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本案把两个400+㎡对称平层户型打通,实现一梯一户的840㎡大平层。满足三代同堂,大约7口人居住的功能需求,7室4厅9卫,现代意式的风格低调奢华透露出大宅的豪气。
装修后
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把两个户型中间打通作为客厅。其次,大空间能够满足所有卧室均配备衣帽间和独立卫生间,做成一个套房的形式。
设计亮点
玄关艺术玻璃屏风位于家的中轴,把客厅在家的重要性再次强调。半包围的屏风把每一个人都拥入怀抱,屏风作为内外分隔的标志,进出都要经过玄关,家人好友进出都能被彼此感知,但互不打扰。
软装搭配
经过电梯厅,推开厚重的双扇入户门,直面眼前的水纹艺术玻璃和金属开放架的隔断,柔和轻盈,利落敦实,沉稳大气的木饰面自大门延伸。
设计亮点
落地玻璃引入光线,现代意式的风格,色调偏温暖沉稳的褐色,如同食物加热过后产生的美拉德反应,稳重而克制,配以简约而永恒的家具,删繁就简。 连续的拱形吊顶,呼应临江江水波涛不绝。由于原始梁体结构的参差,所以把这些梁体全都包裹在艺术吊顶里面隐藏起来,留下连绵起伏的波浪。在光影的照射下,能够感觉到像雕塑般的质感。 框架结构的置物架把顶面、地面、墙面和电视条柜串联起来,能够感觉到空间是连成一体的,通过间隔的置物架看向电视背景加长的条柜,有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 运用了大量的材质组合,能给人一瞬间的视觉美感冲击。烟熏木饰面的碳化层浓淡有致、渐变有序的灰棕烟雾迷人,艺术玻璃不规则的夹丝感纹理和错乱的色阶渐变,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美。 亮灯后,灯光打在顶面上散发出紫调的光泽感,和白天的观感不同,夜晚氛围更让人沉醉其中,壁炉的火光也让人感觉格外的温暖,家也会变得格外温馨。 从玄关艺术玻璃透出光线朦胧,半透明的效果很好的诠释了似有似无,仙气满满、柔和安静的感觉。空间的张力被朦胧的光线拉回中心,往回收缩,把客人家人聚集在一起。 大空间在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需求之后,就要考虑到对人的精神追求。艺术手法就能很好的满足这一点,灯光壁炉倒影出波纹的光影,在三种不同材质的背景墙上,散发出不一样的质感表现。
软装搭配
主客厅要做得有气场才能不失去大宅的风范,沙发的布置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呼应平面对称的空间,这样也能体现出客厅的仪式感和庄重感。 灰色皮革硬包高贵、劳伦黑金岩板神秘、星白大理石天然纹理,三块面板层层递进,把壁炉置于视觉中心的最深处,幽幽然的红火像是拥有黑洞般的引力,让人不自觉地就被它吸引。 灰色皮革硬包地边缘做了向内倒角的处理,提高远看和近看的视觉清晰度。
设计亮点
设计师通过大面积不同比例的吊顶材质分隔起居室的功能部分。粗狂的水磨石带有陨石般颗粒感,通过隐形门的设计把保姆间隐藏在身后。 在起居室内只保留日常生活使用频次最高的功能配置,对内的松弛和欢愉是留给自己的,简单的布局后是家人之间齐聚围坐促膝长谈。 长条型的空间把景置于视线的最前端,带出富有绿意的盎然生机,自然氛围悄然流露。
软装搭配
走廊尽头一抹暖而不腻的红,蕴含着太阳的力量,点亮生活的激情,激发空间的热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悄无声息中升温。 金属石材微弱反射的特性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高级的质感,墙面向两侧延伸,显得空间的纵深感较强。
设计亮点
客厅链接中央走道的中心位置,西侧的南北空间则是满足中餐,西餐及茶室的大纵向区域。 餐厅是家里最具有烟火气的地方,更是充满生活气息,考虑餐厅的仪式感和平衡度,中西就餐区各置一边,以静制动,以简为美。 餐厅的卫生间位于岛台后,同样是选择隐形门的设计,弱化卫生间在空间中的存在感,不破坏空间的完整性。 厨房不再是孤岛,整个公区一体化设计,拥有强社交属性。两侧的餐边柜采用一边封闭一边开放的形式,餐厅也有景观,窗外向阳而生的绿,奢石和皮革点缀其中,在空间中行走一步一景。 餐边柜静静置于一旁,整体简洁。平面的空间视觉延伸通过镜面表现,与黑金岩板反射出的淡淡光泽,餐厅也不能将就。 白色岩板岛台下放嵌入电磁炉,平时也可以热饭热菜,隐藏的功能视觉效果更美观同时更实用。 岛台三个高差做了三种不同的功能,强大的岛台能够容纳每一个人的就餐习惯。岛台上升降插座,在家吃顿烧烤,火锅都非常方便。
软装搭配
开放式岛台,西厨区域的岛台吧台和餐桌长达7米,烹饪和聚会分区使用多重用途,塑造品酒、烹饪交流、下午茶的休闲场所。
设计亮点
