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自住老房翻新重装的分享。屋主父母年纪大了不想再爬楼了,于是搬去了新购置的电梯小区房,剩下屋主一人居住。房子已经住了十几年了,正好生活中又遇到了比较大的变故,于是屋主想着翻新下房子换个环境,顺便分散下注意力。 本案装修风格是混搭风,整体布局都是按照屋主自己的喜好和觉得舒适的大方向进行的。 装修设计过程很顺利,差不多五个月就入住了,之后没多久屋主家里就迎来了一位新成员simba(猫),原本略显寂寥的独居生活变成了一人一猫的组合,日子轻松和谐。
上图是一楼概况,格局与装修前基本一致,只调整了一些小细节。 原户型屋主不是太满意,因为屋主很喜欢开放式的格局,想把书房与客厅间的墙以及厨房和餐厅间的墙都去掉打通,但无奈都是承重墙,所以只能想想,并没有实际操作。
二楼做了一些小调整,上图是改动好后的样子: 1.卫生间结构做了一些改动,移动了开门位置,增加了淋浴房的区域,马桶朝向做了改动,避免开门时直接看到马桶; 2.客厅原来有两个小储物间,把中间这一个改成了置物柜,门少一些看起来也更干净些; 3.衣帽间的开门从客厅改到了卧室内,提高了私密性的同时衣帽间的利用率也变高了,多了一面墙可以放整排柜体。
上图二楼是改动前的样子
翻新前的风格是原木加大理石,虽然用材算是考究,但如今看来难免老气过时了,屋主个人还是更喜欢翻新后清爽简单的氛围。
客厅面宽4米,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沙发加电视机柜的布置。装修时只想着把基础硬装做好,后期靠软装来布置,所以全屋公共空间基本都采用了大白墙。 客厅和房间都是通铺的浅暖灰色实木复合地板,表面的自然橡木纹还挺耐看。
客厅没有安置大茶几,只有一个圆形的边几和阳台共用。灰色的脚蹬就是用来硌脚的,有皮质拉手设计,移动起来很方便。沙发前的地毯区域很适合做运动,尤其是现下流行的体感游戏和vr游戏,朋友来家里聚会的时候,三四个人一起玩just dance也没有问题。 沙发是去逛norhor实体店的时候一眼相中的,低调的灰色和比较低矮的设计正是我喜欢的。但因为屋主入住没多久就接回了simba(猫),所以布艺沙发的归宿你们应该都懂的,如果让屋主再选一次,应该会选科技布面料或者天鹅绒材质的布艺沙发。
沙发后方只放了一副拼图,是屋主的挚友拼好裱起来送我的礼物,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次装修完放在了客厅醒目的位置。
电视柜正对沙发位,黑色高脚橡木柜子,下面方便扫地机器人清扫,上面放了一个65寸的电视,如果电视不准备上墙,一定要注意一下支脚的宽度尺寸,超过电视柜深度就不能放了。 屋主本来想买70寸的电视的,但无奈电视柜放不下,所以只能作罢。 另外,现在很流行客厅无电视化,我觉得这点无需盲从,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比如屋主就是一个重度电视需求者,看剧、综艺,打游戏是屋主主要的休闲方式,所以客厅电视很重要。 同时目前电视的亮度,色彩等方面还是要优于家用投影设备,所以没有上投影仪,但后方的白墙位会保留着,未来有升级需求也不会慌。 图4的橘色水泥挂钟颜色很好看,感觉有一轮暖暖的小太阳挂在上面,也有很好的提亮效果。
沙发边的黄铜酒柜除了存储酒水之外,也承担了零食柜的功能,储物能力还不错。 原本是想选和电视柜一个套系的黑色斗柜的,但考虑到过多的黑色家具可能会带来沉闷感,最后还是决定用这款金色柜子来做提亮。 这里提醒一点,金属柜面会比较嫩,很容易产生划痕和磕碰的凹陷,平时放东西的时候要记得轻拿轻放。
由于入户门正对楼梯,没有刻意去做隔断设计,避免产生压抑感。所以严格来说本案是没有玄关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采用了开放式玄关设计。
