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三口之家,第一次装修是在父母的张罗下“享受”现成的婚房,十几年过去,女主动了强烈的装修的念头,还要从设计师将她给父母的养老房改造后。合理的收纳将小户型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便有了这次装修的计划。
装修后
原始户型期待改善: 1、收纳严重不足,客餐厨功能受限制 2、属于一家人交流的公共区域原户型中没有明确区域 3、卫生间空间较小,没有干区 4、儿童房的榻榻米设计不合理,空间浪费率比较高 5、冰箱的位置尴尬,厨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大冰箱的愿望期待实现 6、虽然是南北长条形的户型,整体通透度不高 方案实现: 1、儿童房单独的收纳和学习区域实现 2、拆除原本主卧与厨房相隔的墙体,卧室向南压缩后,合并阳台区域 3、扩大餐厅厨房空间,满足大冰箱的需求 4、卫生间干区,设置在入户门旁,面积虽小,功能俱全
设计亮点
从厨房角度可以看到进户门一侧鞋柜收纳和台盆,进户门没有做厚重的门套设计,讲整体风格的简约度做了加持,进户门两侧都留有总宽50cm左右的鞋柜,满足每个季节日常一家三口鞋子的收纳,进户门选择外开,对于室内的柜子使用不会有任何影响。**小心机**台盆占据过道的位置后,台盆这里的尺寸卡的非常极致,设计师选择台中盆,全网搜集后,淘到唯一成品且满足安装需求的台盆,实际使用下来非常奈斯,只需要300rmb,台面直接延伸到鞋柜好用指数五星。
设计亮点
严格意义上的客厅是由餐厅实现的,扩大了餐厅面积后,将会客区域置于房子的中心区域
设计亮点
原始户型中顶部的梁体有原始预留的槽钢做了加固,考虑到整体层高,梁体直接裸露,吊顶以可以安装薄款筒灯为基础的高度做处理,扩大厨房空间后,一家人围坐吃饭的交流空间得到扩展。 餐边柜整体深度做了40cm深度,结合开架、抽屉和柜门的形式,满足日常中小型物品的收纳,开架部分有预留给小电器的使用空间。
设计亮点
厨房选择做集成灶,释放吊柜的空间,将想要的电器基本配置到位,洗碗机,蒸烤箱。 水槽一侧的顶部不做吊柜的考量在于释放入口的空间,增加空间的开阔感,窗户的光线和气流覆盖范围更广泛。
设计亮点
卧室和餐厅的隔墙做了口袋对开门,最大限度将空间通透度提升,在大部分日常的生活中,门是打开的状态,身处其中开阔感带来的更多的是心情的愉悦感。 口袋门在吊顶阶段需要对接木工预留好轨道槽,固定的宽度和深度,顶部需要做加固处理。 卧室设计相对简洁,在设计之初就对成品的家具尺寸以及电视的尺寸做了设定和预留,衣柜的颜色做左右拼色处理,奠定卧室的暖色调子。
设计亮点
为了达到更为简约的效果,阳台没有选择做传统的布帘,而是选择木百叶,遮光度完全可以满足卧室的需求。 床对面的衣柜连接阳台的洗衣柜,洗烘套装对小户型十分友好,阳台外部有支架晾晒区,内部吊顶拉平后取消晾晒让卧室空间整体度更好。
设计亮点
取消了原本的榻榻米设计后,高架床加床下活动区域的设定非常符合女儿的需求,按照装修前日常使用的书桌尺寸对床的宽度以及电源网口的位置进行配置,衣物收纳,书籍收纳,活动区域都得到了满足
设计亮点
卫生间的180度开合的pd门,小户型闭眼可以入,非常节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