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机选购攻略 | 中央软水机有必要么?软水机怎么选不交税?
松鼠睡不醒
2022-11-11
“软水机”是全屋净水设备中提升生活品质较为明显的一个环节,主要作用就是软化水质,提高生活用水品质。
软水、硬水到底有什么区别?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硬水”指的是硬度较高的水,里面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地区涉水电器、管路结垢现象会比较严重,甚至给平时洗浴都带来了不太好的体验。
反之,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则被称为“软水”。
那么,这两种水质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又有哪些呢?
· 厨卫:
如果水质硬度偏高,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热水器的效能降低,加湿器、淋浴喷头、智能马桶、洗碗机、洗衣机隔一段时间就容易发生堵塞,对于家中的涉水电器非常不友好。
经过硬水多次洗涤过的衣物、毛巾也会出现发硬的现象,特别是洗的最勤的小裤裤和袜子用一段时间后晾干了就硬邦邦的。同时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硬脂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不溶性的硬脂酸盐,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去污能力。
水质软化后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餐具、瓷器用软水洗过之后没有水渍痕迹,十分光洁。而且软水洗过的衣物纤维能增加33%洗涤次数,洗出来的效果也更加柔软、干净。
所需要的洗涤用品用原先的一半就能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了,去污效果会提高不少。
· 沐浴:
如果发现水池、台面和玻璃隔断但凡淋到水的地方都容易结垢,浮现一层白霜结晶物质,甚至发黄,残余的皂垢也比较多。包括我们平时沐浴、洗脸后会感觉到身上的皮肤发涩、发干、身体皮屑增加,这都是水质硬度偏高导致的。
有宣传说软水能美容,这就有点夸张了,不过软水沐浴后皮肤不会出现紧绷感是真的,尤其是皮肤敏感的小伙伴感受会更深,而且极易上妆、卸妆。
也不用经常对溅到水的台面和玻璃隔断进行清洗,省了不少事儿。
从清洁、洗浴角度来看,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一般来说像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水质相对偏硬,我们可以看到华北地区的TDS均值达到320mg/L,将近是华南地区的5倍。家里有足够的空间和预算,可以考虑增加一台软水机来提高用水品质。
如果是南方沿海地区,像浙江与福建两省水质硬度较好的城市,就算装了软水机意义也不大。
也就是说,软水机是否必要还得取决于当地自来水的硬度,一般大多数城市可以在当地自来水公司网站上查到,不过自来水公司公布出来的数据通常要比正常入户水的实际硬度要低一些。
这是因为从自来水厂到千家万户自来水还经过了很多受腐蚀的管道,不少杂质混入其中,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水质硬度。
如果实在吃不准,也查不到,可以参考下面两个小方法。
第一种(不用花钱):观察稀释皂液的沉淀物
用肥皂水与自来水结合,摇晃均匀后,生成泡泡越少,代表硬度越高,再放置1个小时左右,水质依然会很浑浊(出现白色悬浮物),静置几个小时后观察,如果沉淀物非常多,说明水质硬度较高。
实验原理是“钙镁离子”会和皂基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判断硬度高低。
第二种(花点小钱):直接检测
用“水质硬度试剂”或者“TDS值检测笔”一测便知,这个监检测结果就比较直观,也更准确。
试剂相对来说更对路一些,也就十几二十块的样子。
0~17ppm:软水 18~60ppm:稍硬 60~120ppm:较硬(可装可不装) 120~180ppm:硬水(建议装) 180ppm以上:非常硬(建议装)
TDS值主要是反映水中金属离子和钙镁离子的浓度。
0-100:不用装 100-200:轻微水垢 200以上建议安装。
所有净水设备在安装前了解水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钱。
软水机不像RO反渗透那么简单粗暴的去除所有杂质,而是以一种“吸附置换”原理存在,将注入的原水通过钠型树脂将纳离子和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当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树脂就会饱和,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软水盐”进行浸泡让树脂还原,满血复活后重新进行吸附置换的工作。
目前这种树脂软水机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软化效果也最为理想。
需要注意的是软水机出来的水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全屋的洗涤用水品质,但不宜直接饮用,饮水的事儿还是交给RO反渗透净水器去处理。
此外,软水处理还有一些颇为简易的方式。
比如放置“树脂滤芯”的大胖瓶,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水质软化的效果,这种方式不需要消耗盐,而是用定期更换滤芯的形式保持软化效果,当然在交换量上和专业的软水机比不了,耗材费用相对也高一些,更多还是起到初步拦截的作用。
还有一种是利用“物理电水处理”,把硬方解石转化为更易清理的软文石,从而降低水垢的形成,说白了就是阻垢,这种软化方式就很省事,不用放盐、也不用换芯,只不过软化效果上也是有一定局限性,依然逊色于树脂软水机。
要说有点就是这种方式体积更小,不占空间,用起来也方便。
相信很多刚接触“软水机”的小伙伴都会觉得头大,各大品牌推出的产品看起来差不多,但价格上有的动辄上万,有的也就三五千,它们之间真的存在很大的差别么?并没有!
