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洗地机,我劝你别瞎买
住范儿
2021-10-03
我从小就不喜欢拖地,在(有洁癖的)我妈的教导下,需要先扫地,再用拖把至少拖两次,每拖上10㎡就得洗拖布,过程中还要不停换水,稍一浑浊就觉得会二次污染。
80㎡的家,这一趟下来,40分钟已经算少的了。
偶尔想省掉一道程序,就会面临各种质问:不扫地怎么能拖地呢?这么多头发,用拖把不费劲吗?用脏水拖地,能拖干净吗?……
那时我就想:要是有个机器,能扫地拖地同时进行,我还不用洗拖把就好了。
后来有了扫拖机器人,不用再自己动手,却始终不够得劲:
垃圾大点就卡住,缠在电线里,上不了地毯,进不了积水的卫生间,拖布还是得自己洗……
直到出现了能边扫地、边拖地、边清洗拖布的洗地机(也称洗拖一体)。
看着各种把鸡蛋、泡面、油腻汤汁全数吸走、地面马上光洁如新的测评,我坐不住了,也应大家的强烈要求,弄了一把试试,虽迟但到!
工具得心应手
要贴合需求
不过在看测评前,先聊聊地板清洁这件事。
针对扫地和拖地,已经有太多产品被研究出来,解放人类的劳动力。但想要买到“一劳永逸”的工具,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还是有点难。
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选择也成了一道门槛。
▼某宝搜索“拖把”的结果
我们测评过不少清洁工具,也调查过不少用户反馈,同类产品,A可能大呼“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B却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儿”。
后来我们发现,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所谓术业有专攻,想要扫地机器人聪明的算法,就得忍受不那么专业的扫拖功能,总不能指望一个中餐厨师煎出高水准的牛排。
正确看待每个机器的长处,才能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扫拖一体机器人,核心优势在智能自动,吸拖的干净程度没法跟别人比,但胜在不用手动打扫;
洗地机的独家优势,在于能清理湿垃圾和潮湿环境、边去污边清洁,扫地和拖地能力,介于扫拖机器人和吸尘器,但还是要手动操作;
吸尘器,主打强大吸力,是灰尘和毛发克星,但对付其他垃圾就无能为力了。
由此可见,清洁工具互相搭配,更能取长补短,发挥优势:
扫拖机器人在上班时用,满足基本功能就行,周末再用洗地机重点清洁;
吸尘器可以处理除了地毯,还有沙发、床、窗帘上的毛发,洗地机除了日常清洁,也可以弥补吸尘器无法清洗地毯油污的不足;
普通拖把+洗地机,就能轻松打扫卫生;
无需做选择题,它们都能完美搭配。
除此之外,洗地机还尤其适合这类人:
• 经常做饭,厨房地面会溅水、沾油、掉食材
• 卫生间没有干湿分离,用完总是湿漉漉
• 家有小朋友,吃饭容易掉东西
• 家有宠物,掉毛多,地板时常有呕吐物、排泄物
• 家里杂物多,扫地机器人经常被挡住
• 对灰尘敏感,清理集尘器时经常打喷嚏
• 铺地毯,沾到污渍很难处理,尤其有熊孩子和宠物
最拿手:
湿垃圾和潮湿环境
除了地毯模式,我主要测试了洗地机对湿垃圾、干垃圾、潮湿环境的处理,以及备受期待的自清洁效果。
湿垃圾
对付湿垃圾不愧是洗地机的绝活,当看到一滩面条和油腻腻的面汤,一瞬间就被吸光时,真的怀疑洗地机里有个黑洞。
将附赠的清洁剂按比例兑水,可以帮助去油和速干,擦完的地板完全不会黏糊糊。
每次做完饭,厨房地面都像是灾难现场,尤其小厨房施展不开,更容易掉东溅西。
这次我把酱油、番茄酱、菜叶、面条、汤汁,都模拟了个遍,洗地机表现依旧出色,尤其当菜叶咻一下被吸走那一刻。
不需要再去拿纸巾裹住固定垃圾、用拖把反复擦地、还要再清洗拖布,遇上油污重的,更是崩溃。
当湿垃圾在地毯上,尤其带有油污或颜色很深时,需要多几个来回,或者加点地毯清洁剂,就能减少很多手动擦洗的麻烦。
▼最终擦完番茄酱的地毯
潮湿环境
干湿分离不够彻底的卫生间,每个人洗完澡来回踩,到处都湿漉漉,加上掉落的头发,总是脏兮兮。
既懒得洗拖把,又不愿意用手清理,如果遇上积水,有时还得等到早上,地面才能干透。
朋友和别人合租,总跟我吐槽卫生状况。因为卫生间没有干湿分离,下水口排水不畅,每次洗完澡这个角落都会积水,久而久之藏污纳垢,更没有人愿意去清理。
而面对这种情况,洗地机不到1分钟,就搞定了积水、毛发和污垢,虽然边角有一点触及不到,但状况已经好了很多。
