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添可洗地机新推出的芙万3.0款真的那么香嘛?

用户7426287372409

2022-10-22

大家好,我是 @唐三,家居领域优秀创作者,深度测评达人。曾上手测评过10+台各个品牌的洗地机,对洗地机有较深的认知和见解。今天要聊的是添可品牌新推出的3.0洗地机,核心亮点是智能双驱、滚刷双贴边、水电双续航、强力离心风干。具体实际上手效果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箱:

这就是添可3.0的外包装了,此前的产品外包装都是顶部开启,这款添可3.0呢是躺倒后从上面打开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先打开看看。

打开包装之后我们先看到的是第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快速安装使用指引卡”和说明书,然后就是添可3.0的各种配件:清洁刷、替换滚刷、基站、过滤网、电源线和两个收纳架。每一样配件周围都有泡沫层保护和量身定做的凹槽,运输过程中配件不会在箱子里摇晃。

接着拿掉第一层泡沫就看到了第二层,第二层主要放置了主机和手柄、清洁液,保护措施同样很到位。

外观设计:

1、添可3.0的核心亮点“智能双驱助力”系统:

​这款添可3.0采用Smooth Power™双驱助力系统,其后轮搭载助力电机,可以自动识别方向,往前推就向前助力,往后拉就向后助力,实现前后双助力,同时走的越快添可3.0的助力就越大,会和我们始终保持步调一致,非常的智能,让洗地变得更加轻松不费力。

另外这款洗地机的后轮也是经过处理的,外周有一层橡胶保护,不管家里瓷砖还是木质地板,都不会在拖地过程中被划伤。

​和单向牵引力相比,这种双驱助力设计更加人性化,毕竟我还是比较喜欢前后推拉拖地,这样拖完的地不会留有脚印,单向牵引力的滚轮始终都是向内旋转,往前推还好,往后拉的时候确实没有双驱助力来的省力,这个确实厉害。

2、握把及数显屏

​和添可2.0相比之下添可3.0多了几个按键,之前主要按键只有三个:自清洁、开关和模式切换,这款添可3.0有7个按键,可操作性更强。

另外这款添可3.0的3.6英寸LCD全面屏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各种模式切换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更加生动形象,工作状态以及剩余电量、水箱余量一目了然。

​另外机身LOGO这里的设计我就要多提一嘴了,这里采用的是木质纹理,如果后期使用不小心划花了也不会特别明显,而且实物摸起来特别有质感,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细节方面真的有很大的提升。

3、水箱容量

​这款添可3.0的清水箱容量为850ml,污水箱容量为720ml,两个水箱的容量在行业内都是非常大的,再搭配4000mAh大容量电池,同时搭载水电双续航算法,智能调节喷水量和吸力大小,可以做到40分钟中途不加清水,不倒污水,不返回充电,水续航提升60%,电容量提升14%,真正的水电同步续航。

​污水桶的设计一如从前,过滤网+污水桶盖+干湿分离的污水桶。过滤网主要用来保护电机,防止污水被吸进电机,每次使用完可以进行水洗,晒干后重新使用。

​清水箱呢,也是另有奥秘。清水箱内置双电解水模块,把清水箱安装好,当清水箱的底部和主机的电解水模块连接后只需30s就可以一键将自来水制备成可以除菌的电解水。电解水不仅仅是用于洗地,还可以用于自清洁浸泡滚刷、管道除菌,最后回收到污水箱也是有一定除菌作用的,并且后期无需额外的除菌耗材,一劳永逸。和单电解水相比呢,不仅多了蓝光灯,增加了一丝科技感,电解水的效率更是提高了40%。

4、滚刷双贴边、照明灯设计

​添可3.0在贴边方面也是做了大升级,从之前的单侧贴边设计升级为双侧贴边设计,桌角、墙角缝隙、狭小角落都可以进行清洁,清理墙边时也不需要调整洗地机的方向,两边都能沿墙清理污渍,比单侧贴边设计确实方便不少。

​添可3.0的滚刷长度为26cm,清洁宽度还是比较宽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有所提高。两侧的贴边处距墙只有不到5mm。

​在滚刷的底部还有两个小小的辅助轮,非常的不起眼,但是作用还是不小的,它可是整个滚刷部分的一个支点,可以分担后轮的压力,让整个滚刷部分不仅仅只依靠后轮的动力,小辅助轮也可以跟着后轮的节奏工作,进一步减轻重量,让工作过程变得更加丝滑。

添可3.0的滚刷采用磁吸式设计,往外一拉就可以轻松取下,磁吸设计为凹凸结合,既保证了安装与拆卸的便捷性又保证了滚刷的稳固性。

​另外滚刷内侧设有浮动式金属刮条,可以根据滚刷的蓬松程度实时调整与滚刷绒毛的距离,刮除污水的同时也不会损伤滚刷,滚刷寿命可提升25%。

​还有就是这款添可3.0增加了照明灯设计,在没有光照的角落也可以看清地面上的污渍,清洁更彻底。

为什么有的洗地机是双滚刷,有的是单滚刷,哪个优势更大些?

