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如何解读「侘寂美学」?

陈住气来聊装修

2020-10-19

“我对极度简朴的禁欲生活,有一种下意识的憧憬。”

——安藤忠雄

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侘寂。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侘寂描绘的是残缺之美,残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当然也可以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侘寂有很广的包容性,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物渐渐剥落表象,流露出本质,而那些被留下的东西是美好的,余韵无穷。时间究竟是一件美好事物的朋友还是敌人?这取决于事物的本质。

侘寂居室,向自然借来材料,塑造出返璞归真、禅境卓绝的空间,引导人向往内心的满足与宁静。侘寂美学,是陋外慧中。“不完美”的设计,才更能契合现实生活。

看着有点旧,但是又不失美感。在中国或东方的禅意美学中的侘寂,不是一种装饰风格,而是一种心境创造某种氛围的状态。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摒弃复杂的装饰,化繁为简,越朴素的东西反而弥足珍贵。顺应自然流动,强调本质的朴素之美。

长满青苔的庭院石灯、缺角的古旧茶碗,留白的禅寺山水。或是生锈的铁器,摇曳的阴影和稍纵即逝的樱花,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事物里,却藏着美感与时间的印记。

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更能表达精神世界。因为太过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忽略事物本身的真实状态。住宅激发了人们对残缺之美的领悟,使居民摆脱了平庸的日常生活,让居住者感到放松。

如果一个物体可以给我们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便是侘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