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报价单中的那些坑,你都知道吗?
远近设计 常州
2022-01-07
买冰箱的时候,不需要去专门学习了解“制冷”;去吃面,你也不必了解如何做好一碗面,大部分的时候,你只需要付钱,然后享用一碗面即可。
装修呢?也可以安心的做个小白,然后等着享受装修公司给你提供的服务就行了吗?
很抱歉,不行。装修的事情太多了。
绝大部分业主在面对装修的时候,都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一个专家。
不知底细的装修公司,名目繁多的装修材料,个个都让人心力交瘁。
举例常见的报价单,是不是感觉非常复杂?
咱们来聊聊,装修的报价单里,到底都有什么“套路”?
一、把控全局
在介绍报价单之前,先了解下一些基本的装修概念,篇幅有限,就介绍一些跟「报价单」相关度比较高一些的东西。
1.装修的顺序
直接上图吧,建议点开大图。
上面的装修顺序,不一定绝对准确,但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家庭装修中会涉及到的项目,你可以参考上图,计划自己家的装修进度。
更有效的使用方式是:参考上图中涉及到的各种装修名词,然后把这些名词作为关键词,在网上检索你想要了解的消息。
这样操作后,你应该对装修也知道个大概了。
2.不同的装修方式
装修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为半包、清包和全包三种。
在介绍这三者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下装修材料的的分类,装修材料,一般分为两类:主材、辅材。
一般我们把装修中可以直接使用的成品材料叫做主材。比如瓷砖、地板、橱柜、门、电器、龙头花洒、烟机灶具、壁纸、石材、集成吊顶、等等。
而辅材则指装修中要用到的辅助材料。比如水泥、沙子等。
装修材料之板材
不同的装修方式,跟材料由谁来提供有很大的关系。
全包,指的就是所有材料都有装修公司来负责,你只要付钱就行了。这种装修方式涉及到的报价单一般会很全面。
半包,指主材由业主自己采购,辅材和施工由装修公司来提供。这种装修方式,由于装修公司主要涉及的是硬装,一般会给出硬装的报价。
清包,指主材和辅材都由业主提供,装修公司只负责施工。现在很少会有装修公司提供这种装修服务了,一般都是包工头或者是工人直接来做的(也很少),这种装修方式,基本没有比较正规的报价单,多是口头约定,或者简单的书面凭证。
大部分人装修会选择半包模式,当然选择全包模式也不少。关键还是要考虑自身情况以及预算能力。
二、装修中涉及的费用
装修中的费用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设计费
一个好看的家,离不开好看的设计,为设计付费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也有不少业主反映:
设计费简直是打水漂,设计师上门两趟,出了图就再也不见踪影。
需要注意,部分装修公司说可以免费设计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免费,当然,不排除这是他家刚好做促销,被你赶上了。
但更可能的是:其实他收费了,只不过分摊在报价单的其他项目上,你很难发现,总之,不要太相信“免费设计”这种噱头。
没有设计费的报价单,不一定就比有设计费的报价单更优惠(不过很多业主还是会被所谓的免费所吸引……专业的设计师也很心碎)。
宣传免费设计的公司,基本没有能力做出这种效果
2、主材费
主材主材,主要的材料。上面介绍过,主材的费用,根据装修方式的不同,体现在报价上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半包或者清包装修,自己购买主材,也就不需要装修公司来做主材报价了,自己去选购即可。
对于选购全包的用户来说,就要特别关注报价单里面的主材了,差价真的很大。
3、辅料费
根据北京业主的反馈,基础施工里面的辅料,报价其实还是挺透明的,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
但也需要注意,确定辅料品牌的同时,最好也确定型号(下面会举例)。
4、人工费
人工费是越来越贵了,也很难量化。
各个地区的人工费不同,不同的装修公司、不同的师傅收费都可能不同。
但还好,价格差异不会特别大,多拜访拜访你那些正在装修的邻居,跟他们询询价,应该就能了解你们那儿的人工费水平了。
5、管理费
清包、施工队半包,基本不会在报价单中涉及到管理费,多是装修公司的报价单上有体现。
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占装修总费用的5%-20%,市面上的一般装修公司收8-15%的会比较多。
