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原始户型特点: 1, 横向的狭长型户型,内饰和设施过时陈旧; 2,全屋收纳空间不足,碎片化的畸零空间较多; 3,空间边界感模糊,隔断墙体让房间整体显得压抑。
装修后
户型改造亮点: 1,电器嵌入式设计,整齐美观,功能齐全; 2, 将房屋的墙体进行改造,提升空间利用率; 3,优化原有户型中收纳,每个角落都被充分利用。
改造前的空间并没有做玄关,没有玄关,家就缺少了一点神秘。 - 改造后新增玄关区,以原木系为基调,加上恰当的留白处理,干净淡雅充满了温润与自然气息。 实木储物柜中部镂空可用于置物,也可以放置一些具有艺术感的装饰画、鲜花以及小物件,下方则预留了15cm的空间摆放日常换穿的鞋子,简约且实用。
改造前的厨房,没有对收纳加以改善,整个厨房空间就显得杂乱拥挤。 - 改造后的厨房宽敞透亮,通过浅色调和原木质感给人宁静之感,就算是充满烟火气息的厨房也完全可以放松下来。 U型台面与顶柜设计,也能提供更多的收纳空间,以半围合的方式形成一条流畅动线。台面集储物、清洗、备餐、亨饪多项功能一体,同时内嵌燃气灶、电器柜,整齐简洁。
改造前的卫生间布局紧凑,洗手台、马桶和淋浴都混为一体,使用体验难以称得上舒适。 - 改造后灰白色系的卫生间看着整洁、清爽,而且还带有低调的优雅质感。 将浴缸安置在墙面旁,可以让这个大物件不妨碍其他的设计与实用,花洒与浴缸一体,泡澡与淋浴双功能统一。 洗手台安排镜柜做收纳,减少台面的占用,底部浴室柜设计成封闭柜、抽屉两种储物形式,更符合人体力学的设定,避免频繁的抬头弯腰。
改造前的卧室占据过多的空间,对于小户型来说,其他的区域难免变得“捉襟见肘”。 - 改造后,设计师通过拆除非承重墙体,重新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按屋主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最大完善了居住功能并提供未来的扩展性。 可以自由伸缩的投影幕布代替了电视,摇身一变就让空间有了更多变化形态。当夜幕低垂,铺上地毯,展露出雪白的幕布,下一个主场便成了家庭影音室。 柜体搭配简约的线条拉伸空间感,并将常用的电器嵌入柜体,有效利用空间,外观上也非常整洁干净清爽。 过道处的整面墙体做成榻榻米+书桌+书柜+衣柜一体化的设计,按照屋主平时的使用习惯设计衣柜内部分隔尺寸,轻松解决收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