软水机的重中之重在于“阀头”和“树脂”这两个环节,只要这几个关键点把握住了,其实效果都不会差。
· 控制阀是中枢神经
控制阀是整个软水机的中枢神经,稳定性好且功能设计顺手的型号用起来才舒服。
很多所谓的技术更多是噱头,用于工业上也许差异会明显一些,但用在家用软水机上是很难体现出来的。
中国是代工企业大国,论制造能力自然也不差,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品,在品质上并不会和国外品牌有多大的差异。
所以有时候没必要刻意追求品牌,倒不如直接看配置和售后来的更实在。
如果按照主流软水机的类型来划分,控制阀又分为3种。
单一的“时间型控制阀”时间一到就再生,多少会存在浪费。
“流量型控制阀”是根据用水量来确定再生时间的,可能正用着水突然就停了,一再生就是2-3小时,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出现在用水量大的洗澡环节...就有点反人类,而双控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时间、流量双控自动阀”用起来是最省事的,可以清晰明确的反馈机器所处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全程可视化,能根据时段、用水规律进行自动再生软化,通常在无人用水的夜里进行再生。
而且“双控自动阀”一般都带有“换盐提示”功能,非常实用。
· 树脂与交换容量才是重中之重
这里的“交换容量”是指树脂交换能力大小,比如软化同样多的水,交换容量越大的型号,软化效果就越平稳,而树脂的交换容量也直接影响到有效的通量大小,也就是“软水合格率”。
举个例子,花洒、智能马桶的正常流量在540L/H,需要巨大流量的虹吸式除外哈。
如果选择一台0.8T/H通量的软水机,在多个用水点同时开启时,就很容易出现软化不及时或者软水不合格的情况,软化后的水质依然会存在部分水垢。
那么,是不是标注的流量越大,就一定越好呢?也未必,因为不少品牌存在虚标现象。
开始说到过,有效通量和交换容量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有12.5升交换容量的普通树脂可以有效软化1T/H通量的水,基本上是满合格率。
25升的交换容量能匹配2T/H的通量,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在满通量下是很难保证软水合格率的。
因为每次用水也不可能卡着那么准,在选购时大家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家里需要用软水的涉水电器、龙头花洒有哪些,包括需要了解一下它们所对应的流量要求,就能判断出需要选择多大交换容量的型号了。
还有一个影响流量的地方是入户总管的口径,如果管子就那么点粗,通量选大了也是浪费。
所以,在入户总管通量允许的情况下,交换容量越大,实际有效通量也就越大,反洗再生的间隔周期也会更长。
当然,也不用盲目求大,树脂量越大,自然装它的罐儿也大,像1.8T-2.5T的型号都很少能安装在厨下,个儿不小,比较占地方,还是那句话“需求至上!”比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需求稍微大一点就好。
像常规1-2卫的户型,用水点也就那么几个,能真正达到1T/H通量的型号就完全够用了。
· 2个非常实用的附加功能
① 盐箱干湿分离
这个小设计主要是非再生状态下能够保持盐箱的持久干爽,避免细菌滋生对盐箱造成污染,延长盐箱的使用寿命,是很实用的功能之一。
② 等比例再生 | 逆流再生技术
这2个说法其实意思差不多,目的就是为了省盐、省水,能够根据树脂的利用程度,匹配到最佳的再生用盐量,能保证树脂全部再生的同时降低20%左右的用盐量,还能避免盐桥现象的出现。
选购原则是“性能为先、功能第二、有胜于无”。
除了软水机本身通量大小带来的差价外,我觉得更多还是品牌定位不同导致的。撇开企业的研发、运营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部分差价就是溢价。
事实上很多国外牌子实则也是在国内生产的,在这个卷卷更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反而很多细节国内品牌会做得更好,价格也香,毕竟现在硬件差距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