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夫妻人生第一次装修,40㎡小户型60天速改经济养老房
佳园家翻新(浦西店)
2021-11-20
甘泉一村1953年建成,将近70年的房子,局促的格局,有限的预算,紧张的时间,看佳园设计天团如何“螺丝壳里做道场”,为老两口打造温馨养老房!
△甘泉一村外景(图片源于网络)△
李叔叔早年下乡插队,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直到50岁才买了这套40㎡的小屋。因为被购房掏空了积蓄,所以房子购入后没有重新装修,和老伴儿翁阿姨在老房20年未装的基础上,又将就了20年……
20年间,儿子成家立业,老房里甚至迎来了第三代,叔叔阿姨也进入了退休生活。为了让翁阿姨不再受累,一起安享晚年生活,七旬夫妻决定开启人生第一次装修!
案/例/信/息
— —
房屋位置:上海普陀区 甘泉一村
装修面积:40㎡
户型:1室1厅1厨1卫
设计师:朱丽莉
全包费用:23万
— —
△原始户型图△
房子历经两代主人,距离上一次装修已经快40年了:
1、严重缺少储物空间,全屋沦为杂物间;
2、卫浴分区,“S”型动线太复杂;
3、厨房过道仅1.2m宽,拥挤狭长;
4、床边的窗影响隐私,室内常年昏暗逼仄;
5、阳台宽度不足1㎡,杂物堆积失去晾晒功能。
△室内设计图△
设计师将空间重构,在动线与功能上进行优化调整:
1、改变卫生间门洞位置,缩短生活动线;
2、连通厨房与客厅,新增吧台功能;
3、主卧一分为三,增加独立书房;
4、充分利用空间,实现隐形收纳。
朱丽莉 | 设计总监
从业年数:10年
擅长风格:欧式、美式、现代简约
01
入户
杂乱门厅变整洁玄关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李叔叔家的入户空间本就狭小,四周甚至头顶还都堆满了各种杂物,进出十分不便。
△改造后△
设计师在入户处增加一面定制玄关柜,上方柜体存放不常用的物品,中间置物层用来摆放钥匙包包,下方柜体放常穿鞋,底部还留出15公分用来放室内拖鞋。
零碎的玄关瞬间被规整整洁,一进门就与老房形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2
客 厅
改变门洞,喜提电视墙
△改造前后对比△
李叔叔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个大气的客厅,让他能够坦荡地请老友来家里喝茶聊天。
△改造前△
但改造前的客厅几乎是“无处下脚”,两台冰箱占据了1/3的空间。
电饭煲、高压锅这些本属于厨房的小家电,也放在客厅里,客厅、餐厅、杂物间傻傻分不清。
△改造前△
饭桌紧挨着窗,喜爱阅读的李叔叔每次只能在杂物堆中看书看报。
唯一的窗还被日渐垒高的杂物阻挡,导致室内昏暗又局促。
△改造后△
改造后的客厅一改往日的昏暗压抑,化身简约大气的舒适空间。
设计师采用顶灯、筒灯、灯带的组合形式,局部照明,整体照明,氛围照明都兼顾到。
更惊喜的是,客厅中央的茶几具有升降功能,升起并翻起两侧桌板,就变为一张可同时坐下8人的圆台面。
靠窗的沙发也是暗藏玄机,拉开底部抽屉既是储物柜,也是一张标准双人床,哪怕是亲友留宿也不是问题。
△卫生间门洞改造示意△
改造前客厅像“交通枢纽”一般连通全屋各个空间,三面开门,没有完整的墙面可挂放电视
设计师通过改变卫生间门位,成功为客厅腾出了一整面电视墙。
3米的面宽,挂放55寸的挂壁电视,既不会阻碍通行过道,又拥有最佳观影距离。
03
卫浴
空间对调 动线更明朗
△改造前后对比△
原始格局中,浴室和如厕区分隔两地,当中间隔了一个狭长的厨房,整体动线成“S”型。
△改造前△
浴室位于狭窄厨房的尽头,70公分高的门槛,日常使用翻进翻出,对于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来说十分危险。
如厕区更是拥挤不堪,马桶的冲水功能早已损坏,每次使用都要用水盆舀水,非常不便。
△改造后△
如厕区调整门洞位置后,采用折叠门节省更多空间;座便器前侧以及左侧各增设扶手,更加人性化。
原来“蜷缩”在厨房角落的淋浴区被改为独立的淋浴房,壁龛,洗澡凳、扶手、毛巾架…每一处都是满满的贴心及舒适。
△动线变化示意图△
04
厨房
狭窄过道变开放空间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夹在当中的厨房仅有1.2m宽,台子不够用了再搭一个,柜子放不下了再架一个。
由于收纳太零碎,每次找不到东西只能重复购买,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改造后△
设计师将厨房的门洞完全打开,将厨房从封闭式改为半开放式,并对调了厨房与浴室的位置,让动线更加自然流畅。
四联动移门比传统移门更节省空间,打开移门让两个空间合二为一,透亮宽敞;关上移门能起到阻隔油烟的效果。
考虑到平时只有李叔叔和翁阿姨两人居住,因此设计师将厨房布局由一字型改为U字型。
冰箱放置在客厅沙发旁,与厨房一门之隔,缩短了拿取食材至厨房的动线。
延伸的料理台改为吧台,既能作为备餐区又能作为用餐区。
柜体全部采用哑光烤漆面板,便于日常清洁。
大口径单槽,就算是炒菜锅也能放下,原先没地方放的碗筷也都能收纳于橱柜中。
05
主卧
一分为二 增加书房
△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卧室也是被杂物包围,每次拿里层的物品,都要先把外层的包裹搬出来才行。
床旁的窗户正对邻居的家,缺少私密性,只能终日拉着窗帘。
△格局改造示意图△
由于卧室与客厅之间的墙为承重墙,因此设计师通过墙体补增的方法,在主卧中增加两面墙,并将主卧门位向后移,规划出了一处过道以及一间书房。
△改造后△
卧室面积重新规划后,仍然为叔叔阿姨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古朴的材质与色调,打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看似寻常的衣柜后,竟然还“藏”着李叔叔心心念念的书房。
由于书房在衣柜门后,因此变得格外隐秘,并且充满了安全感。
原本窗边的鸡肋开窗被设计师划入书房,采光通风也有了。
与衣柜统一样式的组合电视柜,让整屋收纳又上了个台阶。
原本堆满杂物的阳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窗户移除后,保留配重结构,大大改善卧室的采光和通风。
阳台宽度虽不足1米,但经过设计师的合理规划,仍然放下洗衣机、洗衣池、书桌三大功能。
06
花絮
旧物利用 让记忆延续
△翁阿姨的樟木箱
为了迎接新生活,叔叔阿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断舍离”,然而客厅的角落里的两只樟木箱却引起了设计师的注意。
原来这两个旧箱子是翁阿姨当年的嫁妆,虽然完全用不上,但丢了却太可惜,在征求了叔叔阿姨的意见后,设计师将旧物进行了重新利用.
设计师前往家具工厂,将樟木箱进行拆解打磨,融入到过道储物柜中。
既保留了老物件,独特的樟木还能起到霉防蛀的功效。
△过道储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