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盛星装饰而言,家是生活的镜像,如同设计师笔下这座家屋,打破了场域隔阂,以无界之姿敞开一片港都风景与阳光,还有夫妻俩自适自如的生活态度。 我认为所谓寂静安和,大隐于市,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设计师说,相比层层堆叠的繁复装饰,一切交由自然述说,因为深知光是日常故事的口白,于是化繁为简,循着光影起落拣选了石材与涂料,只为了收录时光脉络;从此细品白昼与黑夜的更迭,僻静城市一方。
房屋基本情況 房屋位置:帝景海岸 房屋面积:139㎡ 房屋户型:2+1房2厅3卫 常住人口: 2大人 装修需求:偏好极简与低色彩,隐藏收纳规划,夫妻俩既能独处,也能相互陪伴的空间,周末邀请亲友来家里聚会的餐厅,收藏经典音响、家具和灯饰,盼能整合于空间内。
随着磨石子饰面将连排鞋柜隐于无形,泼墨山水石材相继布下进门之景,扭转原本开门见厅之迎宾格局,落下内外之分。玄关屏风借着石材延展了柱体,加以局部镂空,成就一框景深。
这一框景恰好将餐吊灯纳入其中,可上下翻转灯罩犹如一轮明月,相衬餐厅石材背墙,投射出一幅大景,以迷幻的星空月夜迎接夜归的人们,更特别选用不锈钢板覆盖柱体深度,注入现代风之余,晕染了月光。
眼看那一窗大港风景,把家推入日光热情怀抱中。设计师不假思索地开启了+1房配置,以连绵窗景衬托客厅的大气。
不对称山形电视墙对比了明亮采光,任大篇幅的墨黑石材放大空间感,更舍弃制式电视机柜,透过预先埋线呈现简洁主墙,整合旧有B&O电视与音响,真正落实简约理念。
无向性沙发为客厅下了贴切注释,以子母厅区呈现夫妻俩相处模式,既为彼此找到独处的自在,也保有相伴的温暖。
背墙则别于主墙的强势,选以泥质肌理呼应日间光线,一展显而不彰的朴实表情,随性搭配一张单椅或地毯,展开不受拘束的日常。
了解夫妻俩的生活状态后,设计师善用餐厅所处之位,以回字动线勾勒家的中心,并铺上红铜棕天花界定场景,让两人不忘在沈浸于各自兴趣之余,用一日三餐的时间好好陪伴彼此。
当设计师谈及餐厅时,这么说道:把屋主喜欢的餐厅氛围带进来,周末能邀请亲友一同用餐。清水模涂料辅搭分割线抚平了门洞,形塑一座独立用餐区,佐以昏黄柔和的灯光,松绑一身压力。
基于男主人将书房视为休闲阅读之用,设计师刻意打开这一独立居室,巧借柱体深度装设隐藏拉门,弹性将光线延伸至餐厅,改善了暗房格局,此举同时将光线衔接至客厅一角,牵起公领域的L字关系,巧妙连接起场域XY轴。一整墙的木格栅源自屋主阅读习惯,别于常见的开放式书墙,刻意将书籍隐于视线之外,只推出下方的石材平台,方便摆放正在阅读的书本。
当大面窗景锁定了目光,宁谧的灰则抹去所有藏在皱折里的黑暗,这一沈静气息让人更加专注于五感,随着流动感官,沈沈睡去。
室内线性刻画消弭了收纳柜与门板存在,重塑经纬秩序。
旋身一望,对开滑门衣柜如同步入式更衣间,在通透玻璃门片之下,映照出灯线投影,灵活拉伸了空间深度,于内,清水模涂料同样延续成墙,石纹柜体依旧,而地面连贯而入,和谐兼容其中。
次卧供孩子放假回家与亲友留宿使用,以精品设计旅宿为主轴。
相续灰泥镘抹,留驻了一片自然光,平滑的白色石材则绽放着树枝状图腾,对比了粗糙与平整、对称与不对称,为的是在张力里寻得安稳的平衡。
顾及衣柜在既有轮廓下难以更动位置,为了解决进房处的压迫感,衣柜脱离将收纳化为墙的手法,以「室内建筑」概念,运用玻璃透视感与圆润曲线,柔化柜体厚重感。
连同吊杆也采用镀钛玫瑰金订制,交叠筑起一座精致水泥雕塑,从此赋予衣柜全新定义,不再是单纯收纳体,更是景的延伸。
当夜幕垂降时,灯具宛如一颗颗温润珍珠,层层点亮柔美光氛。
Q:本案设计概念? 当孩子们纷纷离巢后,工作步调也放缓了不少,夫妻俩在家时间则越来越长,因此在设计发想上,以“放松”为核心,盼能容下平日的“静”、周末的“动”,赋予单一空间双重性格。 我们以极简落笔,从屋主喜好与日常轨迹中梳理框架,分别为日夜营造了不同情景。运用屋内丰沛采光,以灰泥涂料衬出无常,放下一切对完美的追随,演绎了侘寂之韵;而夜幕升起时,灯火让空间多了微醺,氛围自然而生;从此,总是忙碌于工作的日常,都拥有卸下疲惫的纾压之处。 Q:家具如何主导设计呈现? 本案特别之处在于“先有家具才有设计”,“留白”成为一大主轴。基于屋主收藏的家具多是带有鲜明性格的经典之作,“因此适当的留白更显重要,能为忙碌日子带来宁静”。一切正也反映在室内低彩度建材,有清水灰质朴肌理,也有石纹抽象拼花,彼此相得益彰,既展现屋主性格,也不失重点,如此一来,即使四处移动家具,都能自成一景。 Q:本案如何扭转梁柱结构? 因应住宅位处高楼层,梁柱体积形成庞大压迫感,且顾虑梁下仅有240公分高,整体采以不包梁手法,透过微幅倾斜了天花,消弭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