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收纳效果翻倍的衣柜内部设计方案,超实用!!!
C.H Studio空间设计
2020-11-09
卧室里,明明已经装了个四开门大衣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衣服没地方放?
尤其现在正值“败家旺季”,各种汗衫裙子买回家放在柜子里,一个不小心就被埋没了!
这难道是因为衣柜不够大? 未必!不合理的设计,让衣服、杂物白白占去多余空间,恶性循环之下,可不就显得衣柜不够大了!
1、按类别布置分区
衣柜里,内衣、袜子、衬衫、裤子等等,本该属于不同类别,混在一起收纳当然不合理。 首先卫生方面就不合格,其次找起东西来也不方便(不用猜我都知道,很多人袜子、内衣什么的,放进柜子里就再也找不出来了)
所以,按类别布置分区非常有必要 (1) 叠放区:存放一些不常穿的衣物、帽子、包包等。
(2) 悬挂区:存放外套、衬衫、长裙、裤子等容易产生折痕,或者一些经常取放的衣物。
(3) 抽屉区:存放一些不方便悬挂或者没必要悬挂的衣物,比如内裤、袜子、丝巾等。
(4) 鞋区:鞋柜里放不下,或不常穿的鞋子可以放在这里(也可以作为弹性空间,存放各式杂物)。
(5)被褥箱包区:其实也相当于杂物区,可以存放各种箱包、换季被褥等杂物。
做个图示,基本上就是下图展示的这样~
不止这些,其实悬挂区再往下细分,还能划成短衣区、长衣区、裤挂区等等,总之分类越细致当然越好。
2、按频率设计高度
明明经常穿的衣服,你偏偏给放到衣柜最上方。明明不常穿的衣服,你倒顺手放在衣柜的中间层。
这样的结果只有两种,要么你每天费劲从衣柜取放,要么衣柜成了摆设,大部分衣服被你随手扔在了别处。
所以按照常用、不常用的频率,建议衣柜里大致设计4种高度:
(1)深弯腰或下蹲才能够到的高度,存放使用频率较低的衣物。
(2)稍微弯腰就能够到的高度,存放需要卷叠的衣物。
(3)顺手拿取的高度,存放悬挂类衣物。
(4)需要垫脚或踩板凳才能够到的高度,显然是用来放被褥、箱包等杂物了。
尤其悬挂区,挂杆的离地高度一定一定不能超过身高的1.2倍,否则踮脚才能挂上的杆子也就没啥优势可言了!
至于尺寸
悬挂区:150cm的高度空间就足够了,但如果想更精细划分,短衣区100-120cm,长衣区120-150cm,裤架区最好不低于70cm
叠放区:一般高度在35-50cm之间,宽度33-40cm就够了。 (不过话虽这样说,为了照顾到不同尺寸的包包和帽子,深零sir还是建议大伙儿选装活动层板代替固定搁板)
抽屉区:一般45-55cm宽,高度范围8-20cm
被褥箱包区:常见有40-55cm高度,宽度在90-100cm之间,具体情况不同也可以有例外
3、增加衣柜“肚量”的小物件
有时候看似满满当当的空间,其实借助一些小物件,抠抠挤挤还能继续塞!
挂环:原来一个衣架上只能挂一件衣物,但在加了挂环后,“肚量”显然就不一样了
如果是丝巾等一些软衣物,还可以买些这样的收纳衣架在家里↓
抽拉架:针对裤子、领带这些衣物,可抽拉的挂架能让拿取更方便。
柜子进深比较大的话,借抽拉篮、架分类收纳直观又方便
抽屉隔板:衣柜抽屉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隔板发挥的作用可就更大了——既能保证每件物品间互不影响,又能充分利用每一平方厘米
如果光有上面的小物件还不够,那下面这些也算给大伙儿更多的肚量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