餐桌是家人们是交流情感的地方,星白大理石得天独厚的直纹状天然纹理做出叠级的效果,有一种圆弧的包裹感,配合中式的圆桌,感觉很亲切包容。 中西餐厅之间有高差台阶,置物架位于台阶之上,隔而不断,中西风格之间隐隐约约互相穿透,墙面留白,给人意犹未尽的自由想象。 中餐圆桌家庭聚会,墙面白色石材顺势而为连贯最南侧的茶室以阶梯状递减的空间结构。 立面方向,中餐厅和茶室之间也有台阶,从西厨、中餐厅、茶室之间形成流水般的高差,让每一个功能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下沉区做茶室,于城市喧嚣中僻开一隅宁静,沁润在绿植深处,独享禅茶意境。临近窗户的一扇窗景,品茗会客,观者在欣赏之余还能体会到生活的质感。
软装搭配
用轻薄的钢板和厚重的柜门包裹,把收纳置物分隔成高低错落的形式,在两侧空间不太富余的情况下,把茶几放在沙发的后面,让餐厅和茶室的过渡更加平缓,功能衔接更自然。
设计亮点
即便封闭式厨房也做到了完整空间的形式,质朴的浅色木饰面,嵌入式冰箱藏在其中,灰玻作为隔断油烟的作用,同时也有一点通透的感觉,所以内外之间也还保留这互相兼容的特性。
设计亮点
动线围绕横向将近30米的通道纵向展开,最大化扩展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尺度,以满足家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卧室空间分布于房屋的东西走道尽头两端保留私密感。公共空间置于整个平面的中心位置,不同空间之间都能形成链接,能为居者提供不同的社交生活。 在腰线处用金色、错缝、拼色、衔接、凹槽等设计手法贯穿东西两侧空间,加宽的腰线让空间关联性更强,缔造大宅该有的气势感。 冗长的过道经过各种材质和设计手法,变得有趣且丰满,行走在各个空间之中,过道也能作为缓冲,放慢人的脚步,成为行走过程中的风景线。
设计亮点
主卧室的入口幽暗把睡眠区藏在里面,这样形成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进入之后才发现豁然开朗。 延续了客厅多材质组合的设计,细腻与致密、冰冷与温润、哑光与镜面,看似平平无奇的外表下,实则暗藏玄机,一间卧室两种不同的观感,空间的趣味性十足。
软装搭配
卧室功能配备齐全,下沉式的休闲区像一个小客厅,但这只属于自己的,无论是吧台还是休闲,把能带给人舒适的功能都考虑进去,卧室应有的静谧和舒缓充溢于空间的细枝末节。
设计亮点
四块转折叠级的硬包连接四面落地窗景,正对床头的开阔景观,绿植摇曳生姿,静谧的环境中,听着窗外蝉鸣鸟叫,仿佛有置身于丛林般的惬意。 圆弧包裹柱体延续衣帽间,借景落地窗,突破空间的围墙,衣帽间长虹玻璃的移门既满足了空间的私密性,又有了通透的采光。 光线穿过空气,自由穿梭在室内空间,所以空间里不用多余的浓墨重彩的颜色,到了晚上灯光自然而然就会把空间附着上色彩。 无论是玻璃转角还是墙面遮挡视线,通过各种错位的遮挡关系,每一个视角看向四周,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设计亮点
遵循三个主卧室惯用的设计手法,入口处都将睡眠区隐藏。通过镜面的反射,能够隐约看到里面,但也不容易察觉。 配备书房,满足临时办公的需求。整块墙体的转折,开放式的书架收纳,底色是劳伦黑金岩板,呼应客厅和餐厅的材质。深色的环境和睡眠区拉开差距,把办公区隐藏在深处。 落地窗永远是引入自然光线的制胜法宝,良辰美景都能被收入眼底,站于窗前,朝南三间主房间的落地窗让业主的思绪漂到很远,以极简的手法处理室内关系,产生与环境的共鸣。 白色烤漆细长的隐形门,隐藏在之后的是球鞋收纳室。
软装搭配
三面不同材质拼接而成的床头背景墙,因为质地丰富,所以才能被人察觉到材质经理岁月沉淀后的温暖。
设计亮点
卧室的风格都十分素雅,卫生间的门都采用了隐形门的设计,将卫生间比较私密的区域隐藏。
设计亮点
老人房的乳胶漆顶面、卫生间门、卧室门、床头造型框架都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看上去色彩材质丰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完整性。
设计亮点
女儿房当然要可爱,少女心。衣橱下方是玩具和书本的收纳区,根据儿童的身高设计,椭圆形的镂空设计,方便孩子取手。 儿童房尽显童真趣味,符合儿童天性的俏皮,活泼的氛围萦绕在空间中。儿童的空间不仅是睡眠,更是承载童年的回忆,唯有阳光和好心情,才是童年最不可辜负的礼物。
设计亮点
卫生间大理石墙面和地面形成连贯的一体,吊柜、洗手池、壁挂马桶上方的储物都赋予了卫生间强大的收纳属性。 浴缸洗去一天的疲惫,双台盆是大宅的标配,镜柜是开封和封闭的组合,满足不同的收纳需求。浴缸靠窗,一边泡澡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十分惬意。 女儿房的卫生间通体花白大理石,连卫生间的收纳柜门都用了贴合女孩的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