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普通人家装修,还是别聊风格了吧

欢居改造家

2021-05-12

聊到装修,装修风格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工业风、美式、欧式、新中式、日式、北欧等……很多现在经常被提及的家装风格。

聊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想要用一己之力去定义它们,而是想告诉大家:

外面听到最多的简欧、简美、地中海、新中式、现代简约,全都是非专业“设计师”瞎弄出来忽悠人的,和真正的欧洲、美国、北欧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 百度里的“美式”

▲ http://Houzz.com上的美国人家

百度里搜出来的那一堆图片,也都是误人子弟,从效果图丑到实拍。

▼▼

# 01

每种风格都有自己特定的习惯和思维



每次说到每种风格怎么打造,我们总要长长地列出来非常多的注意事项。如果只是略懂皮毛就和百度上的那些效果图一样,破绽连连,格调很低。

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就是这些风格的形成,和当地的气候、景观、人文,还有恰当的时间点,是无法割裂的。

不真正理解当地人的思维,完全没有办法把这些风格搬回自己家。

▲ 国内想当然的欧式

▲ 真正的欧洲人家

日式风格——是因为日本人追求的美是侘寂,喜欢天然的、朴素的、手工的,并且他们的文化更关注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之美。

北欧风格——是因为北欧极夜长、自然景观丰富,而北欧地区向来有自己动手做家具的习惯,因此北欧的家具行业蓬勃发展、用色大胆鲜明。

欧式风格——是因为欧洲市区很多遗留下来的老公寓,硬装上直接继承了原本的老装饰,而且欧洲各个国家的审美都不同,根本无法归类在同一个“欧式”下。

美式风格——是因为美国地大物博、历史不长,美国人追求享乐,又无可避免带有欧洲文化的影子。

新中式风格——因为我们和历史有断层,而且最近四十年社会变化太快,这个东西实在还没正式成型,所有人都还在探索。

▲ 附庸风雅的“中式”

▲ 建立在传统审美上的新中式

# 02

自己的家和别人的风格没关系

我们无数次看到各种言论:这个太冰冷不温馨、那个颜色太跳跃、这个太素、那个用了宜家太廉价。

因为这是别人的东西,适合别人审美和需求的东西,二话不说一律拿来主义肯定不能适应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审美有科学的部分、也有感性的部分。只要设计合理、搭配和谐,那么剩下的部分就纯粹是个人喜好了。

# 03

只有一部分人需要风格

真正问问自己,是不是有强烈的信念和充足的财力足以打造一个完整风格化的家,并且非这个风格不要?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一次旅行、一次异国生活经验,甚至是一个执念,就是想要在家里完整演绎出纯正的巴黎优雅风、老上海租界风、极简风。

他们为了维持视觉的纯正、审美的挑剔,一个门把手都千里迢迢从意大利买,一条踢脚线都特地从厂家定,上美亚比淘宝还勤快。

▲ 朋友家的Art Deco风

90%的人没有这样的执念也没有这样的预算。风格只是一个N选1的选项,而不是必须。

# 04

外国的风格无法照搬回家

国内房子的户型、结构,甚至是门窗比例都是适应国内法规、气候和生活习惯的,都注定了模仿其它国家的风格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照搬,必须要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又建立在理解之上,这实在门槛太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用能够买得到、买得起的东西打造出一个住得方便,看起来好看的家。家里采光不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采光问题”,而不是“什么风格采光更好”。

风格是不同的,但改善采光的手法却一样。

▲ 国内的高层住宅

▲ 欧洲的高层住宅

从外观上就有区别,更别说里面的户型。

# 05

被生产厂家掌握的“风格”

国内的厂家审美有些差,淘宝上即使是极有家页面,除开极少数设计师品牌和国外家具复刻,剩下的基本是灾难。就算是主材大厂家,牛的是生产能力,而非设计能力。

瓷砖清一色追求高光、超亮、大,工艺达到很高的标准,但并不好看。橱柜门、衣柜门、室内门、防盗门,清一色要加上莫名其妙的凹凸纹(模压)或图案(精钢),“中式门”就是仿欧式雕刻换成蜜汁酱肉色,反而想找干净、纯白的平板门需要大费周章。