进门右侧是一个做到顶的定制鞋柜,上下空间放一个人的鞋子目前是足够了。 右侧两格则用来放一些诸如雨伞、工具箱之类的杂物。中间的开放格一侧没有做封闭设计,这样进门的时候视线纵深感会更强一些。
鞋柜下方留了一个插座放扫地机器人,虽然目前的扫地机器人说明书上都会要求左右预留空间,但实测这样放置并不会影响机器人的归位和使用。 扫地机放这个位置,日常居家就不太显眼了,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楼梯保留了房屋原有的水泥结构,台阶部分打了龙骨后装上了红橡木实木台阶。台阶木板事先喷涂了与地板颜色接近的暖灰色木漆,表面依旧可以看到自然木纹。 扶手用了简单的长条原木嵌防爆玻璃,玻璃与台阶做了开槽嵌入,增加了稳固性。 楼梯下方做了定制柜,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小单柜,右边则是两个大平抽和和一个对开门,置物能力还不错,也分担了一些客厅杂物的储存需求。
实木楼梯的脚感非常舒适,赤脚走也不打滑,但与石材楼梯相比,耐磨和硬度会差些,所以搬重物或者家具的时候注意不要磕碰了。
楼梯转角踏步格这里本来想养一株植物的,但考虑到这位置自然光照不太理想,就决定不摧残小生命了。最后放了自己喜欢的米奇雕像,上下楼的时候都有米奇向你致礼,似乎心情会好一些~
餐厅面积偏小是这套房子比较大的缺憾,餐厅毗邻楼梯和厨房,因为房型结构无法敲墙打通连接厨房,所以屋主开放式厨房梦碎。后期布置的时候只能往小而温馨的方向走。 选了一张1.4m的长方桌,一头靠墙摆放,两张餐椅加一张长凳,让空间看起来有些变化。顶部吊顶后无主灯设计,没有安装餐厅吊灯,而是用了四个筒灯打亮,实测亮度足够。后期屋主自己又加了一个工业风的夹子灯,晚上一开,氛围感提升不少。
桌椅依旧选择了黑色橡木材质的,冬天放上羊毛坐垫,夏天放上亚麻座垫,能改善一下坐感。
餐边柜长度1.8m,胡桃色橡木实木材质,刚好撑满一面墙。且高度在1.7m出头,不会太高造成压迫感,顶部也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欢的装饰品。餐边柜刚入住的时候是没有的,入手之后才发现确实不错,平时使用频率较少的小厨电都可以收纳起来,也增加了餐厅区域的烟火气。
厨房面积7平方不到,面积不大但好在方正。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做了U形台面设计,左边水槽,中间操作台,右边灶台。 从左到右,洗、切、烧动线清晰,对于爱烧菜的屋主来说用起来还挺方便。
厨房用了灰色地砖,白色墙面,搭配浅水泥灰的橱柜面板,色彩搭配上没什么新意,但却也不容易看腻。尤其厨房面积不大的话,白色墙面还是会更显清爽些。 过道留空90cm,实测两个人同时操作没什么问题。高低台面设计我觉得而有用,如果再装修一次,高区台面还能再高一些,洗菜切菜脖子不容易累。 冰箱在能放得下的前提下尽量选大的,尤其冷冻区要大,平时可以多囤一些肉啊,鱼虾之类的,这样遇到疫情突然封闭,心里也能有些底气。
橱柜的侧面是按照屋主自己的喜好设计的,石英石台面直接延伸到了侧面,而不是用传统的柜体面,看起来会更大气一些。
电饭煲,微波炉,咖啡机,煮蛋机是常驻在厨房的小家电,因为利用率最高,就一直放在台面上。其他小厨电平时收纳在餐边柜里,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洗碗机、蒸烤箱以及垃圾处理器都在台面下方,提升幸福感明显,尤其是洗碗机,喜欢做饭或者做烘焙的请一定要买,用了就离不开了~ 小厨房冰箱侧面的空间也可以利用起来,磁吸的调料架和抽纸盒很实用,夹缝柜也能放不少东西,淘宝上能找到各种尺寸的夹缝柜 ,屋主找了一个和台面刚好齐平的,这样也更美观一些。
