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让你的米饭更美味,推荐几款超级好用的电饭煲

汽车销售邹聪

2024-01-23

现在市场上的电饭煲玲琅满目,品牌类型众多,电商平台搜索下来满屏的商品,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选择,

而且不同的电饭煲之间的价格也差距很大,从百元跨度到几千元,甚至是上万元的电饭煲都有;

电饭煲的价格价格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一、电饭煲外观材质及功能设置

外观材质,通常是说电饭煲的主体外壳,低价电饭煲的外壳多为塑料材质;

而大部分中高端电饭煲为金属或者金属拉丝材质;

而一些千元以上的电饭煲的机身材质漂亮的像礼品一样,质感光滑细腻,色调低调沉稳,放在厨房都可以成为家装的一部分,而且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妥妥地高品质;

电饭煲烹饪过程需高温加热,塑料外壳防烫效果不明显,而金属外壳则可以更好隔热防烫。

功能设置:

功能设置的多少往往和价格成正比,功能越多,价格也越高;

老式电饭煲的功能往往只有煮饭键,大多数智能电饭煲会配备预约、快煮饭、煲粥、煲仔饭等特色功能;

柴火饭也是中高端电饭煲的标配;还有一些为特定人群设计的功能,比如低糖饭、婴儿饭等等;

二、加热方式不同

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底盘加热和IH电磁加热。

底盘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就跟我们炒菜具有异曲同工之用,就是热量通过锅底中心不断传递到锅壁,

从而达到整体加热效果。这样的做法具有加热不均匀的弊端,煮出来的饭底部往往会比顶部更加柔软、好吃。

它的加热原理是电阻发热,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体的热效应,对物料进行电加热的方法。

电阻加热应用于从加热熔融金属到加热食物的方方面面,它利用电流流过导体的焦耳效应产生的热能对物体进行的电加热。

底盘加热更不容易控制温度,属于局部加热,使得米饭受热不均匀,底盘加热能够控制锅中米饭的翻滚和对流,但强度较小。

目前大多数电饭煲的加热方式还是底盘加热

IH电磁加热是一种新型的电能利用方式,IH的全称是induction heat。

它是使内胆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95%,利用电磁使内胆自身发热,减少了热传递的环节,从而减少能量损耗,也更节省能源。

因为是内胆自身发热,米饭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充分,它可以让内胆腔体形成环绕立体的加热空间,让食材可以更高效、更均匀的受热。

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使内胆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

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IH加热优点:节省能源,升温迅速,食物受热均匀,能够精准控温,做出来的米饭口感软糯,立体饱满,基本上不会出现夹生饭的情况。

IH加热技术还有升级款,即立体IH加热,立体IH加热技术是用来导热的电磁线圈不仅仅分布在内胆的底部,

而是会缠绕至内胆的中间部位甚至是顶部,让整个内胆受热面积进一步增加,内胆受热更加均匀,米饭煮出来更加香甜可口;

立体IH加热,简单来说就是增加了电磁线圈缠绕的范围和密度,不仅电饭煲底部,电饭煲周围甚至顶盖都添加了电磁线圈,从而实现了全方位IH加热,受热更加均匀,米饭口感进一步提升。

立体IH加热更优于IH电磁加热技术;

三、内胆的区别

内胆是电饭煲的核心部件,一锅米饭好不好吃,和内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目前市场上关于内胆的叫法众多,但主要是从外形设计,内胆涂层处理工艺,以及内胆材料来看。

目前市场上主打的还是多层复合材料为主,在选择内胆时注意看是否有相关认证之类的,这样的内胆材料更安全,

想要米饭口感更好,或者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优先选厚釜/球釜/本釜内胆,这些内胆相比传统内胆,米饭的口感确实提升了一个档次。

1、内胆外形设计

目前内胆的外形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直壁型内胆,一种是弧形或球形内胆

直壁型内胆是电饭煲问世以来就陪伴的伙伴,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这种内胆在设计上也不断的优化升级,

部分厂家会将内胆升级为稍带弧形,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与发热盘接触,扩大加热面积,从而更全面的导热,使锅内的食材能够得到充分的热量,从而煮出来的米饭口感也会有所提升。

