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由于业主一个生活,对卧室的需求并不多,所以在于业主充分的沟通下,保留一个客房一个主卧,并且把空间打开,减少房间,于是格局就更加开阔,房子看上去更加显大。
装修后
结合业主的喜好和生活需求,将地下室和一层设计为公区,二三楼主要是私区。为了解决地下室的采光问题,在墙面做了开窗和下沉的设计,空间里大量运用玻璃作为隔断,这样空间就会敞亮和通透。
设计亮点
光从一层倾泻而下至地下室,打破地下室固有的阴暗潮湿的刻板印象,在楼梯间置入植物穿透楼板并延伸至一楼,传达了“向上生长”的生活理念。 客房位于地下室,无瑕的素白配以浅淡的木色渲染,突出安宁平和的气息。追求极致的纯净空间感受,书桌前设计玻璃,从客房里可以看到茂盛生机的绿植,百叶窗的加持下,营造若隐若现的窗景。 地下室被分割为两层空间,由于地下室采光问题,所以大量的运用玻璃透明,反光的特点来减少昏暗。即便是小空间里的楼梯也做了内凹的设计,墙面涂刷白色涂料,颜色同样也可以带给空间明亮的效果。 地下室作为娱乐场所,能释放出身心的疲惫与压力,与好友来一场激情四射的端游,看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独享空间是追求情感表现的最好方式。 通过将外部庭院下挖,得到内部空间的释放。在东侧电竞区的墙面上增加采光,使地下空间也有不俗的自然通风与光线。 地下室车库的位置靠近楼梯,位于一层餐厅的正下方,餐厅炫彩灯光开启后,光线可以顺着楼梯与墙面之间的缝隙流到地下室,看上去十分酷炫。
设计亮点
没有刻意地强调玄关的存在,两个储物柜做玄关开放式衣帽间,与客厅之间的功能区分。半高的隔断包裹柜体以此消除视觉拥堵,且与柜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产生隔墙的效果。
设计亮点
将原始结构中南侧窗户和承重柱脱离,规划出长约7m的落地窗,窗帘使用梦幻帘,室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在开放和私密之间寻找平衡点,足不出户便能轻易察觉时间的流逝和四季的变换。 客厅兼顾实用性和美观并存,半高隔断实现空间和功能之间的区分,也拥有屏风的功能,玄关与客厅之间不会一览无余,无论是采光还是通风都非常通畅与自由。 金属的格栅遮挡楼梯与客厅之间部分视野,呈现含蓄之美。高挑的造型让空间在视觉上拉长层高,使其不止是被楼板限制。 或坐或卧,这是开阔的空间具备的包容一切的自信。不受任何空间束缚的行为活动,这正是居家的意义,不仅能包容任何事物和人,也能够拓展生活无限的可能。
软装搭配
落地窗与木地板之间用鹅卵石做材质,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在室内仿佛也能拥有户外的惬意感。边缘的特殊材质也表现出业主生活状态的多样,自在,随性。 木制的家具都会给人温润的感受,内部软装家具更加贴合业主的气质。透明的茶几中间内凹放花,生活也要增添浪漫的气息。如果觉得空间体量轻,颜色浮,可以用重色,黑色的单体家具压住,这样空间中的颜色就会和谐很多。 层级的高差形成多角度的转折,巴塞罗那沙发床雅致简洁,兼顾功能和造型美感,体现极简主义的审美。好的家具软装同样能够带给空间别致的体验。 弱化硬装软装的趣味性就要加强,黑色悬挂式壁炉与黑色单人椅呼应,成为空间中的重色。壁炉的设计让家更有度假和远离城市的氛围感。 大卫猿猩猩蓝牙音箱极具趣味性,遥控器也做成香蕉的形式,打破居室看上去冷清的外在,实则生动有趣。 这种可视化的家具更能够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家的活力和氛围。
设计亮点
客厅下沉与厨房之间还有高低差,于是为了解决动线单一和长度的问题,在客厅和厨房之间用四片木饰面矩形踏步作为悬浮楼梯,室内造景,呼应地下室的绿植,家里处处一步一景。 上方墙面开了窗,用木块做出前后交错的效果。墙面开窗,既有采光又让平平无奇的大白墙有了变化。
设计亮点
从悬浮楼梯上到厨房空间,中间衔接的是两排高柜,左边是封闭式,右边是开放式展示柜满足不同的收纳需求。 厨房一角能看到从地下室生长的树冠,还增添了一排绿植,这是室内第三处造景的景观。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的廊道空间,可以根据业主的喜好自行决定它的功能和用处。 开放式的厨房延续客厅的开敞,横向窗景拉开室内的光线,木色与白色是最经典的现代简约配色,不锈钢材质的背板充满现代感,虽然厨房吊顶不高,但吊顶造型穿插的线条感非常简练,也不会显得压抑。 不同于常规的岛台形式,圆形的岛台搭在植物造景的一边。基于业主的烹饪习惯,开放式的厨房也造就了开敞的空间,好友聚会,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烹饪的环节中。 将酒窖、电器柜和卫生间与原有结构柱结合,满足功能实用性的同时保留了空间的灵活性,用餐与厨房空间建立三条独特的空间探索动线。 细长的把手将视觉聚拢于中心,避免三个巨大的体块太重量化。在细节处,厨房L型操作台最后一扇柜门做成了黑色圆形的图案样式,金属方块摆放在走廊的尽头,现代和趣味,审美和配色,不同形状和体块,都在同一空间中实现。
