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我缺的是小户型房子吗?我缺的是这样的装修啊

一鸣空间设计陳眞偉

2021-05-26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问题,学生时代住宿舍的时候,4-6人一间,每人一床一桌一柜,收拾得井井有条,一点儿都不局促。



但毕业后迫于经济压力租住或买了小户型的房子,却怎么都觉得地儿不够,生活一段时间后物品置办一多,就觉得屋子杂乱不堪,连带着心情烦躁。总觉得能在家里走出“微信计步排行榜”榜单前几的大房子,才算是个家。



其实说到底,就是没有好好地规划利用房子空间,要知道,大房子≠幸福,小房子≠蜗居





觉得这么个房子,该买的桌椅床放进去,布置差不多就行了……入住后东西乱放,也没好好规划,那不好意思,多大的房子都救不了你!



其实,小户型的设计也有大学问啊!



01

什么是小户型



在我国,对小户型空间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划定界限。



但是顾名思义,小户型通常都是空间面积小,各个功能空间用起来挺紧巴的……



就拿合肥本地来举个例子,单室的面积一般在35平米,一居室整体面积为45平米这些类型的住宅空间都可以称作是小户型住宅空间。





亦或是65平米左右的两居室,75平米的三居室,将空间分割开来看,也算是小户型了。



你需要住多大?



你家房子,至少买/租多大才够住?



我们来看一看官方定义的居住面积:(以下均为实用面积,没算上公摊)



理想居住面积:

20㎡×家庭人口+15㎡

(一个人住是40㎡)



最低居住面积:

10㎡×家庭人口+10㎡

(一个人住是25㎡)



好啦,我当然知道越大越好,但大别墅扫灰还得雇人不是嘛,我们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住个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小户型



然后我们进行小户型下一个命题,布局和设计。



02

小户型布局痛点



那些年考过马哲思政的都知道,我们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们和不够大的房子的矛盾与此异曲同工——正是日益增长的实际功能需求和空间面积局促的矛盾。





如果没有对空间经过系统体系的功能分析和整体设计,那么对于面积局促的空间无法合理与充分的利用,直接会造成:



空间环境脏乱不堪的视觉感受;



导致空间没有私密性,满足不了私人空间的需求;



很严重的影响了居住生活的体验感受,让我们的生活处于极其将就的状态。





而每次讲到小户型住大,很多人又肯定都在想:哼,又有一堆“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着”的变形金刚桌要出现了!



我们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粗暴——



其实,只要掌握下面这些常规规划方法:视觉显大、合理布局、用好收纳、选好家具……





把每平米掰成两半用,那么在显大和空间利用上,小户型也绝对不会输,舒适度赶上大房子不是梦!



03

视觉显大



01

充分利用自然光



小空间显大的秘诀之一,让明亮的自然光洒满屋内,置身其中仿佛与室外相连,感觉上会更宽敞明亮。





比如,空间再小,柜子不要挡住窗台也是基本操作;



在选横放or竖放时,将沙发或床的长边靠墙,少占用窗台一面的长度,才不会不阻挡窗的视线;





像窗边摆高大植物的布局,放小户型中其实会显小空间性……



而我们最多2米8的层高,还是尽量让窗边空出来,少遮挡眺望远方的视线,你身处室内能感受到的空间也就越大。



02

统一房间色调



房间用起来大不大,还与其“表面”承载多少物品有关,外露的“元素”一多,房间自然又杂又乱。



Less is more,少一点囤积的身外之物,就多一寸自由呼吸的空间。



做到这一点,一般我们会想到储物收纳,其实统一房间的色调也很重要。外漏的复杂颜色,也会增加空间的杂乱感。





而统一色调最懒的办法就是:一个空间的主要颜色不要超过三种,特别狭小的空间,甚至主要颜色只保留两种就够了。



一定不要不分主次地给房间填充太多颜色,凡事都得控制好度,房间本来就小,颜色还不统一,是要造彩虹吗?空间杂色太多会显得繁琐又臃肿,眼睛超负荷!