边冲水、边拿刷子刷、边用洗地机把污水吸走,这样清洁卫生间时,就无需再用扫把,一直把水往下水道拱了,排水很迅速,全程手都没有碰到污水。
▼前后对比
面对一大滩水,直接开自动模式,就能边吸水边清理刷头,边把地板给拖干净了。
以前用拖把,总是滴得到处都是水,现在吸完拎起来,不会湿哒哒。
地毯
之前看过大部分洗地机,基本都不适用于地毯,有的只能边吸边拖,清洁完地毯都湿了。
这款洗地机,增加了地毯模式,吸力更大、不出水,很适合替代吸尘器,日常清洁地毯上的灰尘和毛发。
家里两只白色长毛猫,客厅有张偏深色地毯,要几天没吸,就经常是这个下场。
因为不是很难清理,所以只用了普通刷子+地毯模式。刷子保持干燥,更好吸附灰尘和毛发,平时自清洁完,拿出来晾干就可以。
由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在地毯模式下,最大可提供12000Pa吸力。
▼刚清洁完,猫就准确无误躺到了干净的区域打滚
我家猫吐毛球,经常发生在大半夜,而且就喜欢往地毯上吐,早上起来发现时,已经干了大半,牢牢黏在上面,要用湿纸巾擦半天;如果还是热乎的,直接用手去擦,心里总有点拒绝。
用洗地机的清理过程十分顺利,大块的垃圾第一遍就被吸走。
测评期间都没遇上她们吐毛球,
只能(捣碎猫粮+猫毛+水+淀粉)自制,
再用吹风机烘到半干。
再用强力模式来回几下,就基本干净了,剩下的碎屑用纸巾擦下就带走了。
▼前后对比
干垃圾
试验吸附干垃圾时,我分别在瓷砖、硬地毯和软地垫上面进行了对比测试。
平地上的小颗粒、非圆形物体,如黑芝麻、米粒,基本一次就能吸干净,圆如绿豆、黄豆,因为太滑溜溜,前面几颗容易被弹飞。
▼芝麻
▼黑米
但当黄豆、花生在地毯上,有了阻力后,就很容易吸走了。
▼黄豆
硬毛地毯相对于软毛,更好用洗地机吸附垃圾。零食也能被快速吸走,再也不用担心熊孩子吃东西掉一地了。
▼零食和绿豆
猫砂颗粒比较细,稍微费了点功夫,但最终还是能处理掉90%。
自清洁
每次推清洁产品,大家最关心的总是:要不要手洗?洗地机却直接做到了两重自清洁。
洗地机是双管道设计,一边出清水,一边进污水。
在使用时,洗地机的刷头是一面在接受干净的水冲刷清洁,一面在吸垃圾擦地、将污水收入水箱,保证每次碰到地板的拖布,都是干净的。
在充电时,启动自清洁模式,就会进行刷头、风筒和深度清洁。
每次打扫完进行自清洁,无论上面有多少毛发,几乎都不会缠绕在刷头上,不用再拿手去把头发抠下来。
▼自清洁前后对比
有时体积过大的垃圾,会堵在刷头后的吸入口,这时用纸巾轻轻一刮,就能擦干净。
污水箱清理也比较方便,如果吸过油污,加一点洗洁精摇晃一下,就干干净净了。
无论是什么洗地机,用完都要及时清理污水箱,不然可能臭成下水口。
吸面条那次是重度油污,就挤了点洗洁精在上面,两次自清洁,也基本能清洗干净。
最顺手:
不用折腾不费力
洗地机虽然比一般的拖把重,但因为拖地效率高,不用扫地、拖地、洗拖把、换水、弯腰,更因为有牵引助力,无论推拉都不用使劲,就像遛狗一样轻松。
10000转/分的滚刷电机,能实现超高频擦地,相当于1秒来回拖10次,手速再快也拼不过。
一次打扫全屋
扫、拖、洗同时进行后,大概60㎡的屋子,不到15分钟就能搞定,水箱容量充足,也不用来回加水和倒水。
35分钟长续航,自动模式下,打扫完我家也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电量。
转头灵活,死角不放过
大部分拖把都有倾斜角度,到狭窄空间总会尴尬卡住,无法深入底部。
西屋这款洗地机接近上下90°,桌底、床底、沙发下,都能平放伸进去。
转头能180°自由转动,打扫角落、转角比较灵活。
操作简单无门槛
机身十分简洁,只有两个按键,一个调节模式(自动/强力/地毯),一个开启自清洁,每次操作都会有语音提示和LED屏显示,上手很快,不用担心长辈不会用。
▼污水箱满时,屏幕和语音都会有提示
声音最大也只在70dB左右,比我家吸尘器小多了,运行个30分钟,也不会吵到邻居。
▼人的高度测出来的分贝值
▼打扫时也没有吓飞猫咪
高性价比,入门款优选
在配置较高的情况下,美国百年品牌西屋也有着超高性价比。
相对其他产品三四千的溢价,本次洗地机的福利价格不到2000元,非常划算,还额外赠送价值699元的护颈枕,很适合送给家人。
如果你用过洗地机,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感受,喜欢看测评的话,记得【收藏+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