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不忍农村老母亲久住高危房,她花3年亲自改造,将破房变独栋别墅

90式造

2021-12-12

“对很多人来说,老家承载着许多的童年回忆,即使记忆中的人和事已不在,依然是生命中最熟悉的地方。”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例,女主是摄影师@苏小糖,她的老家在宜兴,老家的房子经过岁月蹉跎早就破败不堪,而她的父母还守在那个破旧的小房子里,一日一日地生活。

苏女士十分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为父母提供更舒适的生活,也留住那片承载着苏女士儿时记忆的地方,于是她选择回到老家改造危房。

这栋面积仅占64㎡的老房子,年岁久远,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从申请危房改造到正式完工,苏女士往返北京与宜兴之间,终于将老房“焕新”,为父母创造了更舒服健康的生活环境。

住宅基本信息

  • 东南北朝向,采光不好,室内常年潮湿,家具易受潮发霉。
  • 一楼面积太小,玄关拥挤,父母房间收纳空间不足。

设计理念

  • 在房屋西侧做大面积开窗设计,让空间更加明亮清晰。
  • 通过将房屋地面垫高50cm来防潮,解决家具发霉的问题。
  • 将衣帽间设置在入户处,以解决老人卧室无衣柜的问题,而且丰富了玄关的功能,动线设计更加合理化,使用更方便。

玄关

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没有特地设计玄关,进门就是餐厨区。

在入户门与楼梯之间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嵌入式功能区,包含了洗漱区和衣帽间。

入户门到洗漱台之间设计了一组窄柜,一藏一露,观赏和收纳功能兼备。

L型衣柜的颜色采用了舒适养眼的米色,缓冲了玄关光线不足导致的昏暗感,L型柜容量比一般柜子更大,充分满足了一家人收纳需求。

洗漱区与衣柜之间还设计了一套地暖设备,藏在楼梯下的柜体中间,被隐形门所遮挡。

入户这一块多功能区综合了换鞋、更衣、洗漱等一系列动线设计,提高了居家生活的舒适度。

客厅

为了弥补光线的不足,客厅设计了2米超大折叠玻璃窗。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来,哪怕只是窝坐在沙发上,也能亲近后面绿意盎然的庭院。

老一辈的人都爱看电视,在客厅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空间上不显得拥挤,采用投影代替了电视。

沙发对面的全白木墙就是天然的投影幕布,墙上就是老人卧室的隐形门,隐形门的设计有增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餐厨一体

客餐厅一体的结构设计,方便老人做饭吃饭,6米层高设计,加强了厨房的空间感,当光线投射进来,也显得餐厅更加温馨宁静。

厨房设置在入口侧,苏女士只要一进门就能看到苏妈妈做饭的身影,对她来说这是最棒的位置。

从二楼俯视厨房,色调主要以木色和白色为主,温馨又明亮,设计了顶天立地橱柜,内嵌油烟机和烤箱,满足厨房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干净整洁。

整个餐厨区的设计动线流畅,从洗菜、炒菜到吃饭,只在转身之间,十分方便。

父母卧室

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大了不方便上下楼,卧室就设计在一楼,从原本的两间变三间房。

床头采用木板加灯槽的设计,光线柔和不刺眼,更符合父母的需求。

灯槽的位置距离墙面大约8cm,灯带后加上了磨砂玻璃,晚上开灯氛围很适合入睡。

床头设置了一个挂衣架,方便老人睡觉时挂放脱下的衣物。

楼梯

一楼上二楼的楼梯是这栋房子里最不起眼的设计,却承载了整个空间的核心功能。

楼梯的风格与整体装修统一,扶手采用玻璃材质,弱化了扶手的存在,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轻盈通透。

早晨的阳光照进来,斑驳的光影打在楼梯一角,极富有自然的美感。

二楼卧室

窗户的造型设计是一个小房子的形状,童真与美感并存。

为了让整个空间更加宽大明亮,经过改玻璃、定制木框、凿墙,往屋内推30cm做了内飘窗。

坐在窗边能全方位看到窗外的景色,阳光舒适,景色怡人。

卧室内的风格更注重质感,主要以木+布为主,彰显了主人对简朴纯真的追求。

庭院

庭院内多以植物作为陪衬,搭建了一个户外的餐厅。

墙边种植了各种花和植物,角落里的芭蕉给整个院子带来了温暖洋溢的热带气息,营造了浓厚的度假氛围感。

在冬日的休闲时刻,和家人坐在这个小庭院里喝喝茶聊聊天,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仿佛时光都停在这里,停在苏女士和父母温情相处的时刻。

文末有感:

看了苏女士为父母用心打造的家之后,心里颇有动容,想起一句歌词: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你再变老啦……

人会变老,设计会过时,但倾注了关怀与爱意的家,永远都留有一份温暖,这也是苏女士改造这所老宅的初衷吧。