阳台封窗后纳入了客厅的区域,虽然两边有墙不能敲掉,但视觉上还是大大拓展了客厅的空间。沿着阳台窗户做了一圈纱帘,没有装厚实的遮光帘,保证部分隐私的情况下也能带来柔和光线。 阳台地面刚装修好时是铺了瓷砖的,后来想要更温暖的感觉,于是自己买了地毯裁了合适的尺寸铺上,视觉上一下子就柔和了起来。
因为这个阳台没有晾晒需求,所以按照屋主的喜好做了纯休闲的布局。 一边安置了吧台桌和高脚凳,外加一块软木板装饰自己喜欢的照片和明信片。白天可以在这里用笔记本办公或者看看书,晚上灯光氛围一换,就很适合小酌一杯。
休闲阳台中间放了一个隐形书架,堆了一些想看又没时间看的杂书,水泥漆圆形小茶几起到了随手置物的功能,有需要时也能搬到客厅大沙发前。 绿色单人丝绒沙发我还挺喜欢的,容易打理也不怕猫抓,屋主平时会在这里喝喝茶,同时刷刷手机。
阳台的另一边做了一个置物柜,台面用了人造石英石,不怕长时间日晒。水管的部分用麻绳包裹,也能给猫一展身手。 边上的白色机器是新风机,我是24小时开着的,给客厅进风换气用,所以阳台的窗户日常不用打开,家里灰尘也少了很多,同时也能保证屋内的空气质量。
书房背景墙用了灰蓝色的墙面漆,其他三面是大白墙。因为不喜欢面壁玩电脑的感觉,所以书桌没有按照一般的传统对墙摆放,而是放在了屋子中间的位置。
书桌选了ikea的转角款,一个人使用空间很宽裕,蓝色桌面也和背景墙也有一定的呼应。 人体工学椅背后放了两个黄杨木书柜,一个宽柜搭配一个窄柜并排摆放,容量还挺大的。 里外两层都塞满了书,现在看书的机会虽然很少,但书房少了书柜总觉得不对味。 书柜顶上放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小物件,学生时代的录音机,喜欢的车模,还有一些旅游纪念品等。
书房的另一边放了一张按摩椅还有一个猫爬架,平时我在书桌上工作的时候,simba就会在猫爬架上睡觉,一人一猫相安无事。 顺便提一句,按摩椅真是好东西,累得时候按一下很解乏,个人用下来并不会吃灰,虽然同样占地方,但感觉比跑步机要值得入手一些。
这套房型有一个8平米左右的露台,入口正对书房门的位置,过道这里放了猫食盆和水盆等,simba吃饭的时候也能保有一点隐私感。
很多植物要养好只能露养,比如屋主在露台一角种了一颗红枫树,把2.6m高的它从花鸟市场弄回来真的挺不容易的。所幸效果很满意,春秋两季是鲜红色的,夏天叶片转为绿色,给家里增添了很多生气。
洗衣房位于通往露台的过道上,大约4平米的样子,除了洗衣机和烘干机之外,燃气热水器也安装在这里,里面还收纳了吸尘器和拖地机等清洁工具,门背后扫把等清洁小工具用免打孔夹上墙。 洗衣房采用了类似厨房的柜体结合石英石台面的设计,我是在定制厨房橱柜的时候一起定制的,实测用起来还挺方便。台面上可以折叠衣物,也可以在上面熨衣服。转角处设置了一个水槽,方便洗洗抹布,或者手洗一些特殊材质的衣物。
关于洗衣机和烘干机的摆放,当初其实也考虑过上下叠放,但又担心在狭小的空间内造成压迫感,于是权衡再三最后还是采用了左右并排摆放的方式。两台机器中间设计了一个小柜子,里面放的是洗衣液,消毒液等,拿取很方便。 提醒一下并排放的时候要注意机器的开门方向,要一左一右才方便,人在中间挪动衣物的时候就不会费力了。 台面上方装了一个小吊柜做收纳,一边装了一个浴巾架充当临时衣物的悬挂处。因为玄关没有悬挂衣服的地方,所以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洗衣房换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换上居家服,虽然要走几步路,但总体动线还算流畅。
二楼客厅空间不小,感觉这块区域的面积还是有点浪费,楼梯扶手的拐角位置本来就很难利用,本来考虑放个斗柜之类的,后来发现家里不缺收纳空间,最后从网上找了一个1m长的小沙发,放在这里刚好合适,还增添了一丝烟火气。 平时我坐在这里的机会比较少,反而simba很喜欢这个小沙发,常常会坐在上面看窗外发呆。 另外,总感觉四周大面积的白墙有些单调,所以最近在研究墙画,考虑自己diy绘制一下,当然也有可能会买现成的柜体和装饰画布置,搞定了之后再来更新吧。
