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3次换了3次我才懂:电视一定要“5不选”,全是经验和教训
陶子评宅
2023-10-12
电视是家庭娱乐的重要设备,也是客厅的焦点。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电视,不仅影响我们的观看体验,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经济。我就是一个买电视的失败者,搬家3次换了3次电视,花了上万元,才懂得选电视的正确姿势。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训,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走弯路,买到满意的电视。
第1次换电视:追求大尺寸
我第一次换电视是在2018年,当时我住在一个40平米的小户型里,客厅只有10平米左右。我原来的电视是一台32英寸的老式液晶电视,画质很差,声音很小,看起来很不爽。我就想着换个大点的电视,享受一下高清大屏的感觉。于是我在网上找了一款55英寸的4K智能电视,价格只有2000多元,看着性价比很高,就下单了。
结果等我把电视安装好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55英寸的电视对于10平米的客厅来说太大了,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感觉眼睛都要瞎了。画面上的像素点都能看得清楚,画质很粗糙,颜色也很失真。而且由于客厅空间小,声音也很难传播开来,听起来很刺耳。
我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选电视要根据观看距离和屏幕分辨率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一般来说,对于1080P分辨率的电视,观看距离应该是屏幕尺寸数乘以2.5;对于4K分辨率的电视,观看距离应该是屏幕尺寸数乘以1.5。也就是说,对于我的客厅来说,最合适的电视尺寸应该是40英寸左右。
第2次换电视:追求高分辨率
我第二次换电视是在2019年,当时我搬到了一个70平米的大户型里,客厅有20平米左右。我把原来的55英寸电视卖掉了,想着换个更高清更先进的电视。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品牌推出了8K分辨率的电视,声称画质比4K分辨率的电视更清晰更细腻。我就心动了,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就花了8000多元买了一台65英寸的8K智能电视。
结果等我把电视安装好后,才发现自己又犯了一个大错误。
8K分辨率的电视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优势。
首先,目前市场上能支持8K分辨率的视频资源非常少,大部分视频都是4K或者1080P的。电视虽然可以通过算法对低分辨率的视频进行放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失真或者模糊。
其次,8K分辨率的电视对于信号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也很高,普通的HDMI线和芯片可能无法满足。如果信号不稳定或者延迟,画面就会出现卡顿或者闪烁。
再次,8K分辨率的电视对于观看距离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要达到最佳效果,观看距离应该是屏幕尺寸数乘以0.75。也就是说,对于我的客厅来说,最合适的电视尺寸应该是80英寸以上。
第3次换电视:追求高画质
我第三次换电视是在2020年,当时我又搬到了一个90平米的复式公寓里,客厅有30平米左右。我把原来的8K电视卖掉了,想着换个更有画质感的电视。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品牌推出了OLED面板的电视,声称画质比普通液晶面板的电视更自然更细腻。我就心动了,觉得这是最高端的技术,就花了10000多元买了一台77英寸的OLED智能电视。
结果等我把电视安装好后,才发现自己又犯了一个大错误。
OLED面板的电视虽然在画质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缺点。
首先,OLED面板的电视很容易出现烧屏现象,就是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后,屏幕上会留下残影或者色彩不均匀。这对于经常看新闻或者玩游戏的用户来说是个很大的隐患。
其次,OLED面板的电视很难实现高亮度和高对比度,在日光下或者黑暗中观看时会感觉不舒服或者不清晰。
再次,OLED面板的电视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太热或者太冷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出现色彩失真或者显示异常。
总结
通过我的三次换电视的经历,我总结出了选电视要“5不选”的原则:
不选尺寸过大或过小的电视,要根据客厅空间和观看距离选择合适的尺寸。
不选分辨率过高或过低的电视,要根据视频资源和信号传输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不选画质过于夸张或平淡的电视,要根据个人喜好和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画质。
不选音质过于刺耳或低沉的电视,要根据音频资源和声场效果选择合适的音质。
不选价格过于昂贵或便宜的电视,要根据性价比和品牌保障选择合适的价格。
我现在用的电视是一台55英寸的4K液晶智能电视,价格是5000多元,品牌是索尼。
我觉得这台电视非常适合我的客厅,画质清晰,音质优良,功能齐全,性价比很高。索尼作为一个知名的电视品牌,也有很好的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我用了一年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看起来很舒服,很满意。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每个人对于电视的需求和喜好都不一样,所以选电视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在选电视时有一个参考,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陷阱,买到自己心仪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