三、一份“正常”的报价单
选择不同的装修方式,报价单当然也不同。
先来看看报价单的方式:
1.分空间报价
房子是几居室、几个厨房、几个卫生间、有没有衣帽间、杂物间等,每个空间都需要列出单独的一项来报价,这样更清晰明了,也能看出施工方有没有在面积上搞猫腻。
▲一份报价单:门厅部分
▲卧室部分
2.分项目报价
分项目报价,就是把装修过程分为不同的项目,比如硬装中的水电木瓦油等……
▲分项目报价:拆除部分
▲分项目报价:水电部分
3.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报价
很多时候,报价单是无法完全归纳装修中涉及到的金额的。
比如最常见的水电改造,一般都会是根据现场报价,最后再根据实际的使用来结算价格。
这种情况多是口头报价,建议你把这些报价都确定清楚,并且最好能约定一个浮动的区间。
而不管是那种方式,一份详细的报价单,除了工程项目,还应将使用主辅料的品牌、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单价、损耗量、人工费、合价以及施工工艺全部详细列清。
▲分项目报价:项目名称、材料品牌,具体的施工工艺
▲费用方面,规格、单位、数量、人工费都尽量详尽
四、漏项、增项
一个正规的装修公司,提供给你的报价单,绝不会比我上面列举的简单。
但少部分想搞事儿的装修公司,就喜欢在报价上动手脚了,最常见的就是漏项和增项。
所谓漏项、增项,就是在报价单中故意遗漏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等到正式装修的时候才跟你说,这个是必须做的,要加钱。
已经签了合同、给了钱的你,骑虎难下,只能乖乖就范,双手再把钱奉上。
实话讲,增项是很难完全避免。
排除被故意下套的情况,实际施工的时候,也容易产生增项。一方面,每家的装修情况不一样,所需要的装修工艺也不一样,很可能你想要的效果,就是需要多加的。
另一方面,装修过程中,项目繁多,装修小白很难一一了解清楚。
下面,我们仅列举一些在装修过程中常见的那些有意无意被遗漏的项,供您参考。
■ 拆旧/拆除
对于选择二手房的用户来说,拆旧是施工的第一步。
在拆除中,墙面是最容易让业主困惑的地方,报价单上看起来清晰明白的「铲墙皮」,其实一点儿不明白。
你家的二手房的基础墙面是什么?水泥墙还是红砖墙?
墙面基础好吗?
水泥层的话,如果墙面基础不是很好的话,建议铲除至水泥层。
红砖层,一般是铲除到沙灰层就不铲了,沙灰粉化严重,建议铲到红砖层重新水泥砂浆找平,一般沙灰粉化不严重不用铲除,不然拆除费用增加的同时,后期可能还要多出一个水泥找平的费用。
▲拆改工程报价单参考
■ 水电改造
水电改造是硬装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同样的,也是最容易被黑心装修公司利用的一步。
一方面,水电改造是硬装中的大头,相应的,「油水」就比较多。另一方面,水电改造涉及的东西多,容易被刻意遗漏的也就多。
另外,在正常的水电改造中,也很容易出现「意料之外」的增项,有的可能是业主临时在现场想加东西(比如增加插座什么),有的可能是设计不合理,的确需要,所以真假难辨。
1.沟通是最重要的,沟通一切你能沟通的东西。
2.明确一切你能明确的东西
比如:明确用多少方的电线。
明确材料的品牌、型号(水管、电线、其他辅料)。
结算方式也要明确下来,按照实际发生的来收费,和整包的价格,是很不一样的。
一开始我们讲到材料可以分为主材和辅材,半包就是业主自己提供主材,施工方提供辅材,但这个分类并不完全精准,最好一一跟装修公司明确清楚,比如强弱电箱、空气开关、角阀、地漏、插座等,这些东西施工方是否提供。(有的业主对这些东西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比如需要智能插座的、智能弱电箱的,如果报价中也包括这些东西,就可以跟装修公司商议去掉这些东西,虽然钱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能省点是点儿,最后总结,或许能给你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 泥瓦工
泥瓦工就稍微轻松一些了,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大家都说装修公司不愿意单独干这个,因为没什么油水。但我们也给大家列举一些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
1.在拆除完成后,一般情况下,墙面的平整度是达不到后续对墙面装饰所要求的。所以需要先用水泥砂浆对墙面进行找平。这时候,如果施工方在报价的时候,不报这一项。墙面的找平在后期就会变成增项,然后变成后期的增项。
