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作为豪宅标配,总能被设计师玩出很多花样。本案设计师利用地下室的层高优势通过半搭建将地下空间物尽其用,为生活带来无限可能。
与一层的客厅不同,位于负二层的会客区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围坐的沙发,一张实木茶桌,不雕龙画凤,简单却富有韵味。
会客区域不算大,因此家具的摆放也比较克制。一方屏风隐置沙发背后,大量的留白使得整个开放式会客区在视觉上如行云流水般自在、通达。
光,让一切美好生活有迹可循。地下室的采光井打破了暗室空间,阳光经过玻璃的层层过滤,形成诱人的自然光。可以想象一下,一边午后品茗,一边感受阳光的流走;一边晨起运动,一边感受温暖的阳光味道…
四时不同的阳光透过通透的玻璃洒进来,让自然与空间多了几分互动。
地下室的吧台空间一般与美酒美食相伴而生。它作为一张神奇的桌子,可以用餐、品酒、喝咖啡,风趣又抢眼,搭配或柔和或浪漫的灯光,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空间的情调。 封闭柜内则将琐碎物品收纳于无形,把繁琐收藏规整,才能让生活更雅致得宜。
私家影院是地下室规划的热门选择,在家就可随时随地享受与家人的电影时刻。由于地下室自然的条件受限,地下室的空气不够流通,因此设计师增加了新风除湿系统,以确保影音室的空气质量。
面宽约7.5米的餐客横厅是整个空间的亮点,大面积落地窗让自然光线和外部的景观全部释放出来。 客餐厨开放式的交互关系方便增进情感交流,承载了未来生活的更多种可能。
设计师对于质感要求极高,所以在整体的色调与材质的选择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新中式中加入现代元素要不单调还要有质感,家具产品全采用低饱和度的布艺、原木色的木质为主、温馨感十足的同时,也不会显得凌乱。大理石、岩板、中式风的餐边柜背景则是提升整体质感的神来之笔。
厨房做了三联动的移门,收起来就是开放式厨房,展开就是封闭式厨房。既可以保证开放式厨房的通透感,又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独立厨房。(部分户型如果因为区域政策问题没办法做开放式厨房,可以用这种办法实现。)
原始的卧室是间老人房,但为了保障卧室的私密性,设计师将这里设计成多功能室。这里既是榻榻米茶室,也是收纳区,也可以随时变身为客房。单一空间的多功能性,满足不同的家居定义。
原始户型斜顶的造型被设计师保留,切面视觉拉伸层高的同时,也让空间框架彰显趣味。主卧延续了空间整体简洁素雅的感觉,让休息更加纯粹,木饰面与灰色硬包的组合,让空间更加柔和。
空间的柔软之处体现于家具、床品的品质,构建身体尺度的舒适与放松。
男孩房的配色更加沉稳大气,黑白灰的搭配淡然清雅。靠墙的一边做了整体定做的橱柜,将储物柜与学习书桌融为一体,既增加了家居日常的收纳容量,也更好的为孩子提供了阅读学习空间。
负一层卧室与挑空区域以透明钢化玻璃相隔,这样的设计为卧室内部空间的采光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
质朴的原木色调与经典的灰白色描绘出空间的素雅与质朴,跟整体设计并不违和,但更加明亮清爽。
衣帽间是日常仪式感的第一个落点。设计师巧妙运用玻璃、金属、木质等材料拓宽视觉感,根据挂衣区、叠放区、鞋包区的分配,让衣帽间繁而不乱,井井有条。
负一层的家政间位于会客厅的斜上方,以玻璃做隔断,除了取光之外,也增加了挑高的自然优势,丝毫没有负层的感觉。
女儿房原始空间较小,考虑到女儿的成长需求,设计师与业主商议后,将原始公卫并入女儿房形成一个小套房。
并入的区域不仅做了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设计师还利用靠窗区域,为小主人设计了学习梳妆区,方便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