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西晒房的引光细节,值得每一个“小黑屋”户型学习
在家ZAIJIA
2023-10-25
53㎡超小奇葩房,
7.84m的入户走廊,七拐八拐,
户型差的没眼看!
他在走廊建“房中房”,加完3组柜子、1间书房、1间阁楼和1间儿童游乐区,53㎡的家变大了......
使用面积:53㎡
户型:两室
费用:25w
房屋所在地:深圳
认识Ta们
屋主:Chao&Qun
Chao和Qun是一对生活在深圳的夫妇Chao是建筑师,2013年起他们投身于建筑摄影,开了「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多个项目的作品曾经刊登在ArchDaily、Dezeen 及Domus等媒体。
设计师:陈诚
ZZARCH自造设计,提供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服务,致力于以建筑视角审视室内空间、以室内体验反观建筑形态、以产品研究探寻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是Chao,去年为了孩子能快乐的成长,我在深圳的欢乐谷附近买了一套只有53㎡的老房子。
装修时,我拉上了我的妻子Qun,以及好友陈诚来帮忙设计,毕竟三个臭皮匠晒过一个诸葛亮。
原始结构图
这是一套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房子,虽然陈旧狭小,但令人心动的是这里的光线,每一扇窗户往外看都无比开阔,明亮充足。
考虑到父母偶尔也会来住,房子要能住下祖孙三代5口人,可53㎡完全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房子的结构也存在一堆缺陷:
屋顶是斜的,层高高低不平,从左向右,最低处只有2m,最高处2.8m。
而且入户是一个L型走廊,长达7.84m,基本就是花钱白买的空间,利用率极低。
重点改造
我们从格局上重新改造,除了卫生间不变,其他功能分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了调整:
原本最西边,带有斜屋顶的主卧和客厅对调,让卧室可以避免西晒;
厨房餐厅与次卧对调,原来的次卧和主卧合并成为客厅以及开放式厨房。
长走廊=玄关+游乐+储物
入口玄关原本是宽度不足1m的走廊,我们将右边的墙向卫生间拓宽了40公分。将洗手台单独设置在门口,在肺炎疫情期间,着实感受到了它的便利。
玄关改造的过程
走廊左边打通隔墙,原来的想法是改成整面鞋柜,后来觉得可以更好玩一点。
于是缩减鞋柜面积,开了一个宽高95cm*120cm,进深80cm的“小狗洞”。
让小孩有一个可以爬进爬出捉迷藏的小空间,大人又可以用作换鞋凳,同时,狗洞连通了左侧的榻榻米房间,中间专门设计了移门。
白天打开时,能引进了光线和风,让幽长的走廊不再黑暗沉闷;晚上关闭时,还能保证榻榻米的私密性。
“狗洞”鞋柜和榻榻米都是让木工现场打的,表面用的芬兰松,节少色淡,里面用的杉木,有一点味道,但可以驱虫。
看到松木饰面上长出来了的树枝没?这是后来加上去的,用来挂包包衣服刚刚合适。
因为职业关系,我经常要出差各地拍摄建筑,洗手台底下预留的空间,随手放着我的行李。
平时来家里玩频率最高的人是孩子的小玩伴们,入户门没有安装猫眼,而是在门的下方开洞,这样透过洞口,我儿子就能第一时间和他的朋友们打招呼。
为了预防小偷,门洞上还按上插销+钢筋加固,安全省钱,也无伤大雅。
书架墙上开缝,从主卧引光
以前的走廊七拐八拐,又深又窄,进出的时候总感觉有阻碍感。拓宽以后,干脆把卫生间和主卧之间的直墙拆了,拉成弧形墙。
弧形的流线使得这个T型的交通要道变得更为顺畅。
T型走廊的末端以前是客厅,现在改成了主卧,用一个书架墙分隔,书架后面是主卧的衣柜。
书架高度是2.2m,没有顶到天花,上面留出了大概60cm的空隙,用玻璃隔开。
主卧的光线能透过空隙渗透到了走廊,另外我们还装了灯管,晚上能辅助照明,同时照亮走廊和卧室。
墙上开”狗洞“,缩短儿童玩耍动线
与玄关“狗洞”相连的房间,原本是厨房,装修时特意将利用柜体将它划分成一个半独立的榻榻米区,作为孩子的游戏乐园。
小朋友们每次来我们家都会很自然地从“狗洞”爬进来,然后在榻榻米上开玩,搭积木,搭轨道,玩的不亦乐乎。
考虑到脚感舒适,榻榻米上都铺了草席,与灰色的水磨石地砖形成了鲜明的材质反差。
我们在狗洞这边也打上了储物柜,用来收纳小朋友的玩具以及家里的杂物。
朝着客厅的这一面有四扇折叠门,日常是全开的,当门关闭以后,榻榻米就会变成一个私密空间。
随着孩子的年纪增长,榻榻米已经变成了他的探索试验场,他会在折叠门的滑道上,搭建“地铁系统”,还带有“塑料闸门”呢~
将来等到了学龄阶段,房间里再增加一张书桌,就能成为他的卧室。
抬高的榻榻米边缘很适合坐,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孩子,都很喜欢坐在边上。
