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次卧
卫生间
入户玄关
方案解析
老人房
儿童房

70㎡住5口人,没有定制柜也够用!

住范儿
关注
户型
三居
风格
现代简约风
面积
70㎡
位置
北京市
方式
全包
预算
18万
软装
7万
硬装
11万
方案解析

Sherry一家共五口人,自己和丈夫、孩子、公婆、一只猫咪住在一起。其实她早前在这个小区买房,是为了能顺应老人的社交活动圈,所以在离老人旧居800米的地方,选了套一层带院的房子。 经过住范儿的精心设计后,一家人非常满意地住了两年。但是由于房子的居住面积有限,即便空间的收纳已经很极致了,开阔度上还是比较紧凑。

图注:上一套房子的户型和布局 两年后赶上隔壁楼同层同户型出售,因为是个边户,东侧客厅多出一扇窗,Sherry毫不犹豫就下手了,因为这意味着在改造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改造前户型图:

之前的居住经验,让Sherry觉得整条阳台的利用率不足,除去阳台,房子的面积仅有53m²,这次希望通过改造把阳台也充分划分到日常起居之中。 原来进门就对着儿子的房间,客厅小,五口人的日常活动有些受限,也希望通过改造优化。 改造后户型图:

改造亮点: ● 厨房和次卧间的轻体墙被去掉,做开放式餐厨一体空间; ● 将小客厅用作孩子房,边户的窗户和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 ● 将长阳台一分为二,划分进两个卧室中,形成两间“套房”; ● 全屋只用了少量的定制柜,采用无数洞洞板、置物隔板,让碎物上墙入柜; ● 全屋安装中央空调和地暖,对老人和小孩来说更温和; ● 卫生间内、外各设洗手台,防止一家人使用冲撞;

入户玄关

改造之前,进门左手边有一堵墙隔着厨房。 改造之后墙面被拆除,冰箱在此成为一面“墙”,上方设置了洞洞板,用来收纳雨伞、钥匙和地铁卡等物件,下方的宜家翻斗式鞋柜收纳鞋子更轻薄,对小户型很友好。 门上的置鞋架,在来客人时,也能收纳一些鞋子。

客厅

房子最大的变动之一,就是厨房实现了餐厨一体。 改动之前的厨房狭小又阴暗,和次卧仅隔着一面轻体墙,空间都比较局促。

这套房子的户型和19年那套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新房的客厅相比之前多了一扇窗。 在和设计师沟通后,Sherry决定把次卧移动到客厅,去掉厨房墙面并改成开放式厨房。

图注:第一套房户型

图注:这套房的户型 改后的厨房开阔明亮,中心放着的餐桌椅和料理台、灶台之间形成了一个“洄游动线”,可以穿梭自如。 Sherry夫妻俩平时下厨较少,老人有下厨习惯,但几乎不需爆炒,所以开放的空间,更符合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厨房除了用呈“L型”的深灰色橱柜来收纳物品以外,还在灶台上做了一小段白色吊柜,在另一侧放了一个很薄的大餐柜。 剩下空间就都留给了开放式收纳,这样不会因为拥挤的柜体显得空间小。

像是一些常用锅具和碗碟,就直接放在Sherry利用定制柜废料制作的隔板上。 墙角用洞洞板制作的置物架上,挂满了烹饪工具。 动手能力十足的她,还在不用的宜家ipad置物架上打洞,做了一个正好嵌在油烟机上面的挂板,用来挂铲勺。

老人习惯用的微波炉和烤箱落在洗衣机上,旁边紧挨着冰箱。拿食材、洗切、烹饪等操作都可以在这一处充分发挥。

在餐桌的侧墙上,挂了一个电视机,家人可以在用餐之余坐在这里看电视。 电视下放着一台健身单车,和一台跑步机,对于患有阿兹海默症不方便出门的爷爷来说,它就是最合适的健身器械。

次卧

主卧的面积本来只有11㎡,如果按照传统形式摆下双人床,剩下空间就会非常狭小。 因为这次想把阳台面积彻底利用,Sherry就把阳台一分为二,双人床直接安排在阳台,这样以来,原先的主卧区就成了夫妻俩的起居室。

米色的皮沙发在空间里显得轻盈、温馨,不会让人觉得拥挤。 可随时折叠的茶台作为茶几,在使用时拿出,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也不占地。

沙发上使用了轨道吊灯,Sherry觉得这样无论是改变灯的位置、还是灯罩,都更具有灵活性。

床被安排在阳台的垭口后,恰好有了更多的隐私性。 阳台天花使用了制作冷库的建材聚酯胺板,加上房子内铺设了地暖,保温措施做得很全面,完全不用担心保温问题。

对于信奉“薄储物”的夫妻俩来说,一个衣柜便能存放下所有的应季衣物。

因为板子中无法接电线,所以直接走明线挂上了吊灯。

为了使“薄储物”最大化施展,连门后的空间都设置了收纳柜,用来放一些零碎的小物件。

在主卧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竖着放置的电子琴。 因为儿子初三学业繁忙,也不太常用,Sherry就将废弃的熨衣架和电子琴用螺栓固定在了一起,使用时候打开,平时可以收起来放着,不占用空间。

作为一名茶道爱好者,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Sherry收藏的茶具。

边柜里收藏了自己喜欢的香水,边柜上还整齐地摆放着自己和先生的摩托车头盔。 空间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卫生间

卫生间空间比较狭小,所以在外做了一个外置洗手池。如果有一家人共用洗手池的情况,内外互不冲撞。

在卫生间内部,屋主Sherry用伸缩杆和浴帘分开了干湿区,墙角的小洗手池小巧但够用。 壁挂马桶不是此次套餐中的标配,屋主多花了钱选择了升级套餐里的马桶,原因是壁挂马桶可以挂得更高一些,老人使用便利,同时也不产生卫生死角。 马桶下还配了脚凳,使用起来也更舒服。

老人房

老人更需要阳光,是Sherry夫妇的一个共同认知。所以他们决定将主卧隔壁当做老人房。 因为年岁大了睡眠不好,所以就给老人各自安排了一张单人床。

为了防止猫咪钻到沙发底下,Sherry用废弃的木板在沙发下面做了遮挡。

吊扇灯相比空调,对老人更友好,不会直吹让身体经受不住冷气。 这也是这个家安装中央空调的主要原因,防止独立壁挂空调过冷。

爷爷是重度电视迷,所以卧室预留了可以放电视的空间。 等所有之前家中的东西搬过来之后,就能挂上老人喜欢的电视机。

和主卧不同的是,阳台在这里作为老两口的起居空间。 当老人想要独处时,可以在阳台、卧室各自待着,非常惬意。

小吊灯是来自Sherry的DIY作品,她将邻居不用的灯罩捡回来,自己连接开关和灯线,就完成了一件温暖的小灯。

像是老人床头灯和床尾的桌子也是自己组合零件制作的,可以说是很强悍的动手达人了。

儿童房

原先带窗的小客厅改为孩子房之后,大小刚刚好。 窗前放着的学习桌和老人房如出一辙,也是女主人Sherry自己用板材、螺丝、小轮子制作的。

窗户上的猫爬架是从老房子卸掉,在这边重新组合的,可以满足猫咪登高望远的喜好。

对面的宜家Pax薄衣柜,可以满足孩子衣物的收纳需求,开放式的格子被罩上了帘子阻挡灰尘进入。

到这里,案例已经介绍完啦,你喜欢这个改造吗? 其实之前的居住空间已经很理想了,但是整个家因为一扇小窗,又开始了一次布局上的全面革新,让居住环境更加优化。 屋主时常审视需求,追求更好生活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