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卫生间这么布局,家中不再上演“抢厕所大战”

住小帮装修锦囊

2019-12-15

家里常住人口比较多的家庭总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早上有人想洗澡,有人上厕所,还有人等在门口眼巴巴的排队等着去洗漱……但因为卫生间只有一个,不能够满足大家同时进行活动,因此抢厕所大战随时都会发生。因此,听说谁家有两个卫生间总是特别羡慕,其实卫生间布局分配好了,利用率比两个卫生间还要高。

卫生间布局主要有二分离、三分离、四分离这三种形式。

二分离就是简单的把干湿两区分开,可以用玻璃隔断或围出一个玻璃浴房,最简易的则是用浴帘。保证洗澡时,水不会溅的到处都是。但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多人同时使用。一般是卫生间面积小于4㎡时使用的分离方法。

但干湿分离的目的不只是分隔“干区”和“湿区”这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达到洗漱、如厕、洗浴甚至洗衣四个空间,彼此独立,各司其职,以便多人同时进行。因此,干湿分离除了简单的“二分离”之外,还有“三分离”和“四分离”。

卫生间里三个主要功能:洗漱、如厕、洗浴。这三个功能能够各自独立并保证隐私性的,称之为“三分离”

“四分离”源于日本,就是在三分离的基础之上,增加洗衣区。

不同的分离方式如何布局?

1、 二分离最简单

二分离的布局形式很简单,主要是把淋浴区与其他功能区分开即可,具体分布方式可依据自家具体情况来定。适用于面积在4㎡或更小的卫生间。

▲二分离的布局方式

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 玻璃隔断

用玻璃做隔断或者围出一个淋浴房是干湿分离的首选,淋浴房不仅能很好的挡水,还可以锁住热气,洗澡的时候不再怕冷。

② 浴帘+挡水条

面积实在有限无法加玻璃隔断,浴帘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分隔区域的方式,花费少而且改造方法也非常简单。

体积也很小,收纳方便,如果是面积比较的小的卫生间,挂浴帘空间显得更拥挤,就可以在平常不用的时候收起来。

但是只靠浴帘,能挡住淋浴时溅出的水,但是水随着浴帘流下来还是淌得满地都是,此时挡水条就派上用场了。

挡水条可以有效挡住地面的水,随坡度引向地漏排出。

▲地漏在淋浴头下,更有利于水快速排出

▲挡水条一定要装在浴帘的外侧,不然万一干区没有地漏,洒落在挡水条外的水就无处可排。

2、 三分离最实用

三分离布局可以实现如厕、洗漱、洗浴三个功能区完全独立互不打扰,利用率是最高的。

① 面积要求

卫生间里三大件:马桶、洗漱台、淋浴。

马桶的位置要预留出700㎜的尺寸才比较舒服,当然肯定越大越好。淋浴区最小也要满足800*800㎜,正常900*900㎜。洗漱台要满足人们抬胳膊刷牙的空间,所以洗漱台的宽度要保持在800㎜,深度在450-600㎜。

因此,要实现以上三个功能至少至少也需要4.5㎡的空间。

② 布局安排

对于户型方正的卫生间,要实现三分离,其核心就是要让使用频率最高的洗漱区处于公共的过道上。直白的说就是——洗漱台挨着门口(如下图👇)。



或者,实际情况根据门洞方向调转位置,但是洗漱台保证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如下图👇)。

长方形卫生间的布局与正方形布局原则一致。

洗漱台使用频率最高,依旧是离门口最近。三者同时使用,互不打扰(如下图👇)。

如果卫生间面积在4㎡左右,三分离有些局促。那不如考虑洗手台外置

洗手台外置的两个原因:

使用最频繁。无论是洗手、洗脸刷牙、化妆、剃个胡子,基本都是在洗手台完成的,所以只要把这个“抢手”的地方分离出来,就等于洗漱和如厕在两个空间,也就没有了抢厕所的矛盾。

卫生间面积小。除了简单的二分离之外,其他分离方式要求卫生间面积在5㎡左右,各个区域的活动范围才比较宽裕,但实际上,大多户型卫生间只有 2*2=4㎡ ,较难实现三分离。洗手台外置之后,就只有马桶和淋浴在卫生间里,空间就宽裕很多。

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 把轻质墙和门的位置往里移到洗漱台和马桶之间,把洗漱台分出来。

② 如下图,这种方式实现了最完美的“三分离”,三个区域分别占三个空间,彻底实现“洗澡蹲坑洗漱”互不影响。



❤️Tips:千万要注意,洗手台设置在外面,地面没有高度差,一旦出现漏水全屋跟着遭殃。因此,一定要使用质量过关的五金件,时常检查水管连接处是否拧紧。另外,建议按照卫生间的防水标准,在水池下部的地面和墙面至少30㎝高刷好防水材料。也可以购置一个水浸传感器,即使漏水也可及时知晓。

3、四分离布置最科学

四分离是目前卫生间划分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式,洗浴、如厕、洗漱、洗衣四个功能完全分离。但是所需要的空间较大,至少8㎡才足以打造一个“四分离”卫生间。国内采用这种设计的比较少。

因为大部分户型中卫生间的空间比较有限,环境也很潮湿,所以如果有阳台的话,我们一般习惯把洗衣机放在阳台而非卫生间,因此相比较而言,“三分离”是最常用且实用的布局形式。如若面积允许,首选三分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