设计亮点
因为动线分布多样,所以无论在通过哪个过道都能有别样的视角。人会受到空间对他的干扰,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规避这一问题,从而避免单调和乏味。 当餐厅的氛围灯光亮起,矩形过道空间让散射的光聚拢为三束,引导居者往光的方向前进。在人造氛围灯光的照耀下,墙面还是顶面的凹凸都被染上色彩,形成渐变的层次。 与白天不同,氛围灯亮起后给家染了色,然而白色是最好衬托光的颜色。上一秒像是上座谈,下一秒就要开派对了。 RGB炫彩灯膜的霓虹将餐厅变成了蓝紫色和橘红色。一切都变得微醺、倦怠、感性了起来让居住者上头,沉浸在如痴如幻的世界里。 新进背景墙展示柜体嵌入金属干挂层板及灯膜,空间在其液态流动的晕染下,像扎染工艺一样在墙面生花,也因为空间中有大量的玻璃和金属,所以折射出多角度的块面。
软装搭配
极简的黑白色调是色彩中最极端的两个颜色,可以瞬间把人拉近一个平静和永恒的世界,延续高柜与细长的把手,餐厨之间也进行一些呼应。 柜子打开后里面设计成带有抽屉,金属隔板的储藏形式,无论柜门打开还是合上,都可以成为空间的装饰,并在合上的高柜之间有跳跃性的变化。
设计亮点
拆除了楼梯两侧原有的隔墙后,楼梯仿佛飘浮在空间中,保证了视线的通透性。设计师最后选择白色的楼梯贯穿连接各楼层,白色具有包容、内敛的个性,让光与影在室内达到平衡。 即便不在同一楼层,空间也保持着上下衔接的关系。拾级而上,落地玻璃门搭配大片横向玻璃窗,使楼梯空间在层叠错落中也能看到不一样的居室景色。 曲折的楼梯结构拥有层叠架构的美感,棱角分明切割顶面空间,辅以筒灯和小型吊灯,楼梯间也能成为家里靓丽的风景线。 关掉氛围灯,又回到了纯粹的空间里,清澈如湖水般波澜不惊。台阶踏步石材细小的斑斓花纹与木地板横拼结合,双开门让进入私区的时候也有仪式感。
设计亮点
二层将卧室、阳台、书房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流动的大空间。但在内部也做了卧室和书房的区分。床没有靠墙,而是用隔断分割出一部分空间用于收纳。 床尾同样也用了一组柜子作为隔断,用一个盒子把空间给独立出来,左右两扇移门藏于柜子后面,移门隔开卧室和卫生间。
设计亮点
镜柜从步入洗手间为起点延伸整面墙,半高的墙面用大理石包裹,在墙面的最右用黑色大理石跳色,整个家在颜色上都有了呼应。右边黑色玻璃分别是淋浴间和马桶间,三分离的卫生间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希望空间拥有轻盈的裸感,看似悬浮的双台盆洗手池,实则底部用了透明亚克力的桌腿作为支撑。
设计亮点
将阳光房分隔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扩入室内解决原有过道局促的问题,另一部分保留可以与室外互动的露台。 书房的储物没有选择高柜,而是用长条矮柜和金属隔板作为置物,因为书房层高不高,避免了高柜带来的压抑。 书房后是用移门隔开的衣帽间,移门的好处在于使用起来非常丝滑,并且地板也可以通铺,顶面开槽,地面无轨道,是极简设计的最佳搭配之一。
设计亮点
屋主常年保持着器械健身的习惯,健身房不同于整体干净素雅的色调,为金属工业风。设计师希望这里的空间是自由、不受拘束的。
软装搭配
斑驳的水泥墙面、黑色铁艺灯、深灰色的地胶、不锈钢拉丝质地的门把手等细节与厚重的健身器械相呼应。从楼梯入口到健身房,不锈钢与粗野主义相互交织,强调使用痕迹的基调游荡其间。
设计亮点
夜幕之下,华灯初上,屋内屋外自成一体。家不仅是一处居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 为了弱化庭院与周围的关系,设计师将庭院高度降低,下沉式活动区置入其中,在庭院周围重新规划了一圈树木和木格栅,明确的界限隔绝视线的干扰。 营造出舒适放松环境的同时,保留了进入室内的错层空间,丰富的空间层次让来访者能够从更多不同的视角去享受花园景观,感受到场域的平静气氛,理清生活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