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30余年老屋里生活多年,屋主常年面对年久失修、不敷使用情形,不免地想要大刀阔斧、重整一切,但飞来一笔「留下地砖」的念头,成了这片复古家景的起点,在不动隔间条件下,设计师灵巧整合夫妻俩爱泡咖啡店的休闲乐趣,重新以「文青咖啡屋」构架家的风景。
•希望保留旧地砖与窗花,并转化为新设计风格 •盼能不动格局条件下,纳入符合现代生活的机能 •维持原三房配置,分别作为主卧、客房与收纳间使用
阳台以L字包裹着两侧立面,援引了厅区双面丰盈采光,映亮绿白地坪。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妻的家,将地砖作为穿引古今要角,走缓了时光,也推进了家的想望,相佐在百搭的灰墙与木料之中,在复古基础上演绎着当代新意。
当沙发与电视对调后,木质平台依着转折置入窗边卧榻,延展了更高收纳容量,也拓展沙发之外的坐席,即使是小宅,也能邀请三五好友来访作客。
融合餐桌与工作区机能,错落木格柜摊开厅区端景,以跳跃视觉表现,呼应地砖交错色彩,柜体交织在开放与封闭之间,融入展示与收纳需求,使两人文书工具物品与小家电有了恰好的容身之所。
桦木流动纹理横向展阔了书墙比例,掩盖突兀电箱,随着木桌垂直推开两人谈天时光,构成一幅属于咖啡店的惬意框景。
朗净光线穿梭而入,不见突兀瓦斯桶与外露管线、少了锅碗厨具散落的无序陈列,烤漆玻璃平台取代老式磁砖炉灶,与一字体厨具拉开L型开阔备餐台面。
抬头一望,藉由置顶假柜设计将紊乱管线收于无形,冷灰烤漆面铺展出轻松打理的烹饪平台,连带与铁道砖延续了中性色调,彰显出木纹厨具温润色度。
梁柱依循XYZ轴方向落下窒碍格局,阻滞在家具尺度与采光之间,形成拘束动线关系,于是设计师沿着梁柱划开步入式更衣间,搭配灵活拉帘抚平畸零空间感,同时遮挡住凌乱衣物。
同步降下局部天花,以斜角轴面过渡压梁缺陷,而木质床板接续铺展,并于窗面选配风琴帘,确保靠窗的床头方位不受晨光影响睡眠,伴随着清透舒心的蓝绿漆色,将日系透明感移植入内。
由于海口的特殊天气容易潮湿,导致过去只做半套的防水出现严重龟裂痕迹,因此特别加强了整体防水工序,并以磨石砖+蜂巢砖延续灰绿基础色调,在斑斑石子与釉面砖内敛变化色泽下,衬托了老式通风窗,以十字花压花玻璃将老时光风韵一传再传。
即便坪数有限,也能挥别过去湿漉漉的淋浴经验,挡水条划开湿区分界,并采取轻巧的壁挂式层架取代厚重浴柜,运用减法理念布局小而巧的沐浴场景。
在新旧混搭基底下,家具同步自地砖颜色延伸,着墨于色彩兼容性之外,亦从形体与材质着手,透过利落线条找寻复古与现代之间交会的所在,定调个性主张;此外,家具一率挑选「不落地」造型,确保扫地机器人通行无阻。
对谈之初,男主人即明确指出不动格局之诉求,因此在权衡人员数与收纳需求后,特别将一房归纳为储藏室,使季节性大型物件有了专属归所,亦细心针对行李箱,特别安排落地无踢脚的柜体,让屋主能够流畅推进柜内。
考察本案屋高仅有2.8米,为了最大化地敞开空间感,多以裸天花为主,因此客餐厅选用筒灯和吸顶灯作为照明,更善用餐厅上方管路走线路径,借收弧轮廓推开柔和间照光效。 走道则以封板天花过渡横贯屋梁,同步带入圆弧线条消弭高度落差,也因着天花手法,此处改以嵌灯补。
衍伸自老宅地砖配色,在绿白相间的色系里衬入大量浅灰色统整调性,使天地壁能够相互搭配,同步在私领域延伸出冷调蓝绿色,局部加入轻柔浅木色,烘托温馨又明亮的舒适氛围。
建材挑选: 复古花玻璃、手工蜂巢砖、铁道砖、木百叶、木作贴皮、超耐磨木地板、乳胶漆、铁件、烤漆
本案设计主轴与重点? 老东西是否能被存留下来,是有条件的。关乎物件损坏状况,往往也需回到屋主对于旧元素的重视程度,也因此在处理老屋翻新的个案时,屋主的生活方式是否能透过空间规划搭起新旧互动,成为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