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挑个合适的取暖设备,南方人就要到北方过冬了
住范儿
2021-10-21
从小我妈经常给我洗脑:
北方有暖气,外面下大雪,屋里穿衬衫,平时出门大棉衣一裹。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基本也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来到北京之后,我就再也不是原来那个靠棉衣、热水袋、到室外抖抖就能过冬的我了。
但更令人蛋疼的,应该是北方的“自采暖”,就是没有暖气,你自己想办法过。
遥想2年前住范儿还在地下室里办公时,就是一人骑着一台电暖器过的冬。
因此,对于什么取暖设备有效,我们是最有话语权的了。
市面上常见的全屋取暖设备(热水袋、暖桌、电热毯什么的就不算了),我们全部都尝试过。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些方式都值得作为参考。
毕竟北方还有俩季节,叫“供暖之前”和“停暖之后”。
取暖的设备,我们大概分出了这么几类:
速热小能手:热风式
它的原理和电吹风一样,吹出来的是热风,用热风加热室内的空气。
制热升温很快,但有噪音,而且吹得很干。
空调
推荐指数★★★★
空调制暖其实并不太招北方人待见。
因为空调的制暖是吹热风,和暖气片相比,冷热不够均匀,而且更干燥。
在气温零度以下时,空调制暖前还要先除霜,气温越冷制热效果越差。
▲ 图源:jd.com
以前《梦想改造家》有一期北京的人家,设计师给设计了用中央空调取暖,结果业主说“哪有人冬天用空调的”直接就把装修全拆了。
南方人听到了,估计会觉得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矫情。
但空调还是挺适合南方用的。
家家必备的空调,基本都直接顺手买了冷暖,一机两用,也不额外占用地方。
在冬季也没几天需要供暖的地区,反而还省时省力。
▲ 安利过无数次的空气循环扇
图源:Amazon.com
一台空气循环扇可以帮助热风更好地循环起来。
中央空调的出风也更均匀,北方的写字楼、宾馆酒店,很多就用的中央空调制暖。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中央空调是长时间开着的,就和夏天制冷时一样。
热风机(陶瓷加热、电热丝)
推荐指数★★★
本质上是个大号电吹风。
里边有加热丝,然后往外吹风,所以噪音会比其它种类要大。
热风机也能提高整个房间的温度,但主要是吵,而且吹久了也很干。
适合摆在办公桌下面吹腿,或者在卫生间里短时间使用。
▲ 主要卖点一定是小和速热
图源:taobao.com
对了,风暖浴霸也是这个原理。
热风机的电热丝藏在机器内部。
虽然出风口很热,即使不小心碰到,被烫伤的几率会更小。
平衡散热式电暖器
推荐指数★★★★
原理和热风机差不多,但是样式会更轻薄、更好看,还能壁挂。
它内部也有加热原件,最后也是把热风吹出来,但是出风更温和,噪音也更小。
适合长时间使用。
▲ 前部或顶部一定会有出风口
图源:taobao.com
北京曾经为没有供暖的四合院平房,集体安装过这种平衡散热式的壁挂暖气片。
在北方都能当作暖气的替代,在南方当然也不在话下啦。
舒适度也会比空调更好。
▲ 踢脚暖全部都是平衡散热式
图源:taobao.com
现在流行的踢脚暖器,原理也是平衡散热,但做得足够矮,把出风口从腰部高度降到了脚踝,舒适度会更高。
电子仿真壁炉
推荐指数★★
仿真壁炉的火焰是靠灯光模仿的,取暖功能可以选配。
它的取暖原理也是热风机,我看了一些价格在两千左右的仿真壁炉,取暖部件就是最最最便宜的电热丝。
同样功率、同样发热结构的暖风机,价格不过几十块钱。
▲ 这电热丝也太敷衍了
图源:taobao.com
性价比真心低。
所以除非对仿真壁炉相当有执念,否则还不如拿这两千块买个好一些的平衡散热式或碳晶板电暖器。
舒适度一流:热辐射式
北方的暖气就是这个原理。
热量慢慢地扩散开来,虽然温度上升很慢,但一旦稳定后,非常舒适,而且没有噪音。
但热量浪费比较大,能耗很高。
地暖
推荐指数★★★★★
有条件,请直接上地暖。
地暖在所有取暖设施里的舒适度堪称第一,谁用都说好。
地暖分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种。
水地暖是铺的水管,热水在水管里流动,屋子就热起来的。
在北方,地暖直接接入集中供暖管,热水是工厂烧好了送来的。
而在南方(或北方自供暖)要用地暖,热水得自己烧,所以必须搭配壁挂炉或热泵。
▲ 图源:John Wilkinson Heating Services
这俩本质上是大号的热水器,烧出来的热水在地暖里循环,也可以用来洗澡。
壁挂炉是大号燃气热水器,适合普通家庭用。
热泵是大号空气能热水器,适合别墅用。
▲ 德国威能的壁挂炉,基本是进口首选了
图源:绍博环境
电地暖有两种:电缆和电热膜。
铺设方式和水地暖一样,不过不需要再额外安装壁挂炉,升温也快很多。
但入户电表的功率最多就8800W(C40规格总闸空开)或13200W(C60规格总闸空开)。
电缆的功率一般按100W/㎡算,要是地暖面积超过80㎡,就得考虑去供电局申请电表扩容了。
所以电地暖一般小户型用得多。
▲ 电热膜
图源:taobao.com
地暖通常不建议经常开关,尤其水暖,一开就得过冬,频繁开关更浪费。
水暖暖气片
推荐指数★★★
以前看新闻联播,说给新疆的福利房里,热水器不但可以洗澡,还可以供暖气片,觉得好高级。
其实就是北方最常见的暖气片,接上了燃气壁挂炉。
北方很多自采暖的小区,也是用的这种配置。
但在南方,都花大价钱做了壁挂炉了,不做地暖反而退而求其次地装暖气片,感觉有点奇怪。
所以基本不会有人这样操作。
不过你可以选择在卧室和客厅铺地暖,卫生间、厨房这样比较小的空间里用暖气片,这样稍微能省点燃气费。
油汀取暖器
推荐指数★
长得像老式铸铁暖气片的电取暖器,里边填满的是油。
每次打开电源时,要让电热丝先加热油,油热了才散发出热量。
油汀在电暖器里并不贵,但超级不推荐!
