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这套113㎡的三居室旧房改造项目位于成都。结合屋主的实际需求,我们将本案的设计重点放在了如何平衡整体空间动区与静区的空间规划、全屋收纳设计、以及空间多功能的使用上。 (原始户型图) 1、原始户型中有一面承重墙几乎位于空间中心,这个墙体置中地将整体空间分割成左右两个区域,但这两者并没有任何空间上的过渡,生硬且不实用。 2、因屋主对休息空间的特定需求,除了主卧以外还需要在书房内设立独立的休息空间,以便在不同的工作时间段不打扰彼此休息。 3、原始户型中,厨房与客卫被放在了一个空间里,功能使用不合理。 4、原始厨房空间面积较小,没有多余的位置来放置冰箱。 5、需要增加更多的储物与收纳空间,并且按照各个区域的实际收纳使用需求,有效分区、分类。
装修后
(改造后户型图) 1、我们利用原始户型中的这面几乎位于空间中心的承重墙体,将空间分成了动、静两大区域,并设计了一条走廊来过渡这两者,使动线更合理,同时创造出更多空间让玄关区域变大,也起到了两区之间缓冲的作用。 2、我们把主卧、主卫、书房、及书房里的「房中房」小卧室,都设置在了静区空间里,让动、静空间功能分割更明确。同时特别设计的「房中房」小卧室也满足了男屋主在工作与休息时不打扰到爱人的需求。 3、将原本厨房与客卫的空间分割、彼此独立,扩大了厨房面积,并利用延长出来的冰箱柜体拓宽厨房的使用范围。 4、分别在玄关、客厅、餐厅、主卧衣帽间等各处设置了多组储物收纳柜体。根据不同空间的储物需求,柜体内也设计了多种不同分区、收纳功能强大。
设计亮点
定制的无边框极简入户门让玄关区域简约整体、一体性强。从餐厅看向玄关及走廊视野。玄关处的穿衣镜,造型元素呼应走廊上的拱形结构门洞。玄关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左侧是封闭式挂衣区;右侧是开放式次净衣区,柜体下方悬空20cm的空间可摆放当季拖鞋。
设计亮点
公区空间也是本案的动区空间,整体设计以极简奶油风为主基调,强调空间舒适度的同时更注重整体的布局规划。主要包含玄关、客餐厅一体、厨房、生活阳台、以及客卫空间。空间整体采用墙地顶同色设计,打造通透一体感氛围,色调和谐统一。在现代简约的空间基础之上,搭配原木、胡桃木、等不同木质的自然质感,丰富空间层次。与墙面同色的一整面收纳柜体+电视墙,通过圆弧结构一直连接到玄关柜体,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体与连贯性,还同时满足了玄关与客厅区域不同的收纳需求。
设计亮点
餐厅区域以餐桌居中形成了洄游动线,配合后面整墙的定制餐边柜来满足餐厅区域的收纳与整理。从餐厅看向走廊与书房方向。整体餐边柜是以吊柜+地柜的形式让餐边柜附带操作台面的功能。台面用于放置咖啡机、磨豆机等设备,也是水吧台和家里的咖啡角。柜体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完成收纳整理。
设计亮点
厨房入口处。我们扩大了一定的厨房面积,左侧为操作台,水槽在窗前,右侧是灶台和烤箱。按照备菜、洗菜、做菜的操作动线顺序,丝滑流畅让效率加倍。厨房门口设计了口袋推拉门可以有效隔绝油烟,打开时可完全收入侧面墙体,扩大与公区的空间感。
设计亮点
主卧整体是套房的形式,休息区和迷你衣帽间与一条走廊相连,一直连通到主卫与独立收纳柜。主卧走廊末端左侧通往主卫,右侧是一处隐藏式收纳柜体。同时透过走廊处的圆窗可以看到书房里的「房中房」小卧室。我们在主卧床的右侧规划出了一个只有1㎡左右的衣帽间,通顶的隐形门让空间整体性更强。虽然衣帽间只有1㎡左右,但收纳分区与设计布局清晰明了且分类有序。
设计亮点
书房作为通向静区的过渡区域,不仅可满足工作学习、睡觉休息、还满足了男屋主可以在工作与休息时不打扰到爱人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整面墙的置物书架来满足放置屋主3000多本藏书的收纳需求,同时根据不同书籍的实际大小进行分层与布局设计。书房与主卧的入口处,从主卧看向书房视野。配置了可升降书桌作为工作台,可站、可坐、告别久坐的劳累。书桌后方的墙面结合了综合储物柜体,柜体背面预留了夹层空间用来收纳通往主卧的推拉门。
设计亮点
墙地顶同色的设计方式贯穿始终,搭配木纹柜体和壁龛来满足主卫的日常收纳需求。从走廊看向客卫方向。客卫位于餐厅角落末端,采用了隐形门的方式让整体空间保持极简的整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