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卫生间干湿分离大解析——马桶篇

珂图空间设计

2021-05-24

  • 为什么说干湿分离一定要把马桶隔离出去呢?
  • 提到国内现在有些所谓的分离式卫生间,只将洗漱台分隔开来,没有做到真正的干湿分离。为了避免大家走进这样的误区,接下来就和大家系统地聊一聊真正的干湿分离卫生间。

  • 为什么说干湿分离一定要把马桶隔离出去呢?这个要追溯到我们近现代的住宅规划,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我们以前的房子只有浴室,并没有厕所(参见北京胡同四合院),有趣的事情是,部长发现日本昭和年间由政府主导开发的住宅,基本上配备了马桶间,却没有浴室(参见同润会猿江裹町共同住宅)。

  • 从这两种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大家开始探讨现代化住宅的时候,就认为厕所与浴室就应该是分开的。只是后来地产商在开发住宅时,为了“节约面积”将马桶与浴室合并在一起,比起没有厕所的房子自然是方便不少,但这种混合模式也带来不少新的问题。

  • 首先,淋浴时花洒喷出的水花溅到马桶盖上,给下一位如厕的人造成尴尬;湿嗒嗒的浴室也容易在马桶壁上形成滑垢,增加清洁工作;更不用说人多的家庭容易“堵车”,只要一人洗澡,其它人都无法如厕、洗漱。

  • 这些问题起初我们都可以接受,毕竟比起没有厕所的房子确实好了不少。虽然我个人在很多年前就提倡将马桶单独分离(家父年轻时自己盖房子就做了分离式的卫生间,很早就体验过独立马桶间的好处),但由于大家对卫生间没有太高的要求,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近几年随着我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尴尬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少人去日本体验过分离式马桶后,开始觉出独立马桶间的好来。

  • 一个独立马桶间可以怎么布置呢?接下来就为你说说:
  • 家庭中使用马桶的频率较高,但每次所需的时间很短,所以马桶间无需太宽敞,能够满足我们使用就可以了,下图是我们使用马桶状态下的一些尺寸。

  • 就坐时

  • 起立时(当然无需将双手完全张开)

  • 厕所内装下马桶后能留出这些空间就能满足使用了,一般来说,厕所内净空间更小尺寸控制在950mm×1250mm左右比较合适。

  • 有不少人提出如厕后洗手的问题,日本早在和式厕所的时代就发明了将水箱和洗手台结合的做法。

  • 这种节约占地和用水的做法还沿用到马桶中,但由于马桶的使用方式与和式蹲厕不同,如厕完毕需要转身隔着马桶盖洗手,造成一定不便。这种马桶我使用过一段时间,如厕后洗完手,水龙头还会持续出水直到水箱被灌满,会有一种浪费水资源的错觉,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 现在稍微大一些的马桶间会选择配备一个迷你的洗手台。

  • 马桶间属于干区,独立出来后不会存在潮湿的问题,这就为收纳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都知道收纳的更佳法则是“哪里使用,哪里存放”,卫生纸这类容易受潮的物品,以前是绝对不能放进卫生间的,现在可以轻松地放入马桶间,不怕潮湿,也避免了上完厕所发现没有卫生纸的尴尬。

  • 插个题外话,日本的厕所用纸是可以溶化在水中的,上厕所时一定要将厕纸丢进马桶中冲走。

  • 干爽的马桶间除了带来功能性方面的好处,在提升卫生间美貌度方面也功不可没。以往的卫生间只能黏贴防水性良好的瓷砖,可选择性较少,现在刷一层防水漆就可以解决问题,以前不敢刷上墙的颜色都可以大胆在马桶间中尝试,特别是深颜色的油漆,衬得马桶更加洁白发亮。

  • 在日本人看来,独立马桶间是向客人展现审美品位的更佳方位。客厅装饰得再漂亮,那些“直男”客人都未必能留意到。一旦他们走进马桶间这个“小黑屋”,一张小画、一面颜色,都能化身一位拳击手,向他发起一场视觉快攻

  • 爱美的女生还可以用香薰、地垫、特色的配饰来做软装搭配,将好品味武装到每个角落。

  • 马桶贴也成为马桶间一大潮流趋势,总而言之,干湿分离的设置为马桶的颜值开拓了许多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