类似的,包括厨房、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可能会涉及到包立管,施工方不报,后期就会变成增项。
2.贴瓷砖方面。
贴瓷砖也是比较容易扯皮的地方,而很多时候,还真不是施工方坑你,应该也算是一个「误会」。比如你采用的是半包,瓷砖你自己选,施工方一开始的报价,按照常规报价,你也接受了。
但贴砖的时候,一看,你用的是小砖,或者还想要其他非常规的铺设方法,这时候肯定需要加钱的,因为你也增加了工人的施工难度和工作量啊。而且这个也比较难确定,因为很多业主在查看装修报价这一阶段,瓷砖可能还没定下来。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确定以下东西:
a.非常规砖、非常规贴砖法,需要增加多少费用(砖尺寸、贴法尽量事前告知)。
b.对砖的处理是否需要增加费用,如45度倒角处理等。
c.是否采用地砖上墙(需要薄贴,戳我查看详情)
▲地面
■ 油工工程
油工工程是脸面,直接影响家里的颜值。
比如腻子,按照是否防水可以分为耐水腻子和非耐水腻子,现在基本都使用耐水腻子了,非耐水腻子用得很少。如果报价上没写明白,到时候你要更换成耐水腻子,加钱。
多提一句,像腻子这种辅料,除了确定品牌,最好还要确定型号。比如报价单上写的美巢腻子,如果没确定型号,很可能他指的就是美巢400,而不是美巢800(美巢800的是耐水腻子。400就是非耐水的)。
▲墙顶面(仅供参考)
▲安装(仅供参考)
▲其他
五、报价中的那些坑
上面我把“漏项、增项”单独拉出做了一项,是因为漏项是最容易出现在报价中的坑。
在举例的时候,其实也涉及了其他坑,看看还有什么坑等着你。
1. 工艺说明不详
工艺说明不详是装修中最常见的报价陷阱,比如我们在拆旧中提到的「铲墙皮」。
解决办法:不要嫌麻烦,根据报价单,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做好功课,然后一个一个咨询清楚,明确工艺。
▲尽量详细的工艺说明
2.多报面积
多报面积是比较老套的招数了,现在有太多装修公司免费测量了,几家测量下来,业主基本上都会清楚自己的装修面积,黑心的装修公司也很难用多报价格来坑人,但也并不是没有,写出来给大家提个醒。
3.无中生有
大部分装修的朋友,对装修的了解其实都是有限的,跟装修公司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比如墙面挂网格布,有的墙面是不需要挂网格布的,但很多业主不懂,就可能在不需要的地方也给你做了,质量没问题,只不过这钱花得没必要。
挂网
4.重复收费
装修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是可以一次性搞定的。但在报价中的体现,就不一样了。
举一个并不太恰当的例子:在报价单中,插座的安装本来可以一次性收费的(比如收费200),工人施工的时候也是一起安装的,报价单中,每一个点位的安装费都按照总的安装价格重复收取(总价=点位*200),这就不太合理了。
5.合同
报价单一般是装修合同的附表,但合同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恶劣的案例:
大包套餐,按照常理来说是包水电的,合同中也写了包水电,但很少注意到这个合同上有个注:
水电点位之间的1.5米是包的,点位之间超过1.5米的,额外收费,xxx一米。
正常的点位之间,1.5米怎么可能会够?不够怎么办?加钱呗。(可能很多人觉得两个插座之间,直线距离1.5米……应该够了,可实际是,线路是需要暗藏的,墙面是不能横槽的,所以……在实际的使用中,1.5米是很短的距离,因为墙里有线,地面有线,并不是单纯按照直线距离来测量的)
很多人会说,这种公司也能在装修市场上做下去吗?
很不想承认,但它就真的做下去了,虽然是极少数,反正装修是低频需求,坑你一次算一次,也不打算做回头客和口碑了。
上面总结的这些坑点,其实大部分套路已经在装修市场中存在很长时间了,大部分装修公司目前也越来越注重口碑, 很少会用这种砸招牌的招数。只有部分装修公司,还在做汤里的老鼠屎。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相信我,我已经尽力通过文字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些报价单中的坑,但真的有点儿“纸上谈兵”的味道,报价单的复杂,装修过程的繁琐,以及复杂的装修现场,分分钟都会让你懵逼,你也看到了, 我有尝试给每种坑都找一个解决办法,但目前来说,最好的方式是:找个朋友,得是个很懂装修的业内人士,让他帮你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