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窗帘浮动 阳光肆意 家也有了新的色彩!

美迪装饰官方店

2023-12-02

窗帘」一定是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家装,随着审美的发展,它已从单纯的隔光隔热变成了功能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室内装饰品。

现代的窗帘作为“布装饰”在家居中独具魅力,不仅赋予家居独特的风格,还能够对空间和光线进行规划,让房间保持连续性和流通性,形成一个隔而不断、阳光肆意的家。

                                             

那么窗帘有怎样的变迁史,现在又有哪些流行趋势呢?本期,小迪就带大家来看看窗帘有哪些淘汰的设计和新设计吧!

窗幔VS窗帘盒

窗幔就是窗户上方用布做的一个幔子,它是窗饰的一种,主要起到装饰美化窗帘和遮挡光线的作用。

追溯窗幔的设计,来源于欧洲古堡大窗户前的窗帘设计,大气的窗幔与丰富的装饰细节,和古典的欧式风格相得益彰。

但传入国内后,汉化的窗幔追求极度繁复,各种流苏、珠子配上层层叠叠的窗幔,在低层高的家中气场不搭,不仅压抑还显得风格不伦不类

同时,窗幔性价比也不高,繁杂的设计由于费料,价格也因此相对较高。

在现在我们对装修需求的基础下,窗帘盒讨巧地代替窗幔进行一个隐蔽帘头的作用,美观的遮挡暴露在外的轨道,轻巧又隐秘。

但需要注意的是,窗帘盒需要预留足够的宽度和深度。如果太窄,拆卸窗帘就会比较麻烦;如果太浅,就会露出帘头,整体质感大打折扣。

单轨窗帘盒宽度最好留10-12cm,双轨窗帘宽度留12-15cm,深度统一在20cm左右就好。

 

爪钩VS滑轨VS罗马环

窗帘有多种悬挂方式,挂钩、滑轨、罗马环是最常规的方式,不同的挂法能够营造出不同的褶皱和使用感。

挂钩式窗帘在你的心中是不是时代的眼泪了?以前窗帘都是手动一个一个串好挂上。

挂钩式窗帘是自己确定褶的大小,用挂钩将窗帘串起来,但力度掌握不好时容易穿破窗帘,另外老化之后塑料挂钩承重能力下降,金属挂钩则容易生锈弄脏窗帘。因此传统的挂钩窗帘使用越来越少。

滑轨是现在最常见的安装方式,在顶部采用滑轮连接窗帘和杆的轨道,一般隐藏在窗帘盒里,具有很高的美观度。

轨道的形状可以多变,遇到有拐角的窗户可以随意弯曲,并且开拉流畅,不易卡顿。材质有纳米轨道,铝合金轨道等。

罗马杆是挂窗帘的横杆,水平固定在窗户上方,杆上套圆环,圆环链接窗帘和杆。罗马杆最大的优势就是本身具有装饰作用,款式多样,可以和风格融为一体。因此,一直是窗帘中的常青树。

现在市面上的罗马杆大部分是铝合金材质的,经加工做成不同颜色花纹,罗马杆两端的造型也是五花八门。可以根据家里的风格和个人喜好选择,挑选空间很大。

手动VS电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早上睡意朦胧的时候还要强撑着眼皮去拉开窗帘?又或者因为房间大、窗帘厚重,费好大力气才能拉上?

如果你有上述麻烦,电动智能窗帘能为你排忧解难。

它拥有普通窗帘的所有功能外,还可以让窗帘自动开合、缓起缓停等。无线遥控和手机APP都可以在全家任何一个地方控制,甚至远程控制。

并且可以和家里的智能家居如智能音箱、LED灯、智能锁等形成丰富的联动场景,让生活更加便捷。

智能窗帘不仅可以手动设置开帘时间,还能配合光线传感器,可以根据地理定位和当地日出日落的时间,智能开合窗帘。

当然一定有小伙伴会问,电动窗帘会不会很吵?答案是不仅没有,还比普通的窗帘噪音要小很多,它是采用齿轮皮带、静音走珠,噪音很小,可给你居家生活带来完美的静音享受。

化学遮光VS物理遮光

一般说到装窗帘,除了窗帘样式的美观程度,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就是遮光度了。合适的遮光度,能让人们免受阳光的侵扰,好眠睡到自然醒。

遮光窗帘通常分为两种,化学遮光帘和物理遮光帘。过去较为常见的是化学遮光窗帘,材料一般为金属涂层遮阳布,一般是对窗帘面料进行镀银、镀铝等涂刷。

但化学涂层也存在大量中低端产品,不仅价格不便宜,还是有害物质的吸附器。

因为不具备高密度的工艺,通过把碎布碾碎,然后再通过胶水使其粘在一起,以达到高密度的遮光效果。涂层在使用过程中,里面所含的过量甲醛在阳光下发生分解,释放出有害物质,损坏人体呼吸道和肺部。

不难明白,布料的厚度越厚,它的遮光率也就越高。而物理遮光是依靠窗帘布料的厚度完成,通常选择本身纱支细密,非常厚实的面料,采用两层甚至两层以上。

为达到高遮光率,窗帘内还会加入辅助遮光的布料。最常见的是黑丝或白丝夹层,不仅能有效增加窗帘的遮光能力,还环保健康。

 

当然,两层窗帘也是不错的选择,厚布帘满足遮光度,白纱帘既能保护隐私,又能为你带来最温暖的阳光。

补充

1、辅料配件不是越多越好看;根据实际用途和装修风格选择窗幔花边等。

2、褶皱不是越多越好看,1.8-2倍褶皱性价比最高,立体感强还好看。记住这个公式:窗帘宽度=窗户/墙面宽度*2+30cm,就能轻松计算出窗帘所需的面料尺寸。

3、遮光度不是越高越好,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选择不同遮光度。客厅强调足够的自然光线,一般在40%-60%左右。卧室为满足睡眠功能,60%-85%是最好的选择,对光线敏感的失眠患者可考虑85%以上的遮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