球形内胆,就是现在市场上商家热推的球釜/本釜/厚釜,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球釜内胆,顾名思义,是内胆像球体一样,是相对于传统的普通直壁内胆而言的,它是2013年由苏泊尔提出并注册商标的,

它的优势是底部呈62℃黄金双对流角,配合户型发热盘,弧面立体加热,加大食物的受热面积。电饭煲通过蒸汽盖向锅内持续喷射高温蒸汽,

从而实现顶部高温蒸汽与底部的大火力同步加热,也是62℃让食物回流,同时形成强对流,沸腾更加迅速,这样锅内形成环流大沸腾。

这种锅体做出来的米饭,比普通直壁内胆膨胀的更大,一粒米饭可以膨胀到1.62倍,令米饭原香分子完全释放,

口感更香甜软糯,让每一颗米粒都能喝饱水分,煮出来的米粒自然立体饱满。米饭三大提升:更透芯、更膨松、更香甜。

球釜内胆的弧形设计也使得它的厚度会比普通内胆的厚度更厚,耐用性更强。由于对工艺要求高,制造成本大,球釜内胆的价格相对也贵。

本釜,是指内胆采用宽口径浅底的容器,与传统的直壁型内胆形成对比,底部是超大弧底,加热的距离缩短了6%,

顶部形成匀热角,让底部的大火力实现直接更快速的蓄煮,煮饭时沸腾面积加大30%,沸腾更加均匀,让米粒更透芯,更香甜,

结合底部夹角形成满锅沸腾角,可以真正实现满锅沸腾,让每一粒米在内胆翻腾跳跃几百次,均匀受热吸足水分,更好地释放米粒中的营养。

厚釜,一般来讲,内胆厚度要达到3-4mm才能叫“厚釜”。厚釜通常指的内胆的底部及内壁采用的是较厚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因为食物是通过内胆传递热量的,

在一定条件下,它所传递出的热量和它的传热面积是成正比的,也就是内胆传热的效果和内胆的厚度是成正比的,只有它的厚度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满足食物需要的热量。

铜晶厚釜内胆涂层含铜,导热效果好,内胆内层为合金,内胆不能是全铜的,全铜的话达不到食品级标准。

铜晶内胆:铜内胆的构造从里到外,氟化碳树脂涂层、黄金麦饭石型涂层、Primer涂层、铝、不锈钢、铜、臭、黄金、外部涂层。是金与铜完美结合健康更快捷、杀菌又抑菌健康有保障。长时间使用,无划伤、五磨损,易清洗,不糊底。

丸釜指的是内部是铜涂层,外部是银涂层,材料更加高级

蜂窝内胆,指内胆的热效纹路设计为蜂窝状排列,这种设计能让热对流更充分,比传统平面内胆更能提高能效。

黑晶内胆,采用2mm厚度的合金铝材,并采用航天科技氧化工艺,不但使强度更高,耐磨性不粘性也大大提高 ,将陶瓷成熟技术应用于电饭煲内胆上,

使传统的化学表面处理工艺转向“天然”表面处理,这种纯天然无机物,完全避免了涂料和金属内胆,在煮饭过程中长时间的二次污染。

2、内胆的涂层工艺处理

电饭煲内胆涂层工艺处理,有多种材料,也有多种用途,但不外乎这种功能:耐磨、导热、不粘、储热、抗氧化、耐高温;

有的不粘涂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使内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材料脱落的情况,有助于防止粘锅的可能,清洗也很方便;

大部分的不粘涂层都具有良好的抗粘性和抗氧化以及耐高温,除了提升内胆的使用性能,也能更好的延长内胆的使用寿命。

大部分防粘涂层材料都由氟聚合物或其混合物制作,最普遍的是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

PTFE的理化性质稳定,抗粘性和抗氧化能力良好,但容易被刮花,日常使用应避免硬物撞击。PFA的特性与PTFE大体相似。

有研究指出,PTFE在超过350℃的高温环境下会释放出有毒气体,而PFA最好在260℃以下的环境下使用。

一般电饭煲煲饭时很难达到260℃,消费者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

个人建议:买电饭煲时一定要买不粘涂层的,因为不粘涂层不仅煮出来的米饭好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洗太方便了!

