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二手房改造项目,具有大多数二手房的通病,回字型吊顶+水晶灯、空间储物量少、功能单一,改造旨在让旧房焕发新生。原户型虽然是南北通透,但是在空间面积配比上有一些问题,并且从前的装修风格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审美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于是全部拆除。
装修后
改造后: 1.根据业主需求,三房变四房,书房半打开状态,将弧度的隔断再置入其中,也是家里的一个个性化标签! 2.把原来的厨房进行分割,在北面预留了一间儿童房,厨房和儿童房通过一片弧形墙界定开; 3.开放式厨房,空间的通透性和采光得到提升; 4.阳台都包进次卧,扩大空间使用面积。
设计亮点
入户做了一个落尘区,通过地面颜色做了一个区分。除了玄关基础功能之外,柜体的阳角也进行了包边处理,从入户就开始运用弧形的元素,为后续做铺垫。
设计亮点
原始空间非承重墙拆除后,可以看到空间比较开阔,客餐厅之间的光线可以到达公区的任何地方,就连玄关也可以照顾到一些。 客厅采取了一种集约化的策略,将收纳空间、电视背景墙以及次卧室的入口整合在一起。不仅优化了空间使用,提升了功能效率,而且还赋予了整个区域一种流畅而统一的视觉感受,使每一寸空间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在集中处理了必要的功能区后,特意保留了大片的空白区域,为居者提供了一个宽敞的活动范围,也为整个空间带来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同时,特地保留了一大扇整面玻璃,希望能够开拓视野,同时最大限度地把采光引入室内。 除了在过道处对吊顶进行了划分,客厅区域采用整面吊顶,墙面乳胶漆的选择也是往奶白的方向去走,由于本案的重点是书房的设计,所以其他区域尽量去塑造一个简洁的空间。
设计亮点
【左滑查看砌墙过程】 餐厨之间的隔断,在材质上做了区分,引入温润的木元素包裹原始墙面,同时圆弧倒角,木纹肌理赋予空间既自然又随性的美感。 隔断面向厨房的一侧,置入了一个水吧台,用于补充厨房收纳的同时,又可以巧妙地转变成餐厅的背景。厨房和儿童房之间用弧形墙隔开,呼应家里“弧”的元素,强化这一特点。 除此之外,通过弧的曲线,既不会减少厨房做饭操作台的空间,又扩充了一点儿童房的使用空间。
设计亮点
【左滑弧形隔断制作过程】 餐岛一体的组合,既满足了日常的功能需求,又在不经意间增添了隐形的收纳空间,避免了墙面柜体的直接储物功能,从而保持了空间的纯粹与宽敞。 “弧形”是一种柔美的意象,也承载着流动和包容的特性,但当它与胡桃木这种具有质感和深邃色泽的材质结合时,平衡了柔和与坚韧,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力量和硬朗感。 整个空间的基调是素色淡雅的,唯独书房和餐厅之间的弧形隔断是胡桃木色,是空间中唯一的重色,像是空间中“顶梁柱”的存在,为了凸显出这一亮点,这就是为什么在别的空间中没有进行过多的设计。
设计亮点
开放式的书房通过胡桃木的旋转装置作了一个界定,既能保留到书房些许私密性,也大大提升了空间的艺术感,真正的将美观和实用结合在一起。 书房的固定长条桌考虑到双人办公的需求,而书桌后满墙高柜以满足书房和补充衣帽间的收纳功能。保留了飘窗的功能,避免书房单一的办公属性,增加多元的休闲娱乐方式。
设计亮点
主卧的衣柜收纳放在床尾靠墙的位置,进门处通过一个弧形背景和卧室进门有了一个缓冲,避免进来后的拥堵感。这种元素在整体空间的设计中也得到了呼应,形成了一个连贯而统一的设计语言。 淡雅的颜色调子,空间不争不抢,柔和的光线穿过窗户倾泻而下,在空间中铺陈开一层暖融融的光圈,空间仿佛张开张开臂弯给予居者温暖的拥抱。
设计亮点
次卧预留给业主的父母居住,把阳台包进室内后扩大使用面积,采用了移门形式,可开可合,老人居家也可以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同时朝南的房间采光好,无论是光线管理还是视觉扩张都得到了提升。 由于暖气片的原因,次卧的衣帽储物同样放置在床尾,床头结合墙面做了L型转角书桌,下方做储物,就可以在卧室中产生一个小型的办公,学习空间。
设计亮点
经过改造后,可以得到一个儿童房,床靠墙放置,预留过道和活动空间,除了必要的储物等固定家具,空间留白,加上棉质的床品,带来一种回归自然的纯朴感,留给业主自己装饰的余地。
设计亮点
客卫将洗手池放在外面,淋浴间想要做成浴缸的样子,类似日式泡汤的感觉,所以砌了半高的墙,后期可以安装浴帘,以免淋浴时水溅出。 主卫干湿分离,壁龛、电热毛巾架、镜柜、台盆下储物柜,卫生间的储物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地面和墙面使用同样的瓷砖,即便是小的卫生间,也能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