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原始房屋已经住了十多年了,早已出现墙壁脱落、电线老化、家居霉烂等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业主一家的正常生活,空间利用率太低,视觉不美观而且还影响采光通风,厨房布局不简便储物实力也不足。
装修后
改造后的设计亮点: ①老房焕新,转危为安: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逐一排查各个区域,将所有存在危险的设施设备全部清除; ②增设柜体,收纳扩容:在不影响空间整体感与流畅性的基础上,在卧室、餐厅、厨房与卧室均定制大量柜体,实现空间“减负”,彻底解决收纳难的问题; ③布局调整,使用便捷:将厨房布局重新调整为U型,三面操作台动线简便,拿取顺手省时省力,而且其中两面墙都定制了上柜+下柜组合,收纳空间充足; ④重塑风格,焕然一新:轻简于形,奢繁于心!家居风格塑造为现代简约风,以“简洁”“舒适”为主,空间大量采用浅色调,整体给人感觉温馨又大气。
入户玄关处,以悬空、分割的形式来打造,避免玄关处视觉压抑,也能起到“从入户到客厅”视线缓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客厅隐私。玄关柜体丰富家庭的功能性,鞋柜、置物柜都能相应利用起来,让鞋子和出入门的常用物品都能被分区妥善安放。
客厅、餐厅和阳台一体化的设计,视觉上更显空间大,采光与通风实力得到显著改善,简约的吊顶搭配质感突出的家具软装,空间更有层次感,同时营造了更强的互动性与空间的多元化可能。 客厅整体以功能性和舒适性为主,打造一个精致温馨的生活环境。柔和雅致的暖色系为基调,原木色地板与柠檬黄墙面搭配,和谐、质朴、活力。 沙发对面的墙壁为电视机背景墙,悬空柜呈现出的悬浮效果不仅颜值高,而且底部也便于日常清理。电视柜虽然腿部纤细,但稳定性很强,多放置一些重物都完全不用担心。 茶几与电视柜为同一系列,并且与整体客厅风格色调相呼应,大理石材质让朴素的空间多一丝奢华之意,形成松弛有度的美学平衡。 阳台与客厅相通,空间边界处采用轻纱窗帘隔断,收起窗帘时便是整体的大空间。同时地板通铺设计,视野上更显开阔。
阳台以“家政型”为主,美观实用两不误~在一侧定制家政柜,用于存放衣架、肥皂、毛巾等物品,也能分担客厅的储物压力,将一些生活用品存放在阳台,实用性拉满。另一侧定制一体式洗衣机+柜体,不占空间不显得局促,整体阳台的功能性得到充分利用。
餐厅与客厅相通,并没有使用软装进行区分。我们选用可伸缩餐桌,并且靠墙设置,不影响日常活动路线,若有亲朋来访,将餐桌拉展开来,就能容纳多人同时用餐,很是方便。
厨房风格以乳白和棕黄为取色,纯粹且内敛,再搭配流畅硬朗的线条,视觉上立显延伸的效果,让空间充满高级感。设计师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将原本的L型台面调整为U型操作台,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高效的布局让动线更加顺畅,再通过上柜+下柜的组合,充分提升厨房的收纳力!洗涤区、烹饪区和储物区明显划分,三者互相搭配,使用起来方便实用。
主卧对于“功能性”同样有着精细的追求,室内暗藏小细节:安装内嵌式衣柜,弱化空间的界限感、节约空间而且具备强大的收纳功能,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卧室色调迎合上客厅的浅柠檬黄墙面,灰色系的床品与原木地板相互搭配,整体空间氛围自然与温暖相融共生,光影摇曳之间,尽享安逸好时光。
次卧延续主卧的温馨格调,以“去繁就简”的设计笔触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没有过多的装饰,简约、实用又富有朝气足矣。整面墙的通顶衣柜,可以避免顶部留空出现的积尘情况,而且还能增加衣柜的体积,足以归类存放一年四季的衣物被褥,此外在视觉上也更加统一美观。
由于卫生间面积有限,所以我们进行常规的干湿分离布局,淋浴区、洗漱区、马桶区分区,湿区使用移动玻璃门隔断,将水蒸气阻隔在内,使用完毕后及时开窗通风,这样也能避免湿气流窜到干区,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正常使用,给家人带来便利的体验感。
楼梯造型不同于盘根错节的曲线,而是以一种规行矩步的交互方式来连接上下两层,承载着场景转折的作用,而且视觉上规整舒适,经久耐看。楼梯处根据结构楼梯走向,在下方安装定制柜体,有着连接上下两层的储物功能,充裕的储物容量,再多的物品都不愁没地方放啦!
拾阶而上,来到阁楼,设计师规划为多功能房间,思考人与空间之间的多元关系,先简单布置一张沙发,暂且用作观影娱乐使用,日后业主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需求,增设书桌椅或者收纳柜体来满足更多场景的运用,因为阁楼拥有阳台,所以再规划为洗晒区也很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