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丁客族夫妻而言,即便向往平淡稳定的生活,却还是在时光流逝里发现积累于身的细微改变,像是历经了二次搬家,又或在喜爱的工业Loft风之外,发现花砖、铁道砖和海棠花玻璃的美,于是趁着二次装修机会与盛星装饰再续前缘,透过低彩素雅基底,注入了更多怀旧古典元素。 在现代中,很多经历史刻画的老物件渐被淘汰,这次难得有机会让老物新用设计师谈及这回设计心得,也不免聊起与屋主一同赋予海棠花的新诠释。 古时离乡游子借海棠花寄予对家乡的思念,如今,让人忆起儿时老家的海棠花玻璃,依然寄托了记忆里的家味,唤起许多人的念旧情怀,于是“我们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对家的想念”,在混搭了乡村古典与Loft风后,竖起一道海棠花玻璃屏风,以一段海口老屋记忆迎接每一次归返,反映夫妻俩想打造一座放松身心的家之理想。
房屋基本情況 房屋位置:永发小区 房屋面积:105㎡ 房屋户型:3房2厅2卫 常住人口: 2大 装修需求:继续沿用旧有家具,想在客厅安装吊扇,改善厨房收纳不足问题,待在书房时间多,盼能保有该房的使用弹性,希望新屋保有旧屋Loft风元素,加入花砖、海棠花玻璃等古典建材。
熟悉的海棠花玻璃在推开家门一刻,映入双眼,以玄关屏风之姿筛下原本一览无遗的视野,隐隐地传递了念家含义,迎接着每一日疲惫归来的屋主。
眼前简洁的进门画面归功于步入式衣帽间,既隐藏收纳体局促感,也使鞋底下的尘土、身上衣物在推开滑门后,依序卸除;而脚下朴拙水泥六角砖在地坪上裁切出玄关分野,以相之呼应的介质暗示电视墙上的水泥肌理,推进回家步伐。
属于乐土的粗犷,相连着谷仓门、铁件和水泥砖的简朴气息,以质材语汇连贯展开煦煦流光,与此同时,手刷烟熏橡木地板接手铺陈怀旧基底,连绵摊开生活场域,调味出久看不腻的客厅场景。
当客厅笼罩在日光下,简约无杂画面更显清晰,有灰色的浓淡层次,也有木材的自然温润,彼此交叠出和谐律动,正因如此,电视柜才采以斜角造型,就为了降低木料比重,平衡茶几扎实形体。
一张厚实橡木餐桌与边柜,相衬莫兰迪绿橱柜与地铁砖,框定餐区所在;仔细一看,镀金拉环跳脱现代无把手收纳的潮流,表现出古典风装饰精神,与相邻的海棠花屏风相互辉映。
放眼望去,这座莫兰迪绿料理台巧妙地延展出餐厅领地,牵起原本分散的餐厨关系。
不只纵向推展了餐厅,还横向地连接了厨房,更同步于烹饪区凿开一口室内窗,化解原本被孤立一隅的布局配置,大大拉近了餐厨距离。
老物新用也从视觉美学延续至实际机能。不敷使用的一字厨具在汰换面板、另牵水线后,整合了新设的料理台与洗碗机,转身成为理想料理天地,另在墙面复上灯笼砖,既多了丰富纹理,更让日常维护毫不费力。
在夫妻俩悉心梳理生活所需后,深知一日待在书房的时间比在卧室还多,因此决议将书房规划于采光最好、空间最大的套房中。于内,只简单筑起L字书桌与木质层架,并确保房内留有适切余裕,容下屋主收藏的古董柜。
鉴于原始居室出入口位在沙发靠窗侧,形成冗长的移动路径,于是重新挪动了开口位置,藉由集中室内动线、叠合过道机能,此举灵活地将房内畸零化为转圜空间,还替沙发床争取摆放空间,使书房兼具客房用途。
环视屋内,曼延的典雅气息源自对细节的要求,连同门板都纷纷换上格状造型门片,串起连续性墙景,于是卧室床头墙也接续一致柔灰色,就为了淡化门洞存在,床头木拼板则接应窗台高度拉开一道腰线,灰白交织画面如光似影,像是空气般轻透而无压。
Q:设计过程,是否有印象深刻的故事? 由于压花玻璃容易破碎,尺寸也无法做太大,市面上已是绝版的珍贵宝物,历经二手玻璃市场一番苦寻,未料还在搬运途中,不慎裂了一块,形成难上加难的局面,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幸运地实现了一片海棠花景色。 设计师更贴心补充:“若读者也想在家中加入传统压花玻璃,不妨尝试搭配不同压花种类,这不仅大幅降低难度,还能透过拼接方式创造一番风味”。 Q:如何融合Loft和古典元素? “融合旨在取各种风格之间的交集,搭配上要尽可能地将各种风格建材纳入考察”,像是谷仓门、水泥质感、铁道砖甚至是屋主旧有的实木家具,就是最大的公约数。整体还需顾虑色彩,为了不让任一颜色抢走焦点,皆以低彩的莫兰迪色打底,连同木地板或六角砖都挑选带灰色调,以无声背景连接各元素的语境。 Q:本案格局是否调整? 整体格局变动其实不大,只有依据屋主生活习惯,在玄关旁隔出一间步入式衣帽间,将衣帽柜、鞋柜或穿鞋椅等庞大量体隐于无形,梳理简洁进门视野,同步顺着领域划分,利用原始宽敞廊道空间,推出轻食料理台,扩大餐厨间的连接性与使用便利性,进而解决厨房储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