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你家不是酒店更不是博物馆,别照着抄他们那一套灯光设计了!

Zero空间美学

2020-09-01

在家居装修领域里,专业性最强的可能就是灯光了。灯光是一个词,其实是两个字,一个灯,一个是光。我们这几年做了几款自己还挺满意的灯出来,但从来不敢说自己弄明白了光。

说光复杂,对普通购买者来说,是因为这里边的名词太多。比如色温、显色指数、功率、流明、光照角、直射反射偏光、筒灯射灯等等。不下一番功夫弄明白,普通人很容易被吓退,觉得这东西太复杂了,或者蒙着眼胡搞了事,或者缴枪投降、径直去找设计师服务。

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因为在研究和生产射灯,拜访了很多专业人士,有专业的豪宅灯光设计师,有给设计师做培训的灯光导师,更有几个专事出口筒灯射灯的制造商老总。

每见一次,我们的认识就深入一层,一些观点也更加明晰。灯光设计师们都认为灯光设计是个非常个性的事,必须由他们这种专业人士按照每家每户的不同需求,单独设计。

但我们的观点恰恰相反,觉得如果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绝大多数人靠自己也能把家里的光,布置明白。有些商业照明的思路,不一定非要移植到家庭装修中。很多看似玄奥的概念和理论,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其实最后也会发现没那么难。

大体上我们的观点是,用点儿心去了解的话,大概百分之七十八十的用户,能够自己搞定布光这件事。这之外如果还有更高的要求,那才需要求助灯光设计师的专业服务。

因为绝大多数的厨房要吊顶,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布置暗装射灯

灯光布置要考虑人的行动轨迹,厨房的操作区域在哪,灯光就要照射到哪

客厅卧室等区域,如果吊薄薄的顶,也可以用暗装射灯,甚至可以不用主灯

不愿意吊顶也可以用明装射灯

一些需要弄懂的名词

1. 筒灯射灯

其实在行业内是不存在筒灯和射灯的区分的,它们都叫做射灯。之所以拎出来说一下,是想让购买用户弄明白这两种灯的区别。射灯大家好理解,筒灯是什么?其实就是加了柔光片的射灯。

射灯

加有柔光片的射灯就是筒灯

早几年,因为射灯的性能不那么强,照角相对小,为了实现泛光照明的需求,有些厂商就把射灯加了一个柔光片,叫做筒灯,这样光线照射出来就不再是聚焦的,而是均匀透光。不过,加柔光片同时衍生了新的问题,就是亮度损失,至少损失了20%左右。

这几年随着照明技术的提升,很多射灯的照角可以做得比较大,而且防眩功能做的不错,筒灯的优势不那么明显了,劣势却越发突出。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除非很专业的需求,或者家里比较大布光要求高,一般家庭用射灯就够了,毕竟照角大了,也防眩了,而且还不用损失亮度,亮度一定意义上就是钱啊。

2. 流明

流明和功率一起,构成了发光效率的概念,这两者决定了灯的亮度。一个功率10W的射灯,发光效率是100流明/W,那整个灯的亮度就是1000流明,相当于1000根标准蜡烛的亮度。如果一个功率10W的射灯,发光效率是80流明/W,那整个灯的亮度就是800流明。

买灯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标注,功率越大,灯越亮,发光效率越高,灯越亮。很多人知道瓦数意味着价格,不知道发光效率数其实也是亮度数据,有时候瓦数不那么高,发光效率却高些,最终亮度也会高。

3. 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是表示射灯性能的重要指标,指的是色彩还原度,通俗的理解就是跟太阳光的接近程度。射灯毕竟是人造光,造出来的这种光越接近太阳光,显色指数越高。

关于显色指数是不是越高越好,行业内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其实显指过了80就可以了,尤其是这两年的射灯,你想找显指低于80的已经非常难了。一种说法还是越高越好,显指97、98肯定比显指92的好。

因为在工厂亲身体验过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是,显指越高,明显光线看着越舒服,尤其是不同显指的灯同时点亮,更为明显。当然,达到97、98显指的灯相对贵一些,但从使用效果计,多花点儿钱,我们认为是值的,因为确实舒服。很多显指低的光,眼睛不是很舒服。

CRI是color-rendering index(显色指数)的简称,可以看出,显色指数越高的,苹果的色彩还原度越高

4. 色温

色温应该是这些名词里最广为人知,最好懂的了。通俗理解,色温就是光的颜色,是黄光(暖光),是白光,还是暖白光。

通俗说,色温越低,光越黄,色温越高,光越白

不同的人对色温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场景对色温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有人喜欢温柔的黄光,有人就喜欢通亮的白光或者暖白光。厨房因为涉及操作,就得用白光或者暖白光,而卧室为了睡眠,一般用黄光(暖光)好一些。