以前的电饭煲煮饭,不仅饭会粘锅,会残留很多在锅壁上造成浪费,而且清洗时还要先用水泡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清洗干净,

而现在用的不粘涂层的内胆,盛饭盛的很干净,清洗时用水清洗一遍就可以清洗干净,对于家庭主妇来讲,这个功能真的是太省心了!

3、内胆材质

铝制内胆

由于铝制品优良的导热性能,铝制品是非常适合煮饭的材料,而且由于价格低廉,大部分中低档电饭煲,会采用传统的铝制内胆或者铝合金内胆;

由于铝材表面容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不再被氧化,所以都“不易生锈”,但是在实际烹饪过程中,食物的酸、碱物质会破坏该氧化层,加上锅体的反复清洗,刮花氧化层,会造成铝质层直接接触食物的可能;

现在市面上一般采用厚度在1.2毫米以下的合金铝制内胆,表面有的会采用普通的不粘涂层,这种内胆刚开始使用时不会粘锅,效果很好,长期使用后,内胆的不粘涂层在清洗后很容易脱落,脱落的涂层和涂层脱落后会导致铝直接接触食物,长期使用,会对人体有一定伤害

目前市场上直接使用铝制内胆的很少,就算是铝制内胆,也会添加不粘涂层,但也存在安全风险,建议选购电饭煲时,尽量避开铝制内胆,少选或者不要选择用铝制的锅具和厨具。

不锈钢内胆

不锈钢内胆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方面也非常优秀,而且没有涂层脱落的烦恼,但是缺点就是容易粘锅,清洗起来有些麻烦。另外购买的时候也需要留意是否属于304食用级别不锈钢。

304食品级不锈钢和不锈钢的主要区别在于: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常见的一种材质,含有18%以上的铬,以及8%以上的镍,所以业内也叫18/8不锈钢。

食品级304不锈钢和普通的304不锈钢相比,它的元素含量指标更加严格,例如:国际上基本上对304不锈钢的定义是主要含铬18%-20%镍8%-10%,但食品级304不锈钢则是含Cr(铬)18%和Ni(镍)8%,允许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且限制各种重金属的含量。换句话来说,就是304不锈钢不一定就是食品级304不锈钢。

简而言之,就是304食品级不锈钢接触食物的所含的对人体的有害元素必须低于国家标准的范围。

有些厂家使用的国内 201 不锈钢在使用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有害物质,

不符合国家关于不锈钢餐厨具用具的标准,如果看到价格便宜的不锈钢内胆电煮锅,要慎重选择。

复合多层材料内胆

复合多层材料内胆也是众多中高档电饭煲主打,它是由多种材料加工而成,分为:

a、外铝内钢两层:这种是利用铝制外层快速导热,内表面则是钢(不锈钢),既满足铝制层不直接接触食物,又能利用铝的快速导热性能;

b、外钢内铝两层:这种类型和上面的其实是异曲同工,同样利用铝快速导热,同时作为内表面的铝制层,升温更快,同时,内胆铝质层因为不能接触食物,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一般采用不粘涂层工艺;

c、钢铝钢三层:内表层和外表层均为不锈钢,中间层为铝夹层,可以快速升温,也避免铝制层直接接触食物,所以内胆表面也不需要做保护处理;

d、另外还有纯铜,也有加入空心层使得IH方式对内层加热减少热量向外部流失,以及在外部涂层加陶瓷微球或玻璃微球进行隔热等等,这种类型基本在高端的电饭煲产品使用。

而目前的主流的电饭煲内胆多以铁质作为热源载体,外加铝、炭、搪瓷等材料复合加工,辅以化学不粘涂层、陶瓷层等表面处理工艺,实际表现各有所长。

选购时还要注意,同价位的产品,优先考虑内胆较厚的型号,厚内胆加热相对更均匀。

小结:

厚釜/球釜/本釜内胆优于传统直壁内胆;

多层复合材料优于不锈钢,但这里也要看复合材料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 以及是否有相关认证;

不锈钢内胆优于单纯铝制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