开阔感。空出的地方,沿着依次摆放书桌椅+小冰箱,娱乐办公都很nice,墙面挂上一排洞洞板,用来装饰氛围和收纳,方便拿取更清爽。

儿童房

▫️沿着窗台做悬浮书桌,两侧做到顶的立柜,保留了最大户外视野,也不浪费一点空间。1.5m的床居中摆放,靠墙配套一组衣柜,学习和休息的都能在这里完成,小朋友能够更专心。

衣帽间

▫️改后的衣帽间前身是卫生间,2+1的走廊形式,由于没有窗户,考虑到昏暗问题,我们选择银币色的衣柜,一边是进深60公分地通顶立柜,另一边是半高柜+吊柜,中间做空,台面方便临时放东西或者摆一些装饰品等。通道的尽头看起来是面镜子,其实是镜柜藏收纳,就不能浪费丝毫空间,有效减轻空间压抑感。

卫生间

❌改造前:原来2.91✖1.675的方形空间,靠一扇室内窗户从旁边的空间来借光,也不通透,使用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 临近的大开间,有两面窗户,采光面积挺大,但是梁体和墙垛的存在,弱化了整个空间感。 ⭕改造后:将卫生间从楼梯旁的位置挪至整个户型的右侧,靠外墙,得到打的采光面积,这样也能够让空间更加通透,保持干燥容易清洁。依次布局台盆区-马桶区-淋浴区-浴缸,双台盆+干湿分离的布局,提升使用舒适度,一家三口用起来不拥挤。 ▫️经过衣帽间再到卫生间,因为楼下的卫生间是舍弃了淋浴功能的,而楼上就这么一个卫生间,因此我们主打的就是一个简约大气,不仅要实用且能够改善生活。 ▫️改后的卫生间面积比原来多出1㎡,3.5m的进深,约2m的宽度,空间以黑白色调为主,简洁、分明。台盆和马桶左右分布,与淋浴房做干湿分离设计,浴缸紧贴窗台与墙面一体,通过分层的壁龛来增强收纳,还省空间。 ▫️考虑到衣帽间没有窗户,卫生间选择安装长虹玻璃的推门,能够透光提升衣帽间的采光,也保证卫生间的私密性。台盆和浴室柜做的悬浮+分离式的,光线可以很好进入空间。双台盆的设计,夫妻两人可以同时洗漱,互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