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主卧
厨房
户型解析
书房

100平小二居,打造两位教授和一万本书的自在生活

积木家西安旗舰店
关注
户型
二居
风格
日式风
面积
100㎡
位置
安康市
方式
全包
预算
8万
户型解析

有人说,设计师是造境的职业,好比导演。如果说本案是天马写下的一首乐府诗,那“诗眼”便是“自在”二字。做有温度的设计,就是让家的样貌,切合真实的生活需求。

改造后,书房斜墙变身阶梯储物柜,还空间以规整;增加入户玄关这点睛一笔,便同时拥有了可容得下一家人欢聚共享的大厨房;餐桌还能变身临时中岛,外头容纳茶水吧兼餐边柜绰绰有余;主次卫均做了干湿分离,清爽漂亮;分区域集中收纳,让家看上去更加舒适自然;次卧和客厅间的墙上开出了一扇窗,使空间变得更为开阔和明亮。

客厅

大门一开,入户的玄关柜便映入眼帘。这玄关是借了原先餐厅的地界,凭空添的。 原先大大小小散落的杂物如今被收进这一方天地。右边的两门鞋柜能收下100双鞋,打开还有全身镜可供出门前整理仪容着装。另一边藏露结合的柜体方便随时拿取,上下柜加抽屉的设计更是实用担当。进门放-挂-换-收、出门照-换-收-拿的一体化场景,妥妥满足一家人的日常所需。

星星点点的木质挂衣钩装点了墙面,也非常实用。下方的换鞋凳和离地20公分的玄关柜,方便鞋子直接取放,预先解决了“进门一地鞋”的家居乱象。

南北通透的格局实属难得,我们便在门厅与厨房间的墙上开了一扇“窄窗”。长虹玻璃的使用让北面厨房的光线能自由流过,即使白天不开灯也能亮堂堂的。

大部分人家,最常使用客厅的往往还是“家人”,而非“客人”。极早认清这一点并正视自己的需求,对空间的使用来说,意义非凡。 两位教授上万本藏书的家中,客厅作为“大书房”的存在,自然选择了顶天立地的大书架+超长书桌的格局。 谁规定客厅就一定是“电视+沙发”的标配?站在大书架前,这种视觉震撼一定教人终身难忘。

有前房之鉴在,想要将上万本藏书的规整起来并不难,可若要让这间“大书房”兼具休息、藏书、写字、沙龙、泼墨,还要方便收拾,布局就格外关键。

书桌不必中规中矩地贴墙,而是摆在房间前后最容易走动的位置。自由的活动空间最大程度地给予了居住者放松与舒适。其实,并非什么空间都要有特定的所在或以特定形式的存在,这些外在的桎梏,都大不过自己的需求。

餐厅

茶水吧和玄关柜靠背而立,穿过茶水吧便能进入厨房。 因为新成员——蓝白英短的存在,再加上老师要每天都要下厨,还是做了移门来隔绝馋猫和油烟。

茶水吧的上下柜是厨房溢出物品的集中收纳区, 咖啡机、厨师机等小家电都被收在这里。 若是考虑长远,还可让电工师傅用6m?的线方便后期带大功率电器,也可添置净水机和线管机,冷热水、温水直饮取代热水壶的设计一定十分便捷。

厨房

厨房与餐厅被容纳进了一起,形成20㎡的超大空间。不管是女主人愉快哼唱自在烹调,或者呼朋友引学生一起下厨,都绰绰有余。洗-切-炒一体的操作台面自然顺畅,蒸箱、净水、洗碗机等电器的存在解放了餐前餐后的大量时间,在垃圾分类的大趋势里用上厨余垃圾处理器更是方便至极。

人少的时候,餐桌还是餐桌,人多的时候,它就可以是一个备用中岛和操作台了。这是一张有点年纪的老餐桌了,陪伴教授多年,充满回忆。舍不得换,便保留了下来,看着与整个空间搭配得也算和谐。

一体化的橱柜收纳让厨房整洁有序。预留好冰箱和其他电器的空间,便可减少空间上为了摆放东西而导致的视觉感受不平整,同时增加了空间的开阔感。冰箱旁的位置利用零散空间做了立体抽拉式收纳的拉篮柜,将来若是换冰箱,也能灵活调节。

主卧

书房

推开书房的大门,便能感受到“清风任来去”般的的自由。外在天光与内部光影相互流传交织的动人情景迎面而来。

1.2米宽的榻榻米占据了整个房间景观、采光的最佳地点。内藏升降桌设计,调整到合适高度便可随时解锁打坐、喝茶、聊天、听音乐、弹古琴等多种功能。超大宽度加连通飘窗的设计,让这里逢年过节家中来人时,也能随时变身客卧。

场景化设计下的各角落灯光也经过了充分的预想和设计,走到哪开到哪,有需求才有灯光。不仅实用指数直线上升,空间也因之产生了明暗层次。打坐或听音乐时,白墙书架下的灯带以柔和的反射光给空间以安宁感;不论是喝茶聊天还是闲坐看书,墙上的壁灯或上方的筒灯都可营造茶室的安静之感;若是工作场景,也无惧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