其次,在选择颜色时,主色选浅色,减少空间杂色



平常穿衣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白色显胖,黑色显瘦」。





同样的道理,在布置家的时候,大面积的主色选择明度高的浅色,甚至直接明度最高的白色,无疑会视觉上显大至少一倍,而且有种轻盈通透之感,而不是深色的压抑。



03

镜子视觉扩容



魔法世界从不缺席的三大件:镜子、魔杖、扫帚。镜子的神奇之处自不用我去说,它的反射作用完全可以骗过我们的眼睛。





如果在墙面上装一面大镜子,那本应是尽头的这面墙,反而有了另一个空间开端的错觉,好像镜子里还有个房间一样。



这绝对是解决小户型空间局促感的一大利器,从视觉上进行空间延展。



04

多用细腿家具



为什么北欧风那么火?细腿家具绝对是功臣之一。





纤细又简洁的线条,给房子带来无穷的呼吸感和轻盈感。视觉遮挡体积变小,采光更通透,空间自然显得更开阔。



占房内面积最多的是墙和地板,用带腿的家具能露出更多的地板,感觉上会空阔一些。



05

“不显眼”的储物柜



在收纳杂物的时候,收纳篮尽量买同一款式的,堆出来的色块也会更统一,达到一定程度上视觉隐形和视觉融合的效果。





顶格的储物柜,更大的储物空间,也可以和墙面更好的统一,减少空间分割感。





06

其他



除开上面在视觉上做文章、实际省出空间的方法,我们还有一些小招式,比如装灯照明辅助、门尽量做高……家也能看起来大那么零点几倍。





04

合理取舍生活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小户型的设计还需要遵循一点基本原则。



01

空间优化原则



“经济实用!”

“经济实用!”

“经济实用!”

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们居住在小户型大多是因为暂时经济能力有限,所以没有必要有太多装饰性的效果。





在做方案布局的时候,无论是格局规划或者是功能配置,实用性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空间中最基本的居住生活功能需求要能够满足,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预算,有限的面积内,将空间充分的利用,设计价值最大化,基本的功能需求按照重要程度和使用的频率按照以下排序:睡眠、收纳、卫浴、学习、就餐。





在装修布置前,一定要先明确这个家需要哪些功能,有哪些需求,且分清楚这些需求都重不重要。



列出来之后,我们就知道,或许我们主要需要一个安静的卧室,干净的卫生间和一个办公区,一个满足基本需求的厨房……



怎么样?是不是对于未来家的模样清晰了很多?



在列出需求的同时,还要对它们的重要性有个清楚的认知。



哪些需求是必须迫切在家里完成的,放前面;



哪些想要但不必须:待客少就不要专门的客厅,平时常用手机平板就不需要电视,不常做饭厨房可以弱化……



哪些需求是可以不要,像读书角这种,没有也不是看不了书的,直接扔在后面最后考虑。





降低奢侈类需求,把宝贵的空间留给那些真正实用的功能,用在刀刃上。



要知道,如果强行给这个小家塞太多功能,房子必然会变得臃肿不堪。



02

合理安排动线



所谓生活动线,就是你在家中从A点走到B点所走过的路。



把饭菜从厨房端到餐桌、将毛巾从卫生间挂到阳台,都属于生活动线的轨迹。





做家务走的步数与压力成正比,步行距离短一点,做起家务来也就越轻松——这可不是说房间大才需要合理安排,小房间更需要简单直接的生活动线,除非你想在小房间,也走出“微信排行榜”榜单首位的步数。



尽量让房间的中间区域空出来,让平时走动的生活动线集中且呈直线,家具整齐分布,才能让房间更井井有条。





在讲求效率的今天,家务动线安排好了,也能省下不少时间精力。



05

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家就像手机,收纳空间像手机管家和内存,那家具就是我们安装的各种软件。





小户型的布局,就像我们给界面有限、内存有限的手机选择安装APP……在平面上的面积紧凑有限,但是在立面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一方面做好整体户型平面的规划和布局,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好立面的空间。





以此满足大家的居住功能需求,将空间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



确认了基本需求,我们继续今天的最后一个命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放家具?



注意一个尺寸比例,放家具的地儿占整个家面积的30%。



我们在添置家具的时候,一定不要过于贪心,这个那个好看的都想塞进家。



如果最占地方的大家具都能挑小一号买或压根不买,那么省出的空间就非常可观了。





当然也不是说越小越好,家具尺寸肯定要合适够用,但也不必求大,毕竟省下来的空间都是自己的,而且效果显著,至于有多显著?



我们来个直观感受,家具(眼睛)越小,家(脸盘)越大,就是这么简单。



眼睛越小,脸盘越大



放桌子椅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



人经过的通道至少得60cm宽,留给椅子的深度至少有60cm,沙发和茶几之间至少留30cm。





还有在挑家具的时候,务必注意桌子椅子茶几沙发之间的平衡:如果餐桌已经很大了,那么茶几可以挑相对小一些的。





最后,永远不要怕家里“空”,谁也预料不到居住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如果房间一开始就塞得满满当当,之后再想调整就很麻烦了。



其实,让小户型变大,你最最需要做的是:用心生活。房子再小,也要把它当成是家,而当你的家,能够装下你的生活时,它就已经足够大了。



希望你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并且温馨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