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是一位非常独立的单身女孩,有着一身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每天忙碌的工作,让她看淡了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一个人居住,对于空间的要求也更加随意:简单、实用、温馨,是对未来家的定义。
☞原始户型: 1、大开间,只有卫生间独立,厨房北侧有一小阳台; 2、户型比较方正,但无功能区界定; 3、空间原有开放式厨房,并不能满足屋主“深夜食堂”的需求; ☞平面改造: 1、利用北侧阳台打造洗衣区,功能区+1; 2、原有开放式厨房通过调整,增加面积,由原来的“一”字型改为现在的“L”型结构; 3、巧妙利用新建墙体的“Z”字型结构,隔出厨房冰箱位置和卧室储物区; 4、增加卫生间面积,满足屋主拥有浴缸的小小愿望; 5、厨房与卫生间的扩充,缩减了其他空间面积,打造“客-餐-卧”一体空间。
每一个空间都有它的亮点,入户门的黑色与室内空间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让入户的一瞬间,由暗变亮,让人觉得空间更为宽敞;使用原木色折叠挂衣架,为空间增添了些许温馨氛围; 正对入户门,并没有选择去定制玄关柜,我们认为过于古板的定制,会让狭小的空间更显压抑;而是选择了宜家更为灵动的“维特贝里特”储物鞋柜; 空间软装同样讲究,开门的一瞬间,微风带动弹簧小人,像是欢迎主人归来,鲜花与掌声,让屋主放下一天的疲惫,享受回家后的自由自在。
受限于面积,一个空间多种功能是这个小家的特色。客厅与餐厅融合,也许只有用不同的拍摄角度才能让人辨别出不同的空间功能; 正如屋主对于生活的简单追求,空间并没有按照常规摆放电视与沙发,白色桌面上的果盘和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水杯,也印证了屋主的“轻”与“静”。
站在卧室角度来看,这个空间可以理解为餐厅,正是有了餐边柜的存在,才定义了这个空间的餐厅功能;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每一物都可能“身兼多职”,就像餐边柜,紧挨着入户门,承担着部分玄关柜功能,同时作为全屋为数不多的储物柜之一,肯定还会分担更多零零碎碎的收纳任务。
厨房布局由原来的“一”字型,改造成现在的“L”型,改造后的厨房空间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 好的动线规划完全能够避免空间狭小带来的不便,洗菜盆位于橱柜始端,灶台位于橱柜末端,出门即是“餐厅”,“洗—切—备—炒—盛”这条动线堪称完美; 在厨房这个空间中还隐藏着一个小小的阳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利用,是小户型设计初衷。
空间温馨固然重要,但储物不能丢,床头左侧是两组一门到顶的衣柜; 受限于空间,床头位置并没有放置常规床头柜,而是在网上购入金属多层收纳柜,嵌入其中,与衣柜同色搭配,既可以代替床头柜功能,又增加了更多收纳空间,温馨而自然;
卫生间扩容真的很香,满足了有浴缸的需求,告别座便时“面壁思过”的空间紧张感;同时改造后的其他空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拥挤; 简单实用是贯穿本次装修的主题,马桶边的狭窄角落放置着置物架,处处都体现出简单实用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