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艺盟百胜红木家具

2020-06-02

原器是王世襄旧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明清时期的罗汉床结构,大多由围子和床身分体组合的。而该床围子与床身不能分体,关键是其腿足与围子立柱一木连做。这张罗汉床在传世实物中虽不多见,但在元代至顺刻本《事林广记》中有其踪迹,故属于中国古典家具中的传统样式。

该沙发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床屉与管脚枨之间设立柱,立柱与腿足之间形成的空间配置竖框,立柱与立柱之间的空间,装楣子式窄横框。这种结构形式与明清时期流行的竹制家具匠作手段十分相似。古代用竹子制作家具必然存在两个弱点:一是竹的受力强度不如木材坚实,易弯曲,故竹制家具必须用立柱支撑或镶框以增加强度;二是竹子不能出榫,故凡交接处多用裹腿做。对于本例沙发来说,床屉四边与管脚枨虽未采用裹腿做的方法,但柱间镶入方框的做工当是非常典型的。这张红木沙发床体大边和抹头用材粗壮,且是硬木紫光檀料,故有很强的承重力。由此,床屉下部仿竹制家具的结构形式显然是出于一种装饰的目的,以此来弥补腿间空旷、单调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