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乐装饰
2023-06-17
从零售到整装的转型
5月27日,长沙芒果馆,华美乐董事长郑晓利应邀出席【第三届中国装修零售新物种大会暨首届装博会】。
在众多分享嘉宾中,华美乐代表了一类独特的转型企业。很多企业都是装修向零售转型,而华美乐则是零售向装修、进而向整装转型。
1、开局:仓储式建材遭遇“水土不服”
1995到2005年,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材超市在国内市场备受瞩目,市场表现非常火爆。比如,美国的Home Depot、英国的B&Q。这些建材超市在国外市场是主流,在国内市场也一路攻城掠地,成为知名的世界500强。华美乐做出重大抉择,正式入局建材超市,用4年时间在东莞和广州开了8个大型建材超市。
华美乐每个超市平均一万平米左右,8个就是8万平米。这个规模,放在20后的今天也称得上业内“顶流”。不遂人意的是,问题出现了,很简单:国外的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为什么建材超市在国内水土不服呢?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管理难。开超市非常考验管理能力,1个建材超市大概需要管理400到500人。管理如此庞大的员工,需要将业务、流程、组织等等完全打通,难度非常大;
第二,成本高。仓储式建材超市独立主体,与家居租赁卖场不同,建材超市需要全额纳税和统一管理。
第三,国内无DIY市场。这是建材超市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国外人工非常昂贵,装修都是自己买建材自己动手。而在国内,所有建材买回去都是要经过装饰公司、施工工人来进行施工。
2、转型 。大卖场+总代理+多级营销渠道。
突破仓储式建材超市在国内的“水土不服”,华美乐做出了一次转型。只有尝试往轻模式方向走,转型为代理模式。过去经营多品类、多品牌,自然演化为多品类、多品牌的代理商。顺势而为,开启了“卖场+总代理”的轻模式。
华美乐当时几乎拿下了家居建材多品类的总代理,瓷砖、洁具、门类、灯饰、定制都成立有专门的事业部。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效降低了管理难度和库存成本,成为多品类、多品牌集成商。一个经销商所能干的渠道我们都干了,成立了各种事业部,做线下零售、电商零售,还做工程,做大的2B的生意。
3、主动转型 华美乐独特的装修1+N模式
新课题是:简单的经销商模式能持久,能长远吗?并不能解决未来。华美乐选择了主动转型。2011年下决心干家装。决策依据是:做家装可以到前端去截留客户,从设计、人工环节把材料装进去。形成以家装为主导,加上原有的大卖场,形成“装饰+大卖场”的选材中心。有了选材中心这样的雏形和样板,接下来华美乐深耕东莞、深圳和惠州三城,连续开了70多个这样的装饰公司。叫社区店,大概一百平方,都在小区楼下。然后在社区中截留客户,服务客户,把他带到大店来成交。
4、锁定整装赛道 “四个一”运营模式
随着整装成为行业新趋势,华美乐在前一个基础上很自然的选择了整装赛道,重新出发干整装。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一’运营模式”,分别是:
第一个“一”:一套管理模式。华美乐打造了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适用于所有新开的整装馆,组织架构、流程、操作全部统一,激励方案都是统一的。
第二个“一”:一套供应链。华美乐自建库存、配送、安装体系。所有品类做库存、所有商品统一配送、这样做,服务更有保障、成本更低,关键是核心要素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个“一”:一套产品系。面对客户的多种需求,华美乐有自己的一套产品系。为满足客户需求,店内有多达1600单品左右的SKU,并且能够每年保持30%以上新品更新。量大、更新快,能够保证产品及时迭代,以最少,最潮,最美,最酷的产品系列让客户自由选择。
第四个“一”:一套数据化系统。目前,华美乐所在13个城市的13个门店里面没有财务人员,预算人员,也没有采购人员。材料都是统一从总部配送,各地门店只管下单;通过系统模板,就能得出预算。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不仅让各个城市门店运营简单有效,减少了大量岗位重叠,从源头上遏制了内耗和推诿!
5、整装的高确定性,为做好口碑创造了条件!
家装行业的两大属性,低频和节点多。用户决策力低,但同时也给行业创造口碑带来了巨大机会。尤其是整装时代的到来,以及整装要求的高确定性,为行业做好口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家装的未来靠口碑,口碑才是家装最大的流量入口!静下心来做口碑才是正道靠的是坚持、持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坚守长期主义一定会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