▲ 你想要的橱柜(左)和你能找到的柜门(右)



一不小心选到这样的爆款柜门,直接前功尽弃,丑出新天际。踢脚线和石膏线本就是欧洲的产物,原封不动照抄别人的花纹曲线,那么整个空间就开始不伦不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棒的审美遇到这样的厂家,家里怎么也美不起来。所以,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只能被厂家销售人员牵着鼻子走。

# 06

只有一种风格——现代主义风格

长久以来,“设计”都是为权贵服务的,普通大众使用的东西都没有设计,全凭祖传经验和直觉。

20世纪初,打破精英垄断、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好设计成为了新的思潮,由此诞生了全新的现代主义风格。

这样的风格拒绝为了装饰而装饰,把功能放在了首位,把功能融入到家具本身的造型里,再借助工业批量生产的优势压低成本,并且在二战后成为唯一的主流,成为无国界的国际风格。

现代风格指的是实用、不浪费、不浮夸,并不等于“性冷淡”、“冷冰冰”、“看起来像医院和酒店”。

▲ 一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风格座椅,极大地影响和定义了现代家具的样式

现在,主流家具都是去除了多于装饰部分、把功能和造型进行融合的现代主义风格家具,只是不同的家具造型不一样,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而很多装修公司的“现代简约风”脱离了现代主义的初衷,骨子里还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却又因为审美水平不够而弄巧成拙。

为了区别这样的“中国式现代简约”,年轻人们只能用“北欧”这个新风格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我们想要的北欧,并不真的是北欧;北欧家具的优良设计感,让“北欧”成为“品味良好的现代风格”的代名词。

▲ 国内交换空间风格的“现代简约”

▲ 被归类到“北欧”中真正的现代风格

# 07

后现代风格,需要有先天条件

后现代风格是作为现代风格的反面诞生的,为了的是对抗单纯强调功能而弱化一切装饰的现代风格,对纯理性的实用主义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加入了装饰的元素,希望凸出建筑本身材质上的质感和构件,比如我们平时常说的工业风、还有一些古建筑修复再生时刻意露出梁架的做法,都是受到了后现代风格的影响。

但是我们自己普通人家里既不会有现代风格那么纯理性,抛弃一切装饰,也不会像后现代风格一样有那么多的建筑部件露出、建材肌理的展示,说白了已经是现代风格和后现代风格的中和。

但是,我们仍然在最大意义上接受了现代风格中强调功能和实用的思想: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之上,再去加入适当的装饰,就是符合普通人家的风格。



# 08

选好家具再定硬装

装修和建筑大体上的风格是一样的,但是细微的地方仍然有不同。家具也一样。

北欧地区喜欢色彩明艳、几何图案,美国家具体积庞大、强调舒适,西欧地区强调设计感和精致,日本地区的家具低矮、颜色素雅。

但是,它们都是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功能,弱化无意义的装饰。

▲ 这些都是现代风格

相应地,在墙面的颜色、地板材料的选择上也会有区别,这样搭配起来更和谐。

硬装最简单总不会出错,要是真的拿捏不定,就选没有花纹的基本款。喜欢的家具装饰,就看看能不能相互搭配,搭配起来好看就成,这就是你家的风格。

比起空泛地聊“简欧”、“美式”,不如就直接了当地给设计师看看你喜欢的家具,告诉他你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材料、什么图案,更接近你最爱的家。

风格,只是设计师大概了解客户喜好的一个方式。现在我们有手机,随时可以给设计师更直观地懂得我们喜欢的样式和图片。



- 欢居 -

| 老房翻新 | 厨房翻新 | 卫生间翻新 | 墙面刷新 |

欢居局装,让房屋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