一般来说,洗地机都只有一个电机。

如果是单滚刷,那么这个电机就只支持一个吸口,吸力就更加聚焦,来回推拉也基本不会有残留,清洁效果也会更好些。

如果是两个滚刷呢,那么这个电机就需要支持两个吸口,相对前者来说,吸力会被分散些,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改变,而且日常维护耗材多成本高,两个滚刷耗材;更容易缠绕头发、藏污纳垢。同价位同配置的产品来说,单滚刷的清洁速度也是要更快一点的。

所以说,滚刷并不是说越多越好,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清洁能力的实战效果,在洗地机市场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大品牌的独特设计会展现的越来越多,这个也不奇怪。双滚刷结构自然也有相对的利弊。

我个人的观点呢还是,清洁能力最关键,不要本末倒置,一个滚刷就能达到的效果,为啥要选两个滚刷对吧(当然,我并不是说双滚刷不好,只是给大家分析利弊)使用洗地机时间较长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选购洗地机无非就几个点,清洁效率高、自清洁能力强、烘干效果好、后期耗材维护成本低、机器不容易出毛病,这就足够了。

二、实际使用测评分享:

1、干垃圾清洁实验:

散落在地上的小米粒、瓜子皮,清理这些简直是轻而易举,就连带油脂的饼干渣渣也是一遍就清理干净了,不过这些都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开胃小菜,真正的测试还在后面。

2、湿垃圾清洁实验

黏糊糊的番茄酱、固体液体混合的八宝粥、一大坨泡面这些复杂垃圾都是一遍就清理干净了,另外就是生抽和老抽了,老抽的颜色比较重,这个需要多来几遍才能清理干净。

像日常生活中地面上的颗粒垃圾、灰尘、毛发一般推拉一遍就干净了,像厨房这种重油重污的区域,就要多清理几遍了,不过好在添可3.0上手感觉很轻。

3、干湿垃圾混合清洁实验(大合集)

​这种情况,当然是很小概率出现在生活中的。这不过是为了测试添可3.0的吸力罢了。你想这么多达垃圾一遍过去都能被清理干净,那用来对付平时那些小垃圾小污渍岂不是绰绰有余。

4、贴边测试

关于双贴边这方面也是做了一个小测试,从右至左清理一遍,然后从左至右再来一遍,看看两边的清洁效果怎么样。

​经过测试,双贴边的清洁效果都很好,就连深在缝隙里的饼干屑也是可以清理干净的,滚刷两边的设计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边可拆卸一边不可拆卸,所以清洁效率都是非常不错的。

5、水电续航能力

​在清理过一系列的垃圾之后,这就是两个水箱的情况了,清水箱还剩一半,污水箱还有一半的空间。由于这款添可3.0的喷水量和吸力大小是根据地面情况智能调节的,所以对与大量且比较复杂的垃圾,喷水量会增大不少,但是实际使用中没有这么多复杂垃圾的,清水箱的余量应该会更多点。

倾倒污水时,污水会先流出去,固体垃圾会留在污水箱内,可以分开处理,也可以绕过污水箱过滤网一股脑倒进马桶内冲走。

这时候的电量还剩下87%,因为测试时不是持续工作的,所以剩下的电量还比较充足,实际不间断使用中,会比这个余量少一点。

6、自清洁效果及噪音

​将主机放回基站,一键按下自清洁,就会出现这个选项“快速自清洁(2min)和超强自清洁(6min)",大家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行选择,比较人性化。

​选择好自清洁模式后,添可3.0就开始自动制备电解水了,相较于添可2.0,这款添可3.0的制备速度快了很多。

​这个自清洁过程在显示屏中都会以动画形式显示,除菌液制备中、深度清洁中、滚刷离心风干中、滚刷干燥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看得见。

自清洁一开始是洗一下停顿一下的(动图1),这个过程噪音是很小很小的,过程中最大噪音在75db,也就是回收污水的时候,除此之外的噪音还是适中的,不过回收污水很快就会完成,也不会吵大家很久。

经过整个自清洁后,滚刷来个了大变样,对比清洁前的滚刷来看,不仅仅是滚刷上的污渍洗掉了,就连绒毛都不再紧贴滚轴了,变得更加蓬松。

还有这个充电的动画我也非常喜欢,转动的光圈,电量在一点点被吸收,代入感很强啊。

7、烘干效果“强力离心风干”

最后我们来验收下离心风干的成果吧。

​经过高速离心风干,水分子充分挥发后,一小部分细菌依附在滚刷绒毛深层,另一大部分的细菌进入污水桶,不会散播到空气中形成二次污染。而且离心风干后的效果也没有大打折扣,倒是时间方面缩短了很多很多。

总结:

首先,来说说添可3.0的优点吧。

  1. 前后双驱助力,减轻很大重量,上手格外丝滑。
  2. 40分钟水电同步续航,可以一口气清洁完家里的全部地面;
  3. 双贴边设计,清理贴墙角落更方便;
  4. 离心风干效果真的不错,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好的风干效果;
  5. 电解水的制备速度+蓝光灯,制备过程看得见,LED数显屏高级感满满。
  6. 照明灯设计,像桌子下面这些光线昏暗的地方,污渍变得更加明显,清洁更彻底。

缺点嘛也是有的:

  1. 不能深入床下、沙发下这些低矮区域进不去;
  2. 清洗机器时,滚刷里的电机有些碍事,不方便直接冲水。

​总体来说,添可3.0综合质价比非常高,无论是配置还是核心前后双驱助力都非常亮眼,相比2.0的升级可谓非常大,面积比较大的家庭不用担心续航和水箱的问题了,且后期除菌也是0耗材,购机还送一个滚刷、滤芯。推荐大家入手,超值!

我是@唐三,热衷于智能家电的狂热分子。觉得写的不错的,三连+关注!感谢阅读,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