客厅背景墙变厨房,方便家人互动
一直想拥有开放式厨房,所以执意将厨房挪到了客厅,并把烟道由屋顶的白色木板直通墙外,因为我家是顶楼,不需要用集体排烟管。
从封闭厨房到开放式厨房最大的体会是:做饭的人不会再孤单,还可以看顾孩子,希望小孩长大以后,印象中不只是爸妈做饭的背影。
开放厨房的油烟问题对于喜欢煲汤的广东人来讲,好像不是很明显,一台大功率的抽油烟机几乎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橱柜是悬挂在墙上的,离地20公分,视觉上轻盈清爽,也没有卫生死角。
灶台区贴半墙小白砖防油污,平时简单擦拭就能保持整洁。
壁挂的收纳系统在这里更能体现价值,将能挂的统统上墙,能有效解放台面空间。
吊柜也留有一部分开放储物,用来收纳茶叶、零食、牛奶......个人觉得很好用,但是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可能容易有灰尘,所以需要斟酌。
不锈钢的操作台面是在本地小厂定做,最长边达到3.5m,L型一整个上不了电梯,所以制作时分成了两部分,其中的水槽部分要提前在工厂预制打磨好。
缩窄横向长窗,避免西晒
改造前后对比
斜顶的客厅原来是主卧,当时因为层高和西晒的缘故,改成了现在的沙发区。
我们希望它是一个比较自由随意的空间,所以选了一款MUJI的组合沙发,小孩子用力也能移动。
电视下面的格子柜很百变,用作电视柜茶几都可以。
娃吃饭做游戏也可以,倘若客人多、凳子不够的时候,还可以充当凳子。
沙发后面横向的长窗是全屋最特别的一处设计,本来还要往下凹20公分,因为是西边,担心西晒严重,所以补平了一点。
每天日落时分,可以透过长窗看到外面的彩霞。
折叠圆桌,分时段功能重叠
我们的餐厅也在客厅里,小空间的灵活,就是各种功能可以分时段的重叠。
餐厅的斜顶灯带和榻榻米顶上一样,想要模拟自然天光,吊顶时,做了20cm深度的灯槽,这是从建筑大师Alvaro Siza的设计里取经的。
这种折叠桌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一张,非常实惠,只用买一个桌腿,让木工做一块直径1.1m的圆桌板就好了。
两张木凳是我在小区捡的遗弃品,很欢迎它们来到我们家。
餐厨区的日常,平常只有我们一家三口用餐,不过长辈过来帮忙,就会把桌子拉出来,坐5个人很宽松,最多的时候好像塞了10个人。
三层中空门,隔绝噪音污染
客厅自带一个半圆的露天小阳台,外边的欢乐谷白天晚上都很欢乐,所以阳台门做了三层中空隔音。
阳台上方是没有顶的,但是我们特别喜欢,夏夜徐徐凉风,远眺深圳的天际线,秋天可以抱着娃看到月光,这就是我们工作之余的小确幸,接下来会计划安装防盗网,为了防止孩子外爬。
利用层高做”屋中屋“,增加使用面积
走廊的另外一端连接着书房和卧室。
书架及工作间的su模型
书房是用松木和杉木定做的一间“屋中屋”,这里的层高2.8m,分成了两层,底下的工作间净高1.8m,上方的阁楼净高0.95m。
这里是全屋木构件最复杂的地方了,阁楼打了钢结构,以后长辈来家里住,就让娃上去睡,把儿童房让给老人,偶尔自己想一个人的时候,上去待着。
不过目前暂时成了杂物间,存放了一些拍摄器材的盒子。
楼梯想了好久,不知道用什么形式才省地儿,最终决定用这种灵活的,可以搬动的梯子。
弧形墙su尺寸图
不用的时候,塞到弧形墙的收纳空间里面。
阁楼下方的书房使用频率蛮高,宽度大概有1.5m,除去书桌刚好还够做通道,不妨碍行走。
门是让木工做的轨道门,没有门把手,没有锁,但门与阁楼楼板之间有个插销,关起门来就是一片工作+休息的小天地。
简单装饰,更易入眠
主卧的陈设超简单,床也是木工做的,床板下面有气压杆,提起来是储物格子。卧室窗户原本是客厅的窗户,所以很大,做了黑色包边,显得干净一些。
墙上方开洞,暗卫变明亮
卫生间与走廊玄关相邻,因为是暗卫,为了让自然光蔓延进来,门做成了玻璃磨砂门。
还和走廊书架墙一样,在水泥墙上方开了一条缝隙来补充采光。
让我们更直观的看一下引光的剖面图,卫生间通过高窗、玻璃门与走道连通,走道通过狗洞与次卧连通,次卧的采光不仅有窗,开放的格局也能引入客厅横向长窗的自然光。
玻璃门定做的时候,缺口处的锁装不上,后来用了一个类似木把手的风钩,搭配金属羊眼扣。
木柜子上方是电热水器,由于高度问题,做了个斜坡,检修口藏在木柜子里面,这样屋顶就整洁干净了。
淋浴间的折叠门是3段式的亚克力材质,非常轻巧,洗澡的时候打开,水花基本不外溅。最里面的角落还有一根很旧的排水管,用不锈钢包着,视觉上非常美观。
装修有时别被表面所蒙蔽,
没有什么烂户型,是好设计改变不了的,
谁知道当下的「奇葩户型」,
会不会就是你家未来最动人的角落呢?
微信ID:TrendsZaijia006
微信ID:TrendsZaijia010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编辑/Cimon 图片/屋主张超提供
图片版权归屋主所有,严禁盗图,违者必究!
南方最野的晚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