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套房子在同济大学附近,毕业结婚后,准备在上海立足,不想住的离市区单位太远,而且在同济读了七年书,也很喜欢同济周边的居住氛围,预算范围内就只能选择买一个老破小先上车。刚把这套房买下来时,父母来看了以后觉得太不值得了,花那么多钱买了个如此破烂不堪的屋子,好在自己就是设计师,对房子的设计和改造还是充满信心。 等改造好以后,一家人都认不出来这还是原来那个黯淡破旧的房子啦。考虑到不久的将来可能还要置换,目前主要按照年轻夫妻两人的居住需求来设计,但也为小孩出生后还置换不了的情况留有一定改造的余地。
房子是上海“老破小”常见手枪户型,户型缺陷主要有: · 缺少玄关、客厅 · 厨房、餐厅面积较小 · 入户门正对卫生间 · 过道占用过多空间 我们的生活需求如下: · 男女主人都有在家办公的需要,且需互不打扰 · 女主人希望设置投影,并可以边涮火锅边看电影,或者边刷剧边加班 · 餐厅偶尔可以接待朋友聚餐 · 需要衣帽间 · 需要足够的收纳空间 · 女主人喜欢写写画画,需要一面黑板墙 · 需要玄关
改造后的平面按照两人居的模式重新组织空间关系,将原次卧和厨房餐厅区域连为一体,采用LDK的设计,空间更加宽敞明亮,打造灵活通透的起居空间。入户处隔出玄关,卫生间门重新开设,避免对着户门。主卧和阳台一体化设计,整个大空间做了一半的榻榻米,分割出一个男主人强烈要求的书房(其实是电脑游戏房),并利用过道的位置做了女主人心心念念的小衣帽间,在小户型中实现了男女主人各自的特殊需求。
餐客厅空间前后对比
餐厅前后对比
客厅前后对比
厨房前后对比
卧室前后对比
卫生间前后对比
我们希望在小房子中也打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并采用灰白+原木清新色系,局部用亮色点缀,最终营造出温馨淡雅的居住氛围。
改造最大的特点采用LDK的设计,将厨房与客厅打通后,客餐厅厨房连为一体,宽敞明亮了许多,同时还形成一个框景的效果。结合中间的分隔墙定制了桌子,既可作为餐桌,也可作为工作桌使用。可切换不同的使用模式。
因为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周末经常宅家加班,一边做些无脑工作,一边投影放着轻松的综艺,不可避免的宅家工作也变得美好了起来。
电视柜买了橙舍的储物抽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移动和叠合,非常适用于小户型。
靠窗设计了一个假飘窗,增加收纳储物空间,平时可以一个人躺沙发一个人躺飘窗,朋友来了也可以围绕茶几坐着聊天,客厅虽小,可容纳人数一点也不差。
客厅也可切换至影音室模式:拉上窗帘,关掉顶灯,开一盏暖光,惬意地窝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看一场美好的电影。
屋主很喜欢黑板墙,在客厅做了一整面。且为了避免管道吊顶对黑板墙的影响,设计了斜线与拼色,空间也变得更立体有趣。
开放式厨房和餐厅客厅一体化打造,空间是连贯通透又灵活可变的,框景构图又让空间更加有层次感。屋主在家做饭不多,很少爆炒,开放式厨房让空间大了很多。
如果有朋友来,可以将沙发移开,餐桌两边各坐三个人,一共可以坐下六个人。
餐厨区与玄关区连接,靠近玄关的柜子侧面装了一面顶天立地的镜子,方便出门时照一下全身穿搭。 之前有火过一段时间的六角瓷砖,它的拼接很难做到完美,且比较费工,六角地毯也能做到类似的效果,且性价比高。防盗门选了很久才挑到一扇外面和里面不同色的,白色的内面和整体风格很搭,免去了改造防盗门的麻烦。
玄关区满足回家换鞋、放包、挂衣需求,猫窝换鞋凳及定制电表箱挂画为空间增加了趣味性。
原主卧与阳台打通,在睡眠区做了地台,不会因为层高减少而感到压抑,且收纳能力max,床垫直接放置在地台上,将来想换大点的床直接换一个床垫就行。
地台强大的储物能力不容小觑,收纳一些不常用的物品,一年拿一两次不会太麻烦。台阶处定制抽屉,任何一个小空间都加以利用。
靠床设置半高矮柜,提供了宽敞的床头物品放置空间,很适合躺族。矮柜另一侧与化妆桌相连,设置开放格,收纳各种化妆用品,方便拿取。
过道改造成衣帽间,定制通顶衣柜,圆形的镜面扩大空间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卫生间是虽然是个暗卫,但布局合理不局促,做好防水,灯光,排风,还是很舒适的。
设计师当然就是我自己啦,为了自己的小家倾尽心血,每一寸空间都要利用好不浪费。我的小家装修完成后,也有很多喜欢我设计的朋友找我帮忙设计他们的家,看着原本破破烂烂的房子焕然一新,整个改造的设计和落地过程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当然了,装修也少不了一个靠谱给力的施工团队,一个负责任,沟通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不怕麻烦不怕创新做法的施工队长真的好难得,在这里也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