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台灯有必要买吗?
莉哥说
2022-11-09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长期用眼模式」已经切换成「超长期用眼」模式,本身就因为美观要佩戴隐形眼镜的我表示叫苦不迭~
眼睛酸涩不说,还没办法跟老板诉苦。工作中要查阅资料、文字记录、拍照、制作后期甚至还要真人对着强光上镜,别提了,我连续工作已经快被光照瞎了。
谁让咱是打工人,还得屈服在金钱之下,得了,只能回家好好爱自己。发挥我「没事就喜欢捣鼓」的特长,除了给自己购置一些眼部按摩仪和眼罩之外,我还把目光放长远了,选择了一款使用期限超长的护眼灯!
毕竟以后有孩子还能用hhh ~
其实,一开始我也感觉护眼灯似乎没啥必要,为此我还特意挑了几款售后政策不错的那种品牌来供我随时退货的。
现实啪啪打脸,体验了以后我就忙中偷闲写下本篇开箱测评,我感觉不记录一下我的感受对不起我的精心挑选!!!
一、护眼灯的选购方法
一款不错的台灯表现维度是方方面面的,需要根据色温、照度、均匀度、频闪、蓝光、显色指数等多种指标来综合判断。
1、色温
奉上某百科的说明。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
从理论上说,黑体温度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
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就称为某K色温。如100W灯泡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527℃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527+273)K=2800K。
市面上的台灯色温多在2700-6500
K的区间内,面对不同的色温,我们的眼睛感也不同。
在高色温(白光)下会集中注意力,但是也容易引起眼睛疲劳。
而低色温发出的光比较暖,让人产生舒适感,不过,也会让人容易倦怠甚至打瞌睡。
在选择上,4000K左右的色温更加适宜,因为这个区域附近的色温既可以让人集中精神,舒适体验也达到不错的效果。
早上 8:00 - 10:00 的阳光色温就大约就在此数值附近,所以我们早上学习效果好。
2、照度及均匀度
照度是指示光照的强弱和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单位为Lux或Lx。举个栗子,夏季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万~10万Lx。
国标AA级照度标准:在距离灯光核心区域50cm范围内照度应达到300Lx,在距离灯光核心区域30cm范围内应至少达到500Lx。
国标A级照度标准:在距离灯光核心区域50cm范围内照度应达到150Lx,在距离灯光核心区域30cm范围内应至少达到250Lx。
在选择上,不达标的产品就可以不考虑了,优先瞄准AA级,至少应该达到A级的标准。
3、频闪
电器频闪的时间超过了人眼中神经的反映时间,所以在肉眼看上去的画面都是很流畅很清晰的。
手机测试频闪
但是,绝对意义上的无频闪实际是不可能的,中国行业标准对合格产品的频闪要求是3125Hz。
之前,央视3.15晚会有揭露过部分LED灯具可能存在严重的频闪问题,眼睛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造成头痛、眼疲劳,导致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所以在选择上,尽量以大品牌为主,一些价格低廉的台灯尽量就不要考虑,尤其是买台灯给孩子学习用的朋友们~
4、蓝光
一般 LED发的光只有“RGB”这3种颜色,其中R就是red,表示红光;G表示green,就是绿光;而B表示blue,就是蓝光。
其实,蓝光并不都是有害的。真正有害的是波长400-440纳米以内的蓝光,而480-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
而且短波蓝光对人眼产生伤害的情况,与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有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并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蓝光危害等级说明:
- RG0:灯在极限条件下也不造成任何光生物危害;
- RG1:在曝光正常条件限定下,灯不产生危害;
- RG2:灯不产生对强光和温度的不适反映的危害。
- RG3:灯在更短瞬间造成危害。
一般来说,如果RG0无限制和RG1无限制等级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
其中,RG0无危险类要求最高,也最安全。RG0是指灯在极限条件下不会造成光生物危害,不会对人的眼睛、皮肤造成伤害。
5、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又称Ra值,反映着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
太阳光的显色指数定义为100,在实际生活中的灯具与光线的应用场景不同,所以其Ra值不是完全一致的。
只能说Ra值越接近100的产品越好,对物体的还原度越高。
小结:
由此可见,对自己好,多花点钱改善我的室内光环境是夺么的重要! 在这里建议家长朋友们给孩子挑选质量不错的护眼灯要综合考虑上述参数,一定不会让你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