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的机海战术,十几款电视用相同的核心配置
虎牙苍云
2023-02-26
漫威有一系列共享世界观和剧情大同小异的动漫电影,叫漫威宇宙。电视行业也有类似的现象,同一个屏幕模组,同一个画质调教团队,软硬件上稍微改改就是一款新的电视,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TCL的S545电视宇宙。
如果算上国外的美版TCL S545、欧版TCL C735等型号,TCL的S545电视宇宙将超过10款电视。
我以前也说过什么QD-miniLED三兄弟之类的话,但是跟S545电视宇宙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单单看国行,S545电视宇宙也有整整8款电视之多,且都在2022年生产售卖过。
整个S545电视宇宙的意义在于制作了平价真HDR电视,用比较低的价格做出了比索尼X90系还高一些的硬件配置,但由于TCL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只有其中最贵的线下款能卖到索尼X90系的价格。
目前整个TCL S545电视宇宙国行机如下,可以收藏保存:
S545电视宇宙的初始机是2021年的TCL S545和国行的雷鸟S545c。
不过要说TCL廉价动态直下式背光电视的源起,还是2020年的S535c。TCL在2018年发售了R615(次年由东芝团队搬回国内)、2019年发售了R625(次年由雷鸟团队搬回国内),2020年发售了R635和雷鸟R635c。这些电视从外观到配置,都是比较高的,R625就用上了QLED量子点,R635又率先用上了miniled背光。
到2020年底,S535c发售,看到该电视的第一眼我就发现这货外观明显比R系列low一截,但是很惊讶于它竟然是动态直下式背光。S535c的美版还有QLED量子点技术,国行省了这个。
S535c是48/56/72背光分区,450nit峰值亮度。一年后发售的S545c就达到了80/90/120分区,800nit峰值亮度,也就是后来TCL一直宣称的百分区级电视。然后这套屏幕模组实在好用,改吧改吧就又是一款新电视,2022年就一口气推出了数款。
左S535c,右R625c
动态直下式背光为啥重要?
这是区分液晶电视硬件档次的核心要点啦。电视的画质由软硬件共同决定,软件方面是指画质团队的调教调校、画质优化算法等,硬件方面主要就是指屏幕模组怎么样。包括面板(Opencell和表层光学膜)、背光系统、驱动板、膜上芯。背光和面板之间还有棱镜片、扩散板、QD膜等。
TCL家的电视,不管TCL品牌还是雷鸟子品牌,都是同一个画质团队做的;画质优化算法基本都由联发科或者amlogic芯片方面提供。用的面板也都差不多,用的八框框的VA软屏。
那主要就是看剩下的,液晶电视的背光系统就十分重要了,分为廉价直下式、动态直下式、普通侧入式、动态侧入式四种,其中最高级的就是动态直下式,目前流行的MiniLED就是动态直下式背光的一种。
动态直下式背光才能独立的控制电视不同区域的明暗,实现更高的电视峰值亮度和更强的画面立体感。
动态直下式背光,也分档次,主要就是数电视的分区数量和背光排布方式。
比如S545c电视的55寸有80分区,65寸90分区,75寸120分区,85寸192分区。55寸用16X5的排布,65寸用9X10的排布等等。与后来的miniLED背光电视相比,沿用了传统的背光灯条,而非背光灯板。只要一款电视继续用这样的分区数和排布,如果还都是同级的VA软屏+刷新率相同,那么就可以说是几乎一样屏幕模组。
啥,你说我图里的电视们亮度上也不一样? 亮度这事可以在软件层面人为调整哦,电源和背光灯其实都有点余量的。还有同样的KSF荧光粉广色域技术,有的标92%DCI-P3色域,有的标95%DCI-P3,也是可以人为改的。
甚至量子点广色域技术也有花活,近两年的电视评测中发现有量子点电视的光谱竟与KSF荧光粉电视的光谱一致。比如创维酷开P53和TCL T8Emax,打听和看拆机图才发现,它们改用了一种白光量子点技术,没有蓝光灯和QD膜了,量子点材料掺杂扩散板中,我以前还奇怪为啥有的电视扩散板是白的有的是黄的。
miniLED背光电视的量子点基本还是用正经量子点的,因为当背光灯个头小到一定水平就没法用KSF荧光粉了,本文就不细说了。
TCL S545电视宇宙的各位:
1、雷鸟S545c:
2021年9月发售雷鸟S545c电视,采用4K120Hz高刷软屏、三个尺寸80/90/120分区,标称峰值亮度750nit,实测55寸、65寸可以超过800尼特,KSF荧光粉广色域,soc采用联发科的MT9652。
外观上基本与S535c一个水平,虽说是金属外壳,但并不显得高级。
鹤5系雷鸟S545c电视土味测评:索尼X90J电视的平价替代品69 赞同 · 47 评论文章
2、雷鸟S535D:
一月后,很可能是为了恶心小米品牌,把S545c的刷新率缩水到60Hz;主板可能换成雷鸟S535c的存货,降成了3G内存+32G硬盘,是S545电视宇宙中最小的;再把亮度下调了50nit,到700nit。这就诞生了各方面都比小米电视ES 2022款都强一点的雷鸟S535D电视。
