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你可以不爱,但请允许他存在

私宅整装设计张尧

2021-03-09



1月28日,教育部对《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表示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谁知道这个答复一出,立刻在网络平台上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纷纷围绕什么是“阳刚之气”展开了激烈辩论。







部分网友认为,现在一些中性或甚至偏于女性化外形气质的流量明星、“小鲜肉”艺人成为广大中小学男生的偶像,带偏了审美、带软了气质,会让这一代青少年身上缺少坚强果断,变得畏缩、怯懦,所以培养“阳刚之气”,打击“娘炮”之风很有必要。



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人的性格天然多元,并无高下、贵贱、好坏之分,只通过外观去评判一个人是否“阳刚”,并且以此为标准是很不科学的做法。







过去一提到“阳刚”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男人强劲、刚毅的外表,和豪爽、不拘小节的行为,似乎“阳刚”就是男性的专有形容词,如果男性不够“阳刚”就不是男人。



可是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阳刚”早已不是“行为男性化”代名词,它更多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与性别、外表无关,和优秀的内在品质有关。







像鹿晗、蔡徐坤等一类明星,虽然没有“阳刚”的外表,造型屡遭媒体批判,指责他们带坏审美和风气,但实际上他们注重仪表,干干净净,在舆论中努力练习提升能力,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给喜欢他们的人带来欢乐。



相比之下,另一部分有“阳刚”、“硬汉”的形象而广为大家熟知的明星,反而被曝出轨、家暴、无责任感,人品有问题,这样的“伪阳刚”才是真正带坏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







社会文明发展体现在多样性、包容性的进步,绝非是要大家怀着对事物的刻板印象,见到不符合自身审美的东西就进行打压,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同一种样子才对。



这就好比一个人装修时,带着刻板的眼光去看待家装设计,认为中式风格就是素雅,欧式风格就是华丽,现代风格就是时尚,极简风格就是省钱......



根据这些印象把对应的设计元素框定在同一标准内,容易导致装修出的家的样子虽然符合大众的审美,却怎么都觉得不像是自己家,即失去了“内在”和“灵魂”。





中式









中式风格不一定都是古朴素雅的,它也可以很奢华很时尚,即便没有隔窗、雕花、屏风、博古架的装点,也能让你一眼看过去就读懂它的浪漫和高贵。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种风格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必拘束于既定的材质和装饰,只需按照自身喜好去添置。



当设计的主旨回归一餐一饭,一花一茶之后,便能照见真实的生活。





欧式









欧式风格包含的文化多种多样,不是只有柱式、油画、巨大吊灯、复杂雕刻,以及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墙面粉刷。



它还拥有轻松、休闲的另一面,简简单单,像热爱艺术的青年般不流于矫揉造作,空间明朗,氛围亲切。











这样的欧式风格,即使不能让你“显贵”,却也蕴含无法比拟的美。





极简









认为“极简风格=花钱少”更是一种普遍且错误的观点,有许多看上去极简的家居设计其实都价格不菲。



打个比方,就像一件没有任何花纹和装饰的衣服,想穿着舒服、看起来效果好,不是随便扯一块白布缝纫一下就可以了的。











正因为没有任何装饰,所以需要质地极佳的材料和极致的色彩设计,来达到“less is more”的目的,并且最后呈现的效果,接受度也非常依赖个人主观感受,不一定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老一代总在忧虑新一代的成长,从70后说80后会垮掉,再到80后说90后会垮掉。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每代人之间的喜好有多大差异,时代依旧繁荣向前,新一代也有能力独当一面,成为中流砥柱。



所以,希望大家在面对不同的事物和看法时,可以再宽容一些,如同中国历史上群星闪烁的百家争鸣时代,学会尊重、包容他人的个性和差异,而不是盲目批判,甚至去“抹杀”不喜欢的事物,这样世界才能充满阳光,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