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做不对,邻居都跟着遭殃
住小帮装修锦囊
2019-11-16
装修本身是自己的家的事儿,可唯独防水这件事情,一旦漏水邻居都要跟着遭殃。卫生间作为整个家里的“防水重地”,装修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有好多业主纳闷,我们家卫生间防水明明就是按照标准流程做的,可为什么墙面还是发霉掉皮?
你以为我要说防水施工标准流程吗?不,那是施工队要看的东西。
今天给大家讲讲那些,防水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地方👇;
1、 “厨卫防水地面全做,上翻三十,淋浴处一米八”,意思是地面全做,墙面必须做30cm的防水,淋浴处要做到1米8高。
▲ 30cm防水
▲ 1.8m 防水
这看似是常识,但是稍有不慎后果严重。
⚠️ 咚咚敲黑板
防水高度这里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全依靠理论做法肯定是不行的。比如👇
在这个户型中,主卫的位置在卧室和书房之间,如果按照常规做防水高度,完全合理,但是,我们做防水的目的是为了不漏水不返潮,但是如果靠近两边房间的墙面只做了30cm,两个房间都靠墙放置了柜子,一旦卫生间的潮气渗进了墙面,后果可想而知——柜体受潮,墙体发霉。
卫生间靠近过道的墙面也是一个道理。
我相信现在有不少人家靠近卫生间的墙面有发霉和掉皮的情况。
所以根据上图的户型,正确的做法是:主卫靠近自己家三面墙最好都做到一米八高甚至更高。
▲防水做满墙
2、 如果装修公司以瓷砖容易脱落为借口不给做满墙的防水,告诉他墙面拉毛处理就行。
拉毛处理是针对墙体表面比较光滑的一种做法,目的是让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颗粒感,利于瓷砖的铺贴👇。
这也是装修中最容易被装修公司漏项的地方,因为业主不懂,只给你报铺砖的钱,而具体需要拉毛不给你报价,这样总价低利于和其他装修公司竞争。施工中途就有了增项的理由。这就是业主常常担心的后期增项之一。
如果你现在正准备装修,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3、一般来说做完防水24小时后,防水涂料也就干透,就可以做闭水试验了。正常的闭水高度为3--5cm,闭水时间为24-48h,去楼下确认有无渗漏现象。即使是发现一点点水渍,都是防水没做好,重新修补漏水的位置,再做闭水试验。
❤️ tips:
① 闭水试验没问题,入住没几天却开始后漏水,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防水完成后,瓦工在施工的过程中,破坏了防水。
② 闭水试验没问题,但刚入住没多久,就发现,卫生间墙面出现返潮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墙面的防水处理不到位,比如防水涂刷不均匀。
也可能是因为卫生间门口的防水处理不到位,水汽从门口处进入墙体,于是出现墙面返潮、发霉的情况。防水一般有5年的质保,质保期内发生漏出现象都可以找施工方重做。但是返工的成本极高,不如在最初就严格要求,防患于未然。
4、 现在好多家庭为了卫生间更好看,选择上漆下砖的形式。确实,与全瓷砖相比颜色更丰富也更省材料更省工钱,但是小帮建议👇:
① 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可以上漆下砖
保证墙漆寿命的最根本要素就是干爽的环境,所以如果你家无法满足这个条件,那还是乖乖贴砖叭。
还要选择高品质耐水腻子,这是保证墙漆耐用的必要前提。
②洗手台外置可以上漆下砖
洗手台外置非常适合上漆下砖,美观的基础上功能性也达到了。
⚠️刷墙漆固然好看,但是容易受潮的地方一定要贴瓷砖,千万不要满刷,另外墙漆要买防潮防水专用墙漆,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墙漆的耐用性。
💡「小帮的想法」
卫生间防水是装修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千万不要因为想一时省钱就少做,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觉得闭水试验时漏了一丢丢没关系,怕麻烦就不返工不二次闭水,这在将来都有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麻烦。
比如与卫生间相邻卧室的墙面因为卫生间防水没有做足,导致乳胶漆或者壁纸受潮脱落,你再找工人把受潮的部分铲除以后重新修复,但是卫生间防水问题没有解决,无论重复修复多少次墙面发霉的情况还是会不断发生。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重新把卫生间的防水在做一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卫生间的瓷砖砸掉,后期重铺;如果卫生间有地暖,在地砖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对地暖管道造成伤害……就因为最初想省几百块钱或者怕麻烦导致了这几千块的损失,得不偿失。
因此,小帮提醒朋友们,一定要把卫生间的「防水」做到万无一失。
🏠「看看屋主真实案例」
主线是复古乡村风格。主卫原来很小,我把原主卫改成湿区,原主卫边上小书房或小更衣室改成干区,这样我拥有了216公分大浴室柜,湿区有浴缸区、淋浴区和马桶区。图中展示的是我家干区。还是很有亮点的:半墙瓷砖、上面防水漆(图3、4);没做干区门,用宜家的帘子代替(图1、2);总之硬装越简单越好,其余依托软装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喜欢我家干区给我点赞!@沿途看风景Y
▲图1
▲图2
▲图3
▲图4
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卫生间防水」的全部内容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