3、85寸的雷鸟S545c
时间来到2022年。5月时,与小米电视ESpro86电视前后脚,推出了85寸的雷鸟S545cplus。
85寸的S545c算是有较大升级,不仅亮度高、音响好,还把VRR的闪屏BUG优化了。画质上还是款大尺寸的雷鸟S545c,拥有192背光分区,峰值亮度提升至1100nit。有个好玩的事,原本雷鸟85S545cplus标的色域是93%DCI-P3,看到小米电视ESpro86标94%P3,雷鸟就改成了95%,还是要全方位的强一点。
4、雷鸟鹤6pro与TCL T7G
雷鸟鹤6pro(S545cPro)只有55、65、75寸,因为已经有85寸的S545cplus电视存在了。
TCL T7G电光蓝II游戏电视土味评测:索尼X90K电视的低价平替。36 赞同 · 26 评论文章
这两个升级款先是优化了电视面板的OD加速功能,加快了电视动态响应速度,减少了玩游戏时的拖影。
雷鸟鹤6pro峰值亮度标800nit,75寸实测900nit;T7G标称峰值亮度1000nit,65寸实测1000nit。虽然T7G更亮,但却是雷鸟鹤6pro的电源板更强,神奇吧。
当然了背光系统还是那套80/90/120分区,广色域技术也是一样的KSF荧光粉。亮度差异和色域差异,是TCL人工调整的。我评测时遇到的T7G相比雷鸟S545c的画质提升,基本都是软件层面的优化,雷鸟S545c电视从2022年2月到11月就没推送过新的固件,这事也是机海战术的弊端,人手不足只能集中优化新款,旧款慢慢排队等。
真正区别的是面板和soc,雷鸟鹤6pro还是4K120Hz面板,加入了DLG 240Hz技术,开启的话分辨率降到3840X1080,没有啥实际意义。说白了,除了杜比视界IQ需要加环境光感应器外,鹤6pro相比S545c的大部分提升都可以软件方面实现。
内存相比S545c砍了1GB,只剩3GB,好玩的是:早期批次的鹤6pro可能因为使用了雷鸟S545c电视的主板存货,依然有4GB内存。
T7G电视换用了新MT9652plus芯片,支持4K144Hz,面板也是真的4K144Hz面板。当然了,144Hz刷新率相比120Hz刷新率并没有实质意义的提升。
5、TCL C11和TCL T9G
这两款看定价其实都算线下款,加入了量子点技术,峰值亮度拉到了1000nit。
C11还用上了144Hz高刷面板,音响升级,还支持无线低音炮。
这两款电视的问题在于定价高了,在画质与S545c宇宙其它型号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不管是量子点技术还是C11升级的音响系统,都撑不起它们的高价格。
它们都是百级背光分区电视,同一套背光系统和VA软屏面板,MediaTek 9652芯片。
同样的价格,TCL旗下电视已经可以买到更高端的QD-MiniLED电视了,为啥还要买百级背光电视?
雷鸟R645c(凤6)和TCL Q10G(刚发售时TCL拒绝承认该款是量子点,反向虚标)都是平价的QD-miniLED电视。
再提一嘴TCL S545电视宇宙最强的一款电视是啥吧,欧版TCL C735,2022年搭载TCL与联发科全新定制的MT9615芯片,优化了许多MT9652老芯的弊端,真正2个HDMI2.1接口,一个支持4K144Hz、一个支持4K120Hz。
屏幕模组与TCL C11一样是量子点+真144Hz+1000nit三者拉满。不过工厂流出机没有保修,不建议购买。
6、雷鸟鹤6(S535Dpro)与TCL V8G
这俩采用4K60Hz面板,算雷鸟S535D的升级品了。
雷鸟鹤6拉高亮度至800nits,增加了环境光感应器和杜比视界IQ,依然是3G内存+32G硬盘的存储组合。
TCL V8G电视的峰值亮度拉高至1000nit,并搭载了DLG 120Hz技术,降一半分辨率来提升一倍刷新率。同样3G内存+32G硬盘的存储组合。
诟病的是TCL V8G是S545电视宇宙中唯一缩水了SoC的产品,从联发科MT9652缩水到了amlogic T982,四核A73降到四核A55,没有杜比视界IQ。TCL这种偏科硬件的电视厂家,画质算法依赖soc芯片企业提供解决方案。amlogic晶晨的实力可比联发科差远了。甚至2022年了,晶晨第一款支持MEMC运动补偿的soc——amlogicT982才问世,联发科及其子品牌Mstar至少在2015年就已经搞定了MEMC。
总结:
在我看来S545电视宇宙的电视,大体上可以分为带高刷的和不带高刷的两类,在我画的图中也分好了两条线路,其他增值选项就不那么重要了。
还有要注意,虽然雷鸟和TCL是同一个画质团队做软体固件,但是TCL的排队权重更高,固件更新更快。
那什么人需要买高刷新率电视呢?
答:
1.对拖影敏感的人。(少数人)
2.同时受不了运动补偿破碎和播放24帧电影抖动的人。(也是少数人)
3.次世代游戏玩家,PS5、XSX、XSS、高配PC。(一小撮人,但是对高刷刚需)
4.看足球运动的人。(中年人为主)
5.在中国看广播电视台并希望花钱买的MEMC运动补偿功能别浪费掉的人。(这种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