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隔壁噪音太吵?1张漫画看懂噪音原理和家庭悬浮降噪隔音技术

安静家隔音

2022-04-27

“楼上噪音”是正常现象?

现在商品房属于第三代住宅,楼板、墙体、梁柱等主体结构是连在一起,导致邻里之间的噪音相互影响,最常见的“脚步声、小孩跑跳、推桌子、拉椅子、关门声、剁肉馅…”。

这类噪音是硬物撞击/摩擦楼板的能量,通过墙体、楼板等刚性结构传递,传播距离远、衰减弱、刺激耳膜和心脏。称为“共振噪音”“固体传声”,属于住宅降噪中最难治理的类型。

「吸音+隔音」结构效果不理想,因为,共振噪音会从顶面、墙面、地面发出噪音来。必须做好“减震”,才能有效降噪。 “减震”技术决定了最终的降噪效果。

邻里噪音超过80%是“共振”,其中隔壁噪音很常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空气传过来“说话、电视”声音;另一种是楼板和墙体传过来的“共振”噪音。

“共振”噪音有以下5种传播方式:

正楼上——无损传输

方位特别清晰,压迫感非常强,感觉就像在头顶上一样;分贝不高,却几乎能感受到“震感和冲击”,特别刺激耳膜和心脏;严重影响小孩、老人、体弱者的身心健康。

其他楼上——跨层传递

“拖桌椅、剁肉馅、高跟鞋”等,通过墙体传播,隔着1-5层甚至更远,都听得非常清楚;

楼下吵楼上——逆向传递

楼下“小孩跑跳、拉椅子、掉东西”噪音,听起来很像楼上发出的,方位比较模糊。这是“共振”能量通过墙体向上传播,容易误会成“楼上噪音”。

一处声源——覆盖整栋

栗子:一户装修敲墙,整栋所有邻居都听得到。

欺骗耳朵——源头隐秘

正楼上的噪音非常清晰、方位很明确;其他方位传来的噪音,仅凭耳朵只能听出大概方位,很难判断真实的噪音来源。

家庭隔音领域现状

家庭隔音属于声学范畴,专业度高,工序较多,细节繁琐,工程量小。家装公司不懂技术做不了,声装公司嫌活太小看不上。大部分地方相对空白,偶尔有能做的个人或团队,大多直接套用工程隔音(减震器)“弹性”工艺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如何正确、高效的做家庭隔音?

家庭隔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点:

1.“减震”

2.厚度薄

3.材料环保

4.施工无污染

1、悬浮技术——“没有接触就没有传导”

邻里噪音80%是“共振”,“减震决定隔音效果”。悬浮减震工艺实现了「地顶分离」,拥有极致的减震效果;老房、旧房 空心预制楼板唯一降噪方案。

2、超薄厚度——“多一份宽敞,多一份舒适”

住宅空间有限,「减震器吊顶」完工厚度20厘米起,「悬浮吊顶」完工厚度10厘米起,节省了大量的层高。

3、环保材料——“甲醛换安静,得不偿失”

家庭隔音环保是前提,选材决定了效果与环保。「安静家」选用原装进口,欧标环保。

4、无胶工艺——“甲醛、苯 主要来自胶水”。

传统隔音施工大量使用各类胶水,造成严重污染。安静家改进了“无胶”工艺,全过程不用一滴胶水,杜绝施工过程的二次污染。

如何施工?

「安静家隔音」团队专注家庭隔音降噪,选用进口环保隔音毡,我们提供“悬浮降噪技术”隔音方案、技术支持及安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