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3个门,66.7㎡多出餐厅、儿童房、小花园
最家设计
2020-06-22
今天小编来分享一个“小黑屋”变身“大光明”的逆袭好榜样。这个案例改造最最巧妙的地方在于:仅仅改变3个开门的位置和方向,就引入了双重采光,空间不用大改就“莫名其妙”多出了餐厅、儿童房和小花园。是门神奇还是《最家计划》设计师神奇,快来看看吧~
案例信息
- 坐标:哈密路
- 面积:66.7㎡
- 户型:一室一厅
- 居住:三口人
- 设计师:陈文波
采光差 / 动线乱 / 空间小
委托人崔先生说到自己家的老房子,总会出现脑壳疼的表情:
(1)66.7㎡住三口人,怎么算都不够用;
(2)采光极其差,站起来都会挡着稀疏的光线;
(3)有储物间、有杂物间,收纳还是大问题;
(4)宝宝慢慢长大,需要有属于独立儿童房;
(5)家具不多,横着摆、竖着摆,总是那么挤......
崔先生家原始房型存在的问题 ↓↓↓
(1)缺少玄关,衣服、手袋只能随处堆放;
(2) 厨房小于标准尺寸,进门就见杂乱的厨房;
(3) 客餐厅动线不清楚,融为一体,空间混乱;
(4)缺少儿童居住空间;
(5)储物间、杂物间太远,几乎闲置。
设计师将改造重点放在以下5个方面: ↓↓↓
(1)调整空间布局,将储物间并入室内空间
(2)改变卫生间、卧室、储物间进门位置
(3) LDK布局,即客厅、餐厅、厨房在一个空间
(4) 增加儿童房,小花园重做布局,隐藏洗衣房
(5)最大限度引入采光,做各个区域收纳规划
洄游动线 / 分色设计
如果单纯的将小空间扩容,那实在也体现不出《最家计划》节目组的高深之处,本次改造就另辟蹊径,邀请设计师陈文波,让小家不仅好住,更要好看、好高级!
经过和崔先生一家的细致沟通,还有新的收获:
(1)崔先生暂住过储物间,晚上起夜都要穿过院子再进客厅,冬天又冷又难受,本次居住改造,特别希望能够改变进门问题;
(2)给崔太太看意向图时,她在偏粉红色和可爱的空间两个图片有停留,设计师get到粉蓝、粉青色都是她喜欢的。
空间置换 -- 增加玄关,扩大卫生间
进门是一定要有玄关,这让回家有种仪式感,也作为缓冲区域,能够收纳外套、鞋子、手袋、钥匙等很多物品。
第一次改门:改变卫生间开门方向,宽度扩大20cm,洗手盆外置,释放了卫生间内部的空间。卫生间里下面是小方砖,上面是粉青色,分色设计可以增加小空间的视觉高度。
洗手台外置将过道动线和洗手台动线重合,节省空间。1.4m左右的台面,放个香氛或者装饰品,要比原本的开门见厨房高级太多。进门右手边可放换鞋凳,也可放玄关柜做收纳。
LDK布局 -- 形成客、餐、厨互动空间
起居室+厨房+餐厅,这样的LDK布局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相当大的使用空间。
原厨房仅有2.3m很窄很短,改造后L型厨房长度在2.7m以上,动线合理,圆形餐桌嵌入L型厨房区域,不占用客厅空间。餐桌直径90cm,标准的4人位,偶尔父母过来一起吃饭也是可以的。
顶面灰青色和墙面暖粉色的中间做白色层次,上下配色再加层次,可以将空间拉开,这样能够小空间显得更开阔。分色设计用色块来做区分不同空间,减少造型对面积的损失,小户型又美又省的好方法。
厨房植入客厅,将原本客厅狭长的弱点变成优点。客厅-橱柜-卫生间都有一个线条做拉伸,感觉是在一条线上,但是每个空间却是独立存在的。
洄游动线 -- 解决进门问题
第二次改门:原本卧室门对着厨房,改到客厅门一侧,改变开门方向之后,卧室右侧整面墙做顶天立地收纳柜,也给客餐厅一个完整的空间。
第三次改门:缩小储物间面积,在储物间和主卧连接处增加过道空间,储物间原本对着庭院的门改到正对主卧,用过道连接,这样直接进入房子,再也不用绕路了。
电视柜做成低矮有趣的弧形收纳柜子,不用复杂的线条,而是用了去风格化的分色设计和圆弧几何方法,增加卧室高级感。
原本的储物间改成儿童房,书桌正对着庭院,落地玻璃做一个开窗,这样就形成儿童房-庭院-客厅的洄游动线。玻璃采用中空隔热、断桥铝,居住的保温、隔热的条件完全是足够的。
鸡肋变身 - 闲置庭院变成小花园
原本储藏间、杂物间散乱分布,庭院里还有一条条绳子晒衣服,从客厅往外看,全都是花花绿绿的衣服,真的是又丑又遮光。
改变洗衣间的方向,放在客厅看不到的一侧,用间隔1cm的木格栅遮挡住花花绿绿的衣物。正对客厅部分改成小花园,在原本庭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花园和洗衣间的功能。
收纳小贴士
很多业主说家里收纳不够,并不是收纳总和少,而是没有在各个空间做合理划分。崔先生家改变三处进门方向,增加了玄关柜、餐边柜、整面墙大衣柜、儿童房收纳柜等等,每个空间都有专属的合理收纳,这样小家才会越住越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