原来上图这个位置是一个带门的小储藏室,现在做成了柜体,中间开放格的背板没有做到底,实际上柜子里面还挺深,家里所有的纸巾囤货和洗漱用品囤货都在这里面,收纳能力max。 开放格放了狮子王simba的雕像,外加很多人都有的Marshall音箱,但其实音箱在这个位置使用频率很低,装饰意义会更大一些。
二楼的主卫面积大约是11平米,是屋主平时使用的主力卫生间,洗漱一般都在这里完成。 翻新前家里用的是以前很流行的一体式按摩浴缸,还带冲淋水柱按摩,结果那么多年下来也没有用过几次,现在市面上已经基本看不到这样的产品了。
主卫有两扇窗户,采光很好,因为面积够用,所以既做了淋浴房又放了浴缸。缺点是两扇窗之间有两个巨大的排水管,包封后比较明显。墙面砖和地面砖都选了哑光灰色,实际效果并不压抑。 图中的屏风是用来遮挡猫砂盆了,选了1m高的矮款,这样泡澡的时候既看不见猫砂盆也看不到另一头的马桶了。
泡澡区域是屋主很爱的家居角落,选了复古风格的铸铁猫脚浴缸,白色缸体和银色猫脚,搭配了墙出水复古龙头花洒。白色浴缸和灰色瓷砖还是很搭的,当然喜欢大胆配色的也可以选择红色,黑色的铸铁浴缸,应该也很好看。浴缸后面是ixxi的挂画,大幅挂画我只用了一小半,另外一大半在客厅的走廊里。 浴缸周围可以摆上自己喜欢的各种绿植,泡澡时就很有森林感了,冬天来个沉浸式泡澡确实很让人放松。
想快速冲个凉的时候当然还是淋浴房更实用,于是在卫生间另一边安排上了。淋浴房采用了黑色细边框+横拉手的移门设计,视觉上比较干净简洁。卫生间上方是防水石膏吊顶,安装了两个黑色的防水射灯,后期使用下来感觉装一个亮度其实也足够用了。 在地砖上定制了防腐木的地台,两块拼接方便清洁,用了2年了除了有点褪色,其他没什么大问题。
楼下的客卫只有4平米,标准的方形小卫生间,淋浴区放在窗边,两边对开门方便通风。台盆和马桶对面摆放,中间留出走动和转身的位置,实际使用起来并不算局促。
因为活动区域都在楼下,所以卧室除了睡觉时间基本不会进来,卧室在布置上就尽量以简单为主,方便整理和清扫。白色顶面搭配了牛油果绿的墙面漆,晚上暖光下看起来会更绿些,白天看就比较素雅。 电动窗帘强烈推荐给各位,事先留好插座方便安装机器和轨道,语音操控,遥控器,手拉操控三种方式都可以。也可以定时设置开关窗帘的时间,屋主工作日就设置在起床闹钟的同时自动打开窗帘,晚上八点自动关闭,基本不用管它,非常省心。
卧室共装了三个光源,顶部中心位置装了方形的双筒灯作为主光源,除非在晚上整理房间会开,平时比较少用到。床头柜上方一个小吊灯外加一个长筒射灯。射灯的角度可以往外调整一点,这样灯光洒在墙上亮度刚刚好,也不会照到人的头顶。 床头柜的插座一定要预留好,建议安装带usb接口的面板,这样手机充电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就够了,更方便些。
卧室里也单独装了一台新风机,比客厅那台风量要小一些。夏天或者冬天关门睡觉的时候,也能保证有新鲜空气进来,这样睡觉就不怕闷了。
次卧面积比主卧要大,但没有阳台,平时基本处于闭门状态,只有朋友需要留宿的时候才会开放。 整体布置很简单,用了全屋定制套餐送的床和衣柜,日后如果有其他需求要改动布局也很方便。
衣帽间连接主卧,从主卧一侧开门可进入,面积大约8平米左右,房间是半斜顶的格局,柜体的设计是和全屋定制的设计师一起讨论完成的,因为房间有门且密封性不错,所以里面的柜体都做了开放式设计。平顶的部分做了到顶的柜体,虽然高度有点高,但上面可以放一些不常用的被褥。斜顶墙面的部分做成了阶梯状,也能充分利用空间。 大的开放格用了比较多的挂衣杆设计,因为屋主更喜欢挂衣杆收纳,一目了然且衣物不容易有叠放的痕迹。
衣帽间的亮度需求其实挺高的,光源不合理找东西时会很废眼。在平顶上装了一个筒灯,斜顶还装了一个三灯头的筒灯组,每个灯头都可以调节方向,充分顾及到了各个方向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