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亮点 ①原始中厨改为开放式西厨,生活阳台改为中厨,满足业主对下厨空间的需求; ②拆掉次卫内的隔断,将洗衣机嵌入其中; ③拆掉书房内的隔墙,让空间更开阔的同时,也为餐厅增加了横向采光,让整个区域更通透; ④将主卫内收同时横向扩大,得以实现放置浴缸的需求。扩大过道空间,并将一个次卧的空间并入主卧作为衣帽间,形成功能更完整的大套间结构。
原始户型图
平面户型图
原始客厅为一个长厅,与阳台之间以一扇推拉门为隔,同样存在采光不佳的问题。此外毗邻客厅的阳台功能定位不清晰,略显鸡肋。
设计师拆除了客厅与阳台之间的推拉门,保证阳光畅通无阻地铺满整个空间,让温馨的氛围感充盈居家日常。
玄关改造前
玄关改造后
根据入户动线,勾勒出回家的轻松感
原始户型中的入户区被三面大白墙相围,光线无法自然流入,整个空间显得压抑且逼仄。
设计师利用入户区域毗邻生活阳台的优势,在入户门对侧的墙面做内开窗设计,引入自然光源,阳光浸润空间,一扫阴郁幽暗,让温柔成为家的第一印象。 以入户门的宽度为尺,一块几何纹路的花色地毯与地板形成撞色拼接,可隔灰,也是入户的风景。上置一方小方凳,方便出入时换鞋,舒适始于归家时。
根据入户动线,将鞋柜设计在与入户门相对的墙面,鞋柜下方悬空,内嵌LED氛围灯,勾勒出回家的轻松感。整个入户玄关中部留白,多人同时换鞋更衣,也不会显得拥挤。 内开窗宛若流动的画框,将生动的风景纳入视线,回到家的那一刻,便是卸下满身疲倦之时。
收纳柜+格栅板,浪漫有情调的居家日常
原始客厅为一个长厅,与阳台之间以一扇推拉门为隔,同样存在采光不佳的问题。此外毗邻客厅的阳台功能定位不清晰,略显鸡肋。
设计师拆除了客厅与阳台之间的推拉门,保证阳光畅通无阻地铺满整个空间,让温馨的氛围感充盈居家日常。
对阳台进行封窗之后,沿墙定制收纳柜体,尽收生活杂物,将阳台空间纳入客厅,成为家中的闲适一角,承载“浮生半日闲”。
整个客厅以白色为主色调,局部点缀米白与浅棕,让素雅清新成为生活的主基调。 归家之时,作别忙碌,窝在松软的沙发上,感受阳光与风,感受缓缓流动的时光,清空庞杂,即是家赋予的自由。
中西厨兼具,整洁且秩序的餐厨空间
原始户型中的厨房位于客厅背后的方形幽暗空间,空间不够开阔,且毗邻狭长的生活阳台,不利于油烟排出。 于是设计师敲掉了原始厨房中的一侧墙体,将释放出的空间规划为西厨,与用餐区形成衔接。
沙发背后一张餐桌成为开放式的用餐区,简简单单又得一餐时,也能与家人交谈甚欢。 餐桌背后的岛台,即可做简单的料理,也是另一个用餐空间。伴随着清晨的阳光,认真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开启一整天的元气泵。
沿墙定制餐边柜,冰箱、烤箱等家电严丝合缝嵌入,白色柜体融于墙面,餐桌、家电与岛台以优雅的灰色互为呼应。
原始户型中的生活阳台顺势被改为中厨,柜体衔接空间,黑框门隔离油烟,呈现出整洁且秩序井然的餐厨空间。以大快朵颐的姿态拥抱日常烟火,坚守有序且理性的底色,生活在此,通透向前。
莫兰迪绿乳胶漆,营造出舒适的入眠氛围感
设计师首先通过墙面改色来实现营造入眠的氛围感。床头背景墙刷莫兰迪绿乳胶漆,踏入卧室,如清风拂过,心情瞬间解压。
沿墙定制顶天立地衣柜,柜面的颜色选择了素雅的灰白色,与背景墙的一抹淡雅绿色相互映衬,在静谧中引入几分轻柔之美。
飘窗上铺软垫,上设小方桌,闲暇时光,隔窗耕读,享受“结庐在人境”的片刻清欢。
浅色系为主,勾勒出温和的空间情绪
衣帽间采用全屋定制的方式来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利用飘窗定制化妆台,台面自衣柜延伸而出,另一侧衔接迷你沙发方便入座更衣。收纳、化妆、更衣等场景呈L型有序展开。
整个空间以白色为主色调,米灰色为调和,勾勒出文静素雅的空间气质。浅色系为主的空间,勾勒出温和的空间情绪,营造了一方可静心宁神之地。
享受当下阅读时光,期许未来无限可能性
书房,是当下的阅读空间,也是为宝宝预留的房间。整个空间不做过多设计与规划,为未来的可能性留足想象空间。一张舒适的太空椅,一个落地式书架,便让这个空间成为业主最挚爱的阅读空间。
空间有限,但功能一应俱全,将实用贯彻到底
卫生间空间有限,考虑到业主希望家中能拥有一个浴缸的需求,对功能进行细致的切分与规划。静谧的灰色空间内,盥洗池、马桶、浴缸、淋浴有序铺排,将实用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