关于色温的选择,基本上是个性化的,并且参考各个空间的使用要求即可。只是有一点提醒,如果空间是相通的,在同时点亮的时候,色温最好一致,否则视觉上会很受。

5. 照角

照角就是照射角度,决定了照射面积。照射面积不一定是越大越好,而且是取决于你的需求。

如果你希望把光聚集在你家里的某个物体上,像博物馆那样每天可以细细玩赏,那一定要照角相对较小的射灯。如果你希望能照射的面积尽可能大,那照角就越大越好。

光线照角

不同的照角发出的光线效果是不同的,这个比较专业的射灯供应商,都会有效果图,也会有根据空间高度、面积来计算你需要的亮度的公式。通俗的说,如果是要求照亮面积大,那功率越大,照角越大,照射面积越大。

6. 防眩

这几年新的射灯产品,防眩都提上日程了。所谓防眩,就是指在一定距离看射灯,不刺眼。甚至极端情况下,有的射灯你垂直站在灯下都不会感觉刺眼。

实现防眩是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芯片、透镜、反光杯,还有灯的深度。一般地说,一个好些的射灯,不可能太浅,比如从灯的边沿到透镜的距离,至少得有个5厘米深才能实现防眩,这也可以成为你购买射灯的一个判断标准。

从灯的边沿到透镜的距离,比较深才能实现防眩的效果。所以好的射灯都比较大,比较深

一些应用方面的建议

关于家里分空间分区域的灯光布局,等我们未来找时间继续开一篇详细写。这里介绍过名词之后,再把一些很多人不太知道的建议,简单说下:▼

1. 聚光照射家庭用处不大

如果你去酒店和商场,很大概率能见到一些射灯集中照射到某个物体。比如博物馆的灯都要照射展品,都很聚光,高级酒店会把射灯照到床品,让你感觉到床品的高品质。如果你找灯光设计师,也可能在你家里布置几个射灯,专门像展示艺术品那样聚光照射,让你回家之后可以看到你的心爱或者花了不少钱买来的摆件,熠熠生光。

博物馆的灯光需要将灯光聚焦在某一物体上,便于观看

酒店将灯光聚焦在床品上,会让床品品质更显好

将灯光聚焦在某一角落或物品上会让物品熠熠生辉

不过很显然,家里这种对摆件或者某些物体聚光照射的做法,不是常用场景。你家真的布了这种光,也主要是增加情趣的,未来会点亮的几率其实不大。

如果你认同这个,那买灯的时候,尽量不要买照角太小的射灯,因为那种射灯就是干这个用的,其实真用起来,不会怎么点。家里用灯,主要还是考虑功能需求,另外就是灯的外观设计。

2. 轨道灯家庭意义不大(除了好看)

我也是这两年才想明白的,其实轨道灯的作用也是聚光照射,难以用这种灯实现泛光照射。而轨道灯之所以比较流行,尤其是在很多商业空间里很流行,其实首先是因为轨道灯好看。所以,如果你看中轨道射灯的装饰性,那家里布上一排没问题。

如果你希望用轨道射灯来实现功能照明,可能意义不太大,因为轨道射灯也都是聚光照明,主要是照射墙面或者书架、某些摆件的,是一种比较高级地脱离了低级需求的灯。

轨道灯颜值很高

轨道灯很多时候可以用来照射墙面,用反射出来的光给环境照明,这个时候,轨道灯的照角就得大一些,太小的照角无法把整面墙打亮

3. 屋顶和墙面的反射光有意义

之前说过,高级的光是让你感受到光却看不到光源。一定意义上,射灯防眩功能的目的也是这样。从家庭光线布置来说,在客厅和比较大的卧室,如果能用反射光照亮房间,是比较好的。怎么照亮房间?其实是用反射光,把光射到屋顶再反射到空间,把光射到墙面,再反射到空间。很多高级酒店就是这么布置的,需要吊顶。因为不是直射光,这种光线比防炫的射灯射出来的让人眼更舒服。从产品角度,如果想照射屋顶,最好买灯管,不要布置灯带,灯带亮度不行。如果想照射墙面,可以买那种偏光灯,专责洗墙,效果不错。

把屋顶照亮通过反射光给空间照明,这样很舒服

吊顶里像暗装射灯一样的偏光灯,可以负责把墙面照亮,反射光再照亮空间

4. 不要忽视功能照明

以上说的射灯,主要是用来负责家庭的主要照明,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门厅走廊,基本主要都靠这种灯。当然,一些特别场景,比如餐桌的吊灯、书桌的台灯、客厅的主灯、落地灯等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灯来照明,同时肩负着靠自身颜值装饰空间的作用。

但有些灯,都是在某些家具或者区域使用,不那么起眼,也不要求多好,如果没有却可能很不方便。比如,橱柜灯、衣柜灯、地脚灯等等。这些灯,可以在定制板式家具的时候一并要求做了,也可以自己买。不用太在乎颜值和功能,有就可以,但没有,其实会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橱柜一定要装灯,否则将来用起来有暗区,很不方便的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