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一年待客没几次,年轻人家里就别做客厅了

云南俊雅装饰

2020-06-05

不定期去好玩的人家里

做做客喝喝茶🍵



家不仅是室内设计,更多是住在这里的人的生活与经历。硬装简洁克制,但家具或配件、书或者电影、装饰画或器具,在家里和谐地相处着。







同时,似乎也是「破与立」的典型,打破了规规矩矩的格局,按自己与家人的需求立起了舒适的生活与工作区域,保留并最大程度低利用了家里两边的落地大窗,将光与空气最大限度地拥入室内,也让自己每天都拥有值得期待的窗景

* 同样的思路,运用在小户型内,看完我真觉得60㎡不算小户型



使用面积 110 ㎡





01.



创造属于自己的家居空间,也是审视自我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的好机会





「我们家的改造不是为了改而改,而是对自己生活认真审视,理性思考过后的产物。改造后的格局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却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能让我们在家里生活得很自在舒服。」







尚未装修前,在对家的想象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透的活动空间」。这个房子原本的户型是常见的 3 室 2 厅,户型结构中规中矩。装修时,不被「电视墙+沙发」为核心的常规客厅布局所束缚,而是将厨房、客厅、书房与休闲区全都融在了一起,空间开放了起来,让家人有更多互动,动线也更符合日常的居住习惯。









具体操作上,装修时先将房子内的所有非承重墙全打掉,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规划空间布局,对户型结构做了如下改变——











改变一:进门处建一堵墙体,形成入户玄关的效果。







改变二:扩大厨房的面积,去掉墙体和门,构建一个 U 形半岛开放式厨房,只有厨房足够通透,才能让人有想好好做饭的冲动。







改变三:将客厅和北面的房间打通,将起居空间继续扩大,满足「客厅、餐厅、书房」整体休闲区的功能。







改变四:充分利用空间,将休闲区的书架背后剩余不规则空间做成隐藏式储物室,由于厨房向右扩大,原本四四方方的多功能间形成了一个 L 形的角落,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就在 L 形的外延上做了一个书柜,书柜中间定制了暗门,一来有了一个独立的储藏间,可以堆放换季衣物以及家里暂时不用的东西;二来也满足了大书柜的需求。







改变五:原户型中主卧虽然视野开阔,但窗外景色稍逊于次卧,于是改造时,将主卧和次卧对调位子,让主卧拥有了满眼绿意的窗景。







通过对房子原有空间格局的大刀阔斧改造,大飞家不仅动线流畅,有着足够的储物空间,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拥有一个整体而开放的空间。







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可以和家人与朋友聊天,而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密闭空间里做饭;想看书和杂志时,可以方便地随时拿取,而不是只把它们放在书桌上摆摆样子;餐桌可以尽可能地大,聚会时可以与家人朋友围坐,闲暇时也可以用作工作和阅读的区域。







02.



为什么是起居室而不是客厅?因为待客总是少数自己居住才是日常





这个整体开放的起居室不仅是生活空间也是工作空间,是家里最重要、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承载了自己睡觉以外的所有生活。这个起居室,不为了一年少少几次的「待客」而成为「客厅」,更多时候是为了自己与家属能舒舒服服地在双人沙发上看电视,或者被书籍环绕安心地看书。





每天早晨起床,从卧室走出来,就感觉进了自己的工作室,中间的大书桌是办公的地方,平时也喜欢在上面堆着很多杂志和书,它们都是灵感来源。



书并不仅仅只能堆在桌上,在开放厨房的正对面,一整面墙的置物架摆上了书与杂志,以及多年旅行中带回来的装饰画、摆件等等。没有明确地功能区分,反倒让空间更为灵动与自由,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停下的瞬间,都能随手拾起一本书随意地翻阅。



在这个大开放空间的一角,还将原本的阳台辟成了独立的书桌区域,虽然也归于整体空间内,但又与整体空间有一定区隔。这个书桌陪伴了自己生活十几年,靠着窗与绿油油的窗景,想要专注地看书或工作时,就会来到这里。







而如果工作累了,就去厨房简单做点吃的,晚上家属回来后,也能一起围着厨房与岛台做饭吃饭,在沙发上看看电影。家里没有电视,而是以「投影仪 + 可伸缩双面投影仪幕布」来组成家庭小影院,装修时虽然将客厅和休闲区之间的墙打掉,但也在顶部留了一个可以放幕布盒子的空间。



投影幕布选择了双面可投,这样,就既可以满足两个人在餐桌吃饭时边看电影,也能让两个人窝在沙发上时更惬意地看,不受拘束,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庭影院。



03.

现浇水磨石是

最费精力又最有趣的环节,

和自酿啤酒一样,

水磨石完全是自己来创造的



在家现场浇灌水磨石是装修过程中最费精力却也最有趣的环节。水磨石是一种把碎石、玻璃、花岗岩等材料混入水泥,凝固后经由表面研磨、抛光而成的材料,多用于地板和墙体建造。

这种地板生动而素雅,赤脚踩上的触感比大理石更为温润,于是,自家装修时便也想一举尝试。



接着,确定了颜色和石子比例后便可以开始现场制作。水泥和石子在现场进行搅拌,同时,工人师傅按照图纸用铜条隔出既定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者自己设计的图案),再把混合好的水泥和石子倒进被铜条隔出的形状里。



最后,打磨水磨石的地面,干透的水磨石地板只是毛胚,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经过初磨,再对地板进行抛光并打蜡,就能让地板显现出温润的光泽。





水磨石的优点在于结实而耐磨,地板表面用得越久,就越为温润,便于日常打扫。而且很棒的是,自己家的地板不再是选择材料,而是创造材料。如同英国设计师 Max Lamb 所描述的对于水磨石钟情的原因——「这就像自酿啤酒一样,自己选材料、调配方、看它浇筑而成,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能用来盖房子、做成家具……木头诞生于大自然,而水磨石是诞生于你的双手。这种造物的感觉,令我兴奋。











04.



旅行中总有好设计在旅行中遇见别人的家也遇见自己家的灵感





说起过去的旅行经历时,小编印象最深的是曾经在斯里兰卡遇见的建筑师杰弗里·巴瓦的家。





「巴瓦是斯里兰卡国宝级建筑师,在斯里兰卡留下了众多酒店、建筑和宅邸,在他的自宅里,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奢华,只有充斥整个空间的安静。室内大多采用天然材料,包括木质、亚麻、藤编等,巴瓦自己设计的家具和灯具在数十年之后再看还是非常简朴实用,而他本身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在全世界各地旅行,他的房间里就堆满了他在世界各地收集回来的装饰品、艺术品以及大量的藏书。」



「就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气质或者气场,每一个空间也有其独有的氛围。很难用文字去描述它,只有沉浸其中才能体会。家的氛围的打造,不完全是因为室内设计,也不仅仅是装饰物的堆砌,而是一个人的本身,他和家人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体验,这些才是这个空间浑然天成的灵魂所在。

不堆砌的浑然天成,但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