它升温太慢了,而且耗电量惊人。
升温慢就算了,热量辐射区域也不大。
在烧掉四五度电后,发现只有抱着它才能获得温暖,还不如插上电热毯钻被窝。
▲ 标准的油汀长这样
图源:tmall.com
但现在有一种薄板式的油汀,还有里面加水的水电暖,长得很像北方现在通用的壁挂暖气片,据说比传统油汀要好用。
▲ 新式薄油汀
图源:taobao.com
▲ 水电暖
图源:tao'bao.com
不过从热效率的角度说,加热管发热,然后传到到导热油或水,导热油或水再传到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再传导到空气,中间的能量损耗无论如何都要比下面要说到的碳纤维或碳晶板要高。
碳纤维电暖器
推荐指数★★★★
相当与把做电地暖的电缆夹在了两块金属板之间。
它的厚度是最薄的,既能落地,也能壁挂。
不会产生任何的噪音,加热也非常快。
甚至会因为没光又没声音,经常忘了把它关掉。
▲ 碳纤维式一般都是这样的白板,没有出风口
图源:taobao.com
碳晶板电暖器(电热膜板)
推荐指数★★★
相当于把做电地暖的电热膜做到了暖气片里。
它的厚度和油汀差不多,很明显的标志是,可以看到几片竖直安装、像太阳能板一样的电热膜。
▲ 图源:taobao.com
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新的碳晶墙板,把电热膜内置到金属板里,再挂到墙上。
表面还可以印花,不过印花都很土味。
这种板子要挂的高度比较高,加上占用了大量墙面面积,感觉还是只适用于严寒地区,一年中一半的时间需要暖气的地方。
南方可以不予考虑。
▲ 电热膜板
图源:taobao
便宜的烤肉器:发热管式
由一根或多根又热又亮的管子发出灼热的光线,但无论开多久,房间都不会暖和起来。
远红外/石英管取暖器
推荐指数★
又叫“小太阳”,打开之后就变得很亮很刺眼,并且热烘烘的。
虽然升温很快,但只有烤着才暖和,稍微坐旁边就没有感觉了。
这么烤着舒适度太低,而且很容易造成烫伤,还会把皮肤烤得很干燥。
(曾经有过老年人烤着取暖器睡着,结果双腿被“烤熟”的新闻)
耗电量也不低,很多电能都变成光,浪费掉了。
▲ 真的能烤肉
图源:taobao.com
▲ "鸟笼"
图源:taobao.com
▲ ”风扇“
图源:taobao.com
虽然舒适度不高,但胜在便宜,即开即热,在南方还是有很高的普及。
远红外取暖器一般都会宣称有“理疗”功能。
这个嘛,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还是别当回事了。
更加绝对不要冲着这个功能去买。
傲视群雄:真火取暖
没有什么比真火更暖和、更舒服、更有情调。
千万千万注意安全。
真火壁炉
推荐指数★★★★
真火壁炉不一定会长成传统的壁炉样式,也不一定烧木头。
烧酒精、烧燃气都是有的。
很多现代的款式,还是玻璃外壳,非常漂亮,一般都是别墅才会安。
价格也很漂亮,并且都需要接一根烟囱到室外。
▲ 图源:home-designing.com
贵的壁炉,可以把燃烧仓与室内空气隔开,只感受到热量交换,绝对不担心一氧化碳中毒、异味和黑烟。
但万元以下的炉子,一定要门窗留缝,并且就近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愿意折腾的话,复古式的铸铁独立式炉子还是非常带感的。
航空燃油炉
推荐指数★★★★
日本的独立式明火暖炉,特别为了室内取暖设计。
烧的是高品质航空燃油,需要特别购买,虽然贵一些,但不会有黑烟和异味,所以也不需要烟囱。
使用时门窗也需要打开一条缝隙通风。
本身还带有防倾倒等设计,特别安全。
炉子本身不大,但因为是明火,热量惊人,而且暖意十足。
炉子上还可以放一壶水,加湿又有热水喝。
▲ corona sl6618
图源:instagram
厨房燃气灶
推荐指数:???
这个纯粹是我的智障操作。
在成都住的时候,餐厅挨着厨房,没空调,冬天就直接把煤气灶拧开,再把家务阳台的门开一条缝,同时开着抽油烟机(怕死)。
爽是真爽,整个厨房加餐厅都特别暖和,而且燃气便宜,屋子暖起来后转中小火,用起来压根儿不心疼。
从此感叹,再怎么人工取暖,都不如明火暖和啊。
唯一的忠告就是:注意通风,注意通风,注意通风。
▲ 图源:Pinterest
最后,按照取暖程度的排序是:
地暖>真火>碳纤维>碳晶板>平衡散热式>空调
以上可以作为主力取暖使用,热风机可以作为辅助。
在市场上,产品的命名并不是按照这个方式,甚至还会搞出一些独有的名字。
所以弄懂它们的原理是最重要的。
一般来说,有提到任何“热风”、“循环”、“出风口”的,就是平衡对流式或热风机。
提到“静音”、“超薄”的,基本就是碳纤维。
别说没在双十一前告诉你啦。
来源:住范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