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面对小面积需要掌握的设计要领? 在有限的预算下,展现丰富能量的设计张力,是这个案例的核心。小面积当道已成为趋势,设计师认为“弹性与层次”是此次改造的关键。所谓弹性,表现在收放之间的平衡点上,该放则放、极尽所有可利用的量能来布局;然而也要适时地收,什么都不做,留下可视未来情形调整的空白。 划分出层次感,是操刀小宅的另一剂良方。场域之间用不同材质、透光玻璃与复合柜体,来取代有形实墙,让视野能够在家屋里流转,同时也能避免被一眼望穿的窘迫宿命,定义出区块的机能属性。
装修后
如何融入圆弧、压花玻璃与配色? 铺设润泽感的褐色木地板为基底,再辅以如嫩芽生长的薄荷绿为跳色,散发静谧温暖的雅致感,一凹一凸的圆弧出现,勾勒趣味构图与柔和气息,窗边选用印上叶形的纱帘,映现纯粹生命力。水波纹压花玻璃既能使光迹停留,漫开如滤镜般的朦胧美,也能让日光穿透,捕捉自窗外筛落的光轨路径,牵引悠然况味。
设计亮点
在客变阶段,业主就剔除了建商附赠的抛光石英砖,铺上几何感的童趣花砖,在精巧小宅中划分出落尘区。水波紋壓花玻璃不仅注入柔焦效果,也适度化解穿堂煞的疑虑。
软装搭配
由玄关屏风柜推进的轴线,串联暗把手、带有分割线的直立柜,可收纳如吸尘器等大型物件,门片内备有插座,是扫地机器人的摆放之处,柜体上下方各有一些空隙,避免压迫感。
设计亮点
清爽留白的电视墙,摒弃多余的装饰,以纯净的基质呈现,再衬以木质一字形电视柜辅助,收拢电线、机台等杂物。为争取垂直高度的拉阔感,不做天花板,点缀式的弯弧修饰转角,采用轨道灯与筒灯为照明光源。
软装搭配
沙发背墙上的薄荷绿跳色,绽放清新姿态,与透着观叶植物元素的纱帘相映成趣。一凹一凸的圆角轻划过天与壁,这抹绿延伸至餐厨地带,串起流线型的律动感。
设计亮点
运用异材质展现不同地坪表情,童趣花砖与温润木地板各自代表落尘区与餐区,隐形分野出区域,突破局限,在既有空间的条件下仍能展开秩序感的铺排。 多面向的餐边柜补足了小宅的收纳机能,邻近大门一侧是入门后可随手卸下小物的平台+抽屉,靠近厨房这端则是电器柜,让电饭锅、气炸锅等小家电有所归依,精准配置能力在小宅中更显重要。
软装搭配
舍弃体量较大的吊灯,改用长臂造型壁灯提供光照,可伸缩调节的特性带来更多灵活使用余地,黑色简约外型亦呼应客厅的轨道灯。
设计亮点
援引灰系布纹质感的系统板材为床头背板,刻意留予部分间隙,好让主人可摆放相框、书本或手机,充分利用畸零处。 换上知性奶茶色铺叙主卧,增添柔润氛围,亦撤掉浴缸、适度缩小主浴范围,腾出作为更衣室。
软装搭配
左右移动的铝框玻璃门内,设有层板与 L 型铁杆并系上灯条,吊挂各式衣物,下方空出的地方可容纳行李箱。
设计亮点
书桌为界定,辟划出阅读、写功课的起居区,以及结合储物功能的架高式床架,拓增的铁架置物柜,让儿子放置书籍、收藏品等。
软装搭配
通过轻量化的玻璃隔屏,简单区分出内外过度的落尘区,踏上木地板后即是客餐厅,过道墙面上施作烤漆玻璃供孩子涂鸦或粘贴家人间的温馨留言,走道尽头是主卧,左